第7章 滴滴打车

平安镖局坐落在最西边的一条巷子中,镖局算不上大,门口挂着一扇旗子,黄底黑字,上书“平安镖局”。

众所周知,一家镖局想要安全将物品护送到目的地,少不了几个因素。

一是标识武功高强,拥有万夫莫敌之勇。二是行业团结,镖局背后有强硬的靠山。第三则是镖局出现时间较短,没有遭逢乱世局面。

当下的环境属实称不上好,平安镖局竟然也能立足,足以见其中镖师的实力。

姜沅踏入镖局的时候镖师们正在整理货物,旁边演武场上正操练得热火朝天。

镖头姓郑,是个一身腱子肉的中年男人,五官端正,一张国字脸看起来格外忠厚老实。

见不知哪里来的小姑娘进入镖局,他眉头一挑,直直朝姜沅走了过来。

先前距离得远,他还只当是哪家姑娘好奇进镖局来看看,如今离得近了才发现姜沅气度不凡,态度立马郑重了几分。

“这位姑娘是有什么贵重物件需要运送?咱们平安镖局在道上有口皆碑,无论什么东西都能送。”

这年头最忌讳的就是先敬罗衣后敬人,毕竟家道中落的有识之士不少,万一人家穿得破败,实际上有不小的底蕴,那不是平白得罪人吗?

郑镖头是个老师傅了,自然知晓道上的规矩。如果以貌取人,镖局早就开不下去了。

姜沅也没有卖关子,直截了当道:“你们镖局送人身镖吗?”

走镖分为六大镖系,即信镖、票镖、银镖 、粮镖、物镖、人身镖,仅仅从名字上看就能知道它们的区别。

平安镖局自然是走人身镖的,郑镖头点点头,道:“不知姑娘的目的地在什么地方?”

世道正乱,许多人都不敢独自出门,通常都会带上护卫,倘若没有护卫就会去镖局雇佣镖师护送自己,实属正常。

姜沅道:“到闵州,两万通宝,如何?”

两万通宝,正好十万文,也就是一百两银子。

这已经不是个小数目了。

郑镖头当即答应下来:“好!咱们还有一批货物要途经靳州,靳州同闵州相隔不远,姑娘若是不介意,明早就能出发!”

“只是这批货物特殊,少不得要绕些弯路,姑娘若是介意,我叫大掌柜派别的镖师护送你。”

姜沅没那么多讲究,当即点头答应下来:“那便明早出发吧。”

走得越快越好!

护送物镖的人可比人身镖多多了,安全更有保障,她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两方都没有异议,这桩生意很快敲定下来,签了契书,姜沅便准备回去收拾东西。

见她转身就要走,郑镖头忙叫住她:“姑娘!明日姑娘来的时候记得将脸涂黑,换上一身男人的衣服。”

姜沅停下脚步,皱眉看向他:“这其中有什么讲究吗?”

郑镖头叹了口气,道:“姑娘怕是不知道,这几天绣衣使者在到处为皇帝搜罗美人,但凡有几分姿色的都会被捉进宫去……咱们老百姓哪里能跟当官的斗?姑娘还是暂且委屈些,等出了洛都就好了。”

绣衣使者基本上只在洛都周围活动,洛都以外有不少百姓揭竿而起,他们可不想卷入战事当中。

况且平叛是抚远军的事,绣衣使者要是越俎代庖,那可就说不过去了。

姜沅没想到竟是这个原因,她平静地点头答应下来,转身离开了镖局。

等周围没有人,她才冷笑出声:“傻逼皇帝!迟早亡国!”

她单知道历朝历代的灭国之君都是傻逼,万万没想到自己也有被傻逼突脸的一天。

但是她还真不能被人抓到。

“姜沅”是被姜敛带进宫去参加过宴会的,要是被抓回去碰到熟人,和自寻死路有什么区别?

得得得,形势比人强。

倒不是姜沅排斥男扮女装,实在是皇帝的操作她这辈子也没见过。

——谁见过皇帝带头强抢民女的?

惊呆了老铁,这是什么表演?真是叫她开了眼。

阿米豆腐,希望皇帝有事。

姜沅腹诽完,转头就扎进了成衣店,等再次出来,已经变成了一位羽扇纶巾的小白脸。

打眼一看,还以为是哪家小公子。

这句身体不过十六,常年养在闺中,又不常运动,身形瘦削,身高在女子中只能算是一般,但如今换了书生打扮,看起来年纪还要更小一些。

任谁也看不出这位小白脸昨天还提着剑暴起砍人。

古代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女子不轻易打耳洞,纵使戴耳饰,也是挂上去居多,旁人也不会从这点看出她是个女儿身。

至于喉结——回去拿面粉团吧团吧,粘喉咙上就是了。

姜沅的伪装课成绩很好,自然不会在这种细节上犯错。

她看着自己空荡荡的左手,摊开手掌握了握,总觉得缺了什么。

“早知道走的时候就带上把剑了,嘶,剑属于管制刀具吧?平民百姓能买得到吗?”

姜沅认真想了想,她要是皇帝肯定要把刀剑管制起来,至少民间拥有的刀剑质量肯定不允许超过官方。

不过具体如何,还得去集市上看看才知道。

仅靠“姜沅”的记忆能得到的消息有限,她本人虽然是从信息大爆炸时代穿越过来的,可是谁闲着没事会去研究古代到底能不能携带刀具呢?

“方才在演武场上似乎看到许多砍刀,既然镖师们都能携带兵器,铁匠铺应该会有刀剑卖……”

姜沅一路寻思,一路往集市去了。

《木兰辞》有云:“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正是因为坊市布局不规则,想要买齐东西必须跑好几个地方。

宁朝也是如此。

姜沅在外城从城西走到城东,这才找到一家铁匠铺。

古代的手艺几乎都是从祖上传下来的,想要学一门手艺极其不容易,在师傅手下白打工十几年都不一定能学到,这家铁匠铺自然也是家庭制的。

铁匠铺虽然称为“铺”,也不过是一间破房子,正中央放了个大火炉,炉边架着风箱,风箱一拉,风进火炉,炉膛里的火苗便直串起来。

头发已经花白的老铁匠站在火炉边上,正看他儿子将铁块从炉子里夹出来,小孙子蹲在风箱边,正好奇地往里面望。

中年男人将烧红的铁块移到铁砧上,拎起旁边的大锤进行锻打,老铁匠则是左手握着铁钳,翻动铁料,右手握着一只小锤,用特定的击打暗号指挥男人。

虽然只是简单的拎起锤子砸向铁块,但其中的手法稍微差了一点,打出来的铁质量就千差万别。

姜沅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大概看出来了些名堂。

说来也巧,她曾经翻过一本讲冷兵器的书,书上就提到过如何冶铁,虽然当时只看过一眼,可现在回想起来,书上说的竟然格外清晰。

老铁匠打铁的手法为“百钢法”,通过将铁块反复加热折叠锻打,使钢的组织更加致密、成分更加均匀,以达到减少杂质,提高钢的质量的目的。

这种冶铁方法大概在西汉初期出现,后来逐渐演变为“炒钢法”、“灌钢法”,到了明朝时,冶铁技术发展为“苏钢法”,已经算是十分成熟了。

她兀自沉浸在思绪中,心中念头百转千回:“现在的冶铁技术还不成熟,如果将新的冶铁方法用于武器建造……”

那她的军队将会在这个时代呈碾压之势!

姜沅无时无刻不在想着造反,虽然现在手底下一个兵也没有、连铁矿的影子都看不见,但并不妨碍她乱想啊!

想想又不犯法!

到时候登基当女皇,脚踩十二州,杀出神州大地,统一全球!好耶!

这么想着,姜沅只觉得自己前途一片光明。

……

…………

“公子?公子?”

眼看她在自家门前发了半天呆,老铁匠终于忍不住开口。

姜沅猛地回过神,下意识扇了扇右手的扇子,露出一个和善的微笑:“老丈,你家可有成品的剑卖?我想拿一把。”

她已经眼尖地看到屋里挂着的剑了。

实际上这个朝代对于刀剑的管制并不严谨,毕竟许多达官贵人都以佩剑为荣,国家仅对弓、弩、车等远程大杀伤性的武器管制,不允许百姓私藏。

当然这些刀剑的锋利程度肯定远不如官方,毕竟“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最顶尖的那一批铁匠肯定是吃公粮。

见她来买剑,老铁匠也不差诧异,吩咐儿子从里间取出一把长剑,是民间最常见的样式。

剑身细长,前锋尖锐,有铜质凹形格,手柄处缠了一圈麻绳,做工远比不上她之前砍人的那把剑。

剑身肉眼可见的有许多杂质,不过在这个时代实属正常,好的钢材要经过千锤百炼,如果当真以“百炼钢”来打造剑,成本太高。

老铁匠将剑捧到她面前:“公子请看。”

姜沅接过剑,整把剑虽然朴素,但入手十分沉,不像后世发展来的轻便的长剑,反而更契合“汉剑”的形象。

毕竟若是将剑身做得太薄,只怕剑会被轻易折断。

从买剑这件事上得知了此时宁朝武器的大概发展水平,也算是意外之喜。

姜沅付了钱带着剑就回了客栈,毕竟第二天一早就要出发,古代的赶路可不像她所在的那个时代一样简单,她要好好补补觉,免得从马上跌下去。

此时的马鞍还是软马鞍,由两个鞍垫经三条皮带相连组合而成,下部由腹带固定,中部留出的沟槽能够将两侧鞍垫传给马脊的压力分散到马肋骨上。

没有马镫的出现,骑马是一件很困难的事,需要人大腿夹着马身,一个不注意就会颠簸下去。

姜沅可不想自己因为疲劳驾驶被甩下马。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滴滴打车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飞凰引

大秦:摆摊卖罐,祖龙开局爆棉花!

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

我的公公叫康熙

惊世医妃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朕绝无反心
连载中层云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