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宫里用过午膳,楚老太夫人就带着楚姿瑶准备告辞了,太皇太后很喜欢她,临走时还说:“有空就让这孩子进宫多陪陪我,我一个人在宫里也闷得慌。”
楚老太夫人想着丁香的事儿,又想着楚姿瑶多在太皇太后跟前走动,确实对她将来也有好处,便点头笑道:“那我可就不客气,以后就让她多来,你别嫌烦。”
太皇太后挺高兴:“哪里会烦,我只怕这些孩子烦我这个老太太。”
这话说的太谦虚了,太皇太后是多少人想巴结的,前几年皇上担心她在宫里太们,还专门提过从世家勋贵和皇亲国戚里选几个小姐,来宫里陪太皇太后解闷,多少名门贵女争破了脑袋,最后太皇太后一个没要。
楚老太夫人犹豫了一下:“我刚才给你说的事儿,你先不要让别的人知道,免得出差错。”
她们离开后,孟灼华扶着太皇太后回寝殿,好奇问道:“老太夫人找您什么事?”
这会儿寝殿就只有丁香在收拾点心盘子,太皇太后便笑着直接告诉了她:“她想把王府那个郡主头衔给姿瑶,又担心那个养女会从中作梗。”
孟灼华下意识看了丁香一眼,若是按照楚姿瑶心里那些话:楚思宁早就是二皇子的人了,让她做郡主应该是是二皇子和叶贵妃的筹谋,如果丁香也是叶贵妃的人,她会不会通风报信?
要是这样,自己说不定可以趁机拿到证据。
楚姿瑶跟老太夫人前脚回家,后脚太皇太后的赏赐便到了,浩浩荡荡一排宫人送来的,从绫罗绸缎到珠宝首饰,应有尽有。
明明太皇太后可以在她们出宫时,就顺便让楚姿瑶把赏赐带回去,可她却特意选择用这样的方式,分明就是做给京城其他贵族看,等于告诉大家楚姿瑶有她撑腰,让那些人不敢再轻视楚姿瑶。
还是跟上辈子一样,太皇太后依旧对她很好,楚姿瑶心里感动,更打定主意一定得救太皇太后。
接连几天,赵嬷嬷被楚姿瑶各种折磨,一开始定南王夫妇还有些担忧,但老太夫人从皇宫回来之后,便告诉他们不要再管了,赵嬷嬷这个人在太皇太后那里已经是个死人了。
楚姿瑶现在对王府怨气很深,如果强加制止她的行为,只会适得其反,让她和王府的矛盾越来越深。
赵嬷嬷从一开始的不服气,几天下来终于彻底老实了,她以为楚姿瑶折腾她,只是为了消磨她的傲气,可即便她服软求饶之后,楚姿瑶依旧没理会,赵嬷嬷才知道楚姿瑶就是单纯的想折磨她。
其他人或许觉得楚姿瑶有些过于睚眦必报,可只有她自己心里明白,上辈子她求饶了多少次,赵嬷嬷又何曾想放过她?
定南王夫妇倒是一直想跟楚姿瑶拉近关系,楚思雅在看清楚思宁的真面目后,也试图与楚姿瑶和解,可上辈子被伤的太深,楚姿瑶已经彻底对他们寒了心,与王府众人的关系始终不咸不淡的。
就在这时,外出剿匪的定南王世子楚桓铮终于回来了,匪徒被全部剿灭,几个匪首也被押解回京,这群匪徒盘旋在离京城不远的一条官道上,因为两边都是绵延的大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且这些匪徒也聪明,从不与官府为难,只劫来往客商,而且也不伤害人命。
官府也剿了几次匪,但因为这伙匪徒没有穷凶极恶,官府也没有下大力剿匪,只是来往百姓被折腾的苦不堪言,这次楚桓铮成功剿灭所有匪徒,百姓们欢呼雀跃,早早就准备着要迎接他了。
定南王妃给楚姿瑶姐妹三人准备了新衣裳,让她们也去街上凑热闹。
本朝皇帝英明,百姓的生活相较前几朝来说也算是富足,尤其京城百姓,天子脚下肯定比其他百姓更好过些,所以迎接凯旋而归的将士们也准备的很热闹。
街上人挤人,到处张灯结彩,楚思宁担心走散了,转头想拉楚思雅,楚思雅翻了个白眼往前面走了。
楚思宁脸色有些难堪,抿了抿唇看了眼楚姿瑶,这会儿没有其他人在,她也没装,转身从另一个方向离开了。
跟着的护卫有些为难:“大小姐?”
楚姿瑶只得道:“你们分几个人分别跟着她们两个。”
街上人实在太多了,楚姿瑶根本找不到楚思雅和楚思宁,当然她也没打算找,见旁边有套竹圈的摊子,便给了老板几文钱,拿了一大把竹圈慢慢套着玩。
地上无非就是一些草叶编的蜻蜓之类,不值什么银子,只是眼看一把竹圈都要扔完了,她还一个没套着,楚姿瑶不免有些泄气。
正打算将最后一个竹圈随便扔出去,身后突然传来一道清润的笑声:“竹圈不是这么套的。”
楚姿瑶惊讶回头,便见孟灼华身穿一袭墨绿色束腰长袍站在不远处,在人来人往的街上,如同一株卓尔不凡的劲松,正含笑望着她。
楚姿瑶不知为何,心跳突然乱了一下,连忙就要行礼:“太……”
孟灼华伸出食指竖在嘴上,嘘了一声:“怎么就你一个人?”
楚姿瑶讪讪挠了挠头:“楚思宁和楚思雅吵架了,两人都各自去玩了。”
孟灼华走近,接过她手里的竹圈在手上颠了颠,转头问她:“喜欢什么?”
楚姿瑶指着其中一个竹节雕刻的笔筒:“我想要那个。”
孟灼华手腕用了个巧劲,将手里的竹圈扔出去,竹圈在地上崩了两下,精准的套住笔筒。
楚姿瑶先是一愣,随即兴奋的跳起来:“你好厉害,我都套半天了,一个都没套上!”
孟灼华好笑:“还想要什么?”
楚姿瑶摇头:“能套中这个笔筒就很好了。”
“你倒是知足常乐。”
楚姿瑶抱着笔筒离开套圈的摊子,才问道:“你怎么套圈那么厉害?”
孟灼华解释:“那些竹圈都被老板做过手脚,很难套中的,我是练过。”
楚姿瑶惊讶:“你还专门练过套圈?”
现在的太子都这么有闲情逸致了吗?
孟灼华又被逗笑:“是练过功夫,倒是你刚来京城怎么也不四处逛逛?就坐那套圈?”
“我在道观清修习惯了,受不了人太多。”
孟灼华好奇:“我听说道长都能掐会算,你会吗?”
楚姿瑶笑起来:“那都是骗人的啦,不过我几个师父很厉害,他们可以结合天时地利,推算出一些东西。”
两人聊着天,不知不觉便到了楚桓铮他们进城的时候。
街道两边的百姓更多了,拥挤的连脚都放不下,孟灼华早早订好了一个窗户临街的酒楼雅间,带着楚姿瑶坐在上面,边吃边看,好不惬意。
很快,楚桓铮率领几个副将骑马从城门方向走来,街道两边的百姓更加兴奋,有大胆的直接拦住队伍,给他们送些东西,面对这些善意的百姓,楚桓铮他们也没驱赶,因此队伍走的特别慢。
楚姿瑶皱眉看着楚桓:身强体壮,精神奕奕,没有半点受伤的迹象。
【不对啊,上辈子明明楚桓铮在剿匪过程中,被石武暗中偷袭导致伸手重伤,剿匪的功劳落在了石武头上,楚桓铮是被抬着进城的,怎么这辈子一点事都没有?】
孟灼华微微挑眉,也看向刚刚走到她们下方的楚桓铮:历史走向不会无缘无故改变,除非有什么变数。
她又将目光移向楚姿瑶:这就是唯一的变数,楚桓铮本该身负重伤、功劳相让,如今却安然无恙,也就是说楚家人应该也能听到楚姿瑶心里的话。
那么自己的身份……
孟灼华捏紧茶杯:恐怕定南王府都已经知道了!
她不担心定南王府的品行,应该不会到处乱说,她怕的是定南王府因此倒向二皇子,还有楚老太夫人跟太皇太后无话不谈,会不会告诉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倘若知道了,还会再支持她吗?
还有一件更可怕的事情,那就是楚姿瑶心里的话,楚思宁能不能听到?而且那个楚思雅心无城府,性子冲动,她会不会不小心透漏出去?
孟灼华有些心烦意乱,原本她以为楚姿瑶的出现是她的运道,如今看来,到底是福还是祸,恐怕还说不清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是福不是祸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