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这场戏,总归是要唱一唱的。
萧翊宸目光渐沉,提笔写下一封信,片刻后唤来内侍,低声道:“送去镇北军大营,交给叶瑾。”
内侍心头一震,不敢多问,领命而去。
夜色渐浓,营帐灯火如豆,映得他眉目森冷,眸光幽沉不见底。
……
毕竟是南胤皇帝亲笔,信件很快送至镇北军主帐。
叶瑾接过,扫了一眼,便递给了沈淮序。
沈淮序看完,神色未动,只将信纸折起,缓缓看向她:“他想见你,显然是查到了。”
叶瑾淡声道:“有义父暗地里递消息,他若还查不到,那才真是废物。”
她目光在火光中掠过,神情冷淡,语气却暗藏锋芒:“这封信,定然不止是为了‘问话’。”
沈淮序点了点头:“他应该是想拉拢你,若不能拉拢,就看能不能在我们之间埋颗钉子。”
叶瑾走到他身前,抬头望他一眼:“自作聪明。”
沈淮序唇角一扬,眼神一黯,索性伸手将她拉入怀中,安稳落在膝上:“确实,他高估自己了。我哪里敢对叶大将军生间隙,能得你相伴,已是三生有幸。”
叶瑾也笑了,额头轻抵他的额头:“我也很荣幸。”
两人相视,烛影摇曳间,一切尽在不言中。
片刻后,沈淮序开口:“我陪你去。”
叶瑾轻摇头:“不必。他若敢动我一步,便是给你破城的借口。他没那么蠢。”
沈淮序沉默半晌,道:“玄锋、裂锋随着你一起,温懿也会在后布阵。此番是和谈,虽然不见血,却比刀剑更险。”
“我不怕打仗。”叶瑾平静道,“无论是兵戎还是心机。”
沈淮序看着她,忽然道:“可你,是我之所护。”
叶瑾步子一顿,回身望他,眼底多了一层暖意:“你护我至今,我也会护你,护你守住这片北土。”
沈淮序不语,只抬手,扣住她的指尖。
这一握,不是挽留,而是一份沉沉的、彼此托付的信任。
沈淮序兵锋所至,南胤节节败退,如今唯一尚可据守的重镇,正是眼下这座“湛城”。
两日后,在城门外距离北沧军队距离差不多的地方双方一起搭了一个营帐。南北两军各派使节列阵,紧张氛围自空气中蔓延开来。
帐内萧翊宸身着玄金战袍,立于一侧,身后仅留数名心腹。他神色冷峻,目光锐利如鹰,直到那抹熟悉却又陌生的身影踏入帐内,才微微一动。
叶瑾一袭银甲,身姿挺拔,目光沉静,步步生威。她的身后,只跟着一个周玉婵。孙芳琼是叶瑾身边得力的帮手,她的两个女儿当初也是一起被安排在玄锋小队,不过周玉婷发现自己在行军这方面并不擅长,转而去协助绿芜。
反而周玉婵渐渐长大,成长起来,在军营中如鱼得水,如今玄锋小队便是由她统领。
“你的身份,我查到了。”萧翊宸目光直直看向叶瑾,语气温和却压着试探,“你便是……叶将军之女?”
叶瑾神色不变:“若你指的是已故的南胤战神叶大将军,那我确实是他们的女儿,叶瑾。京城再大,如果皇帝想要知道一件事,总是有手段的。只不过……是否愿意而已。”
“你应该叫叶盼儿才是。”萧翊宸轻轻叹了口气,语气转沉:“你流着南胤的血,今日却执兵为北沧,是否……背离父志?”
叶瑾却反问:“我为何会颠沛流离到了北沧,难道不是你皇后那一家干的好事吗?如今倒是来质问我。你定然都查到了前因后果,又何必腥腥作态?”
“若是你为求议和,不妨开门见山;若是为旁事,便不必绕圈。”
她神情太冷,太淡,似乎对这场谈话没有一丝期待与顾虑。
萧翊宸凝视着她片刻,笑意渐淡:“你倒是同你父亲很像。”
叶瑾不动声色:“我的父母已死,阁下若想以他们为引子,未免太过拙劣。”
萧翊宸眸光一沉:“可你是叶家的独女,是南胤的战神之后。”
叶瑾平静道:“我是叶瑾,不是南胤的叶盼儿,也不是你可以招徕的臣属。”
她话音微顿,忽而眼神锐利:“我的父母为国尽忠,是他们身为南胤人应该做的。而如今北沧收我,教我,给我刀剑与兵甲,还我叶氏之名。你问我为何为北沧而战?”
她步步上前,语声铿锵:“不是我背离,是你们早已背弃。”
萧翊宸眼神复杂,沉声道:“你我皆知,世事非黑即白。如今北沧苦寒,局势动荡,沈淮序再强,也不能一力独撑。我愿给你归宗之名,助你收回叶氏旧部。你若归南胤,朕封你为护国将军,执掌南北军权——你父母的遗志,由你完成。”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至于镇北王,他虽如今风头正盛,可你是南胤人,北沧真会接纳你吗?你我皆知,北沧也有掣肘者,哪怕沈淮序不介意,你的出身,朝堂上会不会有人借题发挥?”
这话一出,叶瑾轻声笑了笑,道:“那又如何?我就算不是北沧人,但在我心中我也不是南胤人,南胤留给我的没有任何美好回忆。”
她想要的从来都是——百姓安稳,山河清明。
“我想要的,你们不懂。”她目光如刃,直视萧翊宸,“而你说的这些,我不稀罕。”
……
萧翊宸终究没能劝动叶瑾,但随后两国的议和,虽然条例很苛刻,但却还算顺利,让他以为自己的话并非无用。叶瑾应该在其中出了力,到底她还是南胤人。
而他不知——早在他提出会晤之前,沈淮序与温懿已有定策:北沧民生困顿,不宜再战,求的是稳局与发展,而非血战到底。
最终,两国议和达成。
温懿在条约中替北沧争得了大片新地、三年贸易特权以及边境税务调整,将南胤死死咬住,令萧翊宸面色铁青。
而在大帐公开场合,叶瑾当众揭露自己真实身份,由杜翀作证,公布了叶盼儿父母将两人调换之事,并将当年参与其贩卖、包庇假冒之人列出名册,要求南胤律法惩处。
数月后,南胤与北沧正式停战,天下恢复和平,虽然不知能维系多久。
留了贺炎领兵镇守南疆,周玉婵成了叶瑾的副手。镇北军班师回朝。
风吹旌旗猎猎作响。
沈淮序与叶瑾骑马并行——
“萧翊宸该气死了。”沈淮序笑道,颇有些意气风发。
叶瑾微微摇头:“他的打算落空了,是该生气。谁让他不把百姓放在眼里,舆论不是那么好引导的。”
虽然知道了叶大将军是南胤战神遗孤,但北沧百姓却以拥有南胤战神之女为荣,这都是因为叶瑾有实打实的功绩。
而南胤百姓则是在骂皇室无能,战神夫妻亡故,还弄丢了他们的独女,把个假货捧成了当今皇后,一时间民愤反而更盛。
“有消息传来说,萧翊宸已经废了叶……那个假货。”沈淮序不想用“叶盼儿”称呼,虽然叶瑾如今有了新生一般的名字,但是那个名字到底是父母取的。
“真是无情无意。”叶瑾眼神冷然,这男主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沈淮序低笑一声,望向远方:“不谈他们了,南胤还有得闹。”
叶瑾也望着风卷云舒的远山,唇边扬起一抹淡淡的笑意:
“那我们可能趁机好好发展,要让这山河稳固,百姓安乐。”
两人看着那苍茫辽阔的山河,仿佛看到了新的秩序,正在这片土地上缓缓扎根、生长。
回到沧都后,战火刚熄,百废待兴。
沈淮序与叶瑾日夜奔走,整军安民,稳定秩序。镇北军驻于城外,叶瑾虽身为战功赫赫之将,却从不轻涉权谋之地,只在关键时刻出言一语,便足以定策。
但关于“大婚”之事,沈淮序却比谁都上心。
礼部上书十数道章程,皆被他一一否决,不是嫌繁冗就是嫌庸俗。朝中议论纷纷,却无一人敢置喙。
温懿揶揄:“你比打仗还上心。”
沈淮序答得平静:“这一战打十年也不过如此;可她,我只此一人。”
最终,这场大婚没有以“帝后”称号进行,而是由朝中百官一致通过,立沈淮序与叶瑾为“北沧二圣”,共治天下,前所未有。
婚礼当日,万民云集,钟鼓齐鸣。
叶瑾着银白披风,眉眼冷艳,策马而来,肃穆如战神。沈淮序披玄袍,神情沉静,目光温和相迎。
不见跪拜,不设拜堂,二人于万民之前并肩而立,执手为誓。
沈淮序轻声:“你可愿,与我共治此世?”
叶瑾看他一眼,唇角微扬:“共治此世,也共守天下。”
众臣伏拜,山河作证。
自那日起,北沧无帝无后,唯有二圣。
此后,叶瑾主理北境事务,亲自巡视旧北境与苍渊地带,设州建郡,整饬军政,修渠种粮,治边抚民。当地百姓早将她奉为“神女”,如今更是拥戴如圣。
沈淮序则镇守沧都,重建朝纲,整肃世族,礼贤下士,引入温懿所荐贤士,重振礼法与农政。他知此番北境稳定,民心所向,并非他一人之功。
他们是彼此的刀,也是彼此的盔甲。
岁岁年年,山河变换,百姓安居,北沧初定。
再有人问:“北沧今日为何得此安宁?”
老者笑答:“因有那位战神之女,镇守边疆;也有那位镇北之王,坐镇中枢。”
“他们并肩而行,称为二圣。”
“便是天定一对。”
正文到这里就完结了,后续可能还有两三章番外。[让我康康][让我康康][让我康康]我争取这周写完。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1章 第 101 章(正文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