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重光

闹鬼风波就这么无声无息地消弭了,且因为太监们都不敢随便路过,建章宫倒是安宁了不少。

上次端王请来的太医给少年开了几服药调养伤寒,姜小圆每天一天两副药地煎药给少年喝,眼见得少年渐渐地不咳嗽了,可见是伤寒终于好了。

就是姜小圆有些纳闷——少年明明喝了药,还喝了很多次,怎么健康值才将将过了6?

少年受伤的事情他瞒得很好,所以姜小圆虽然迷惑,却找不到任何理由去怀疑他,只好放弃思考这个问题,继续每天给少年熬药。

只是姜小圆最近一直心神不宁,对少年之前说的中毒之事耿耿于怀。

就一直缠着少年问东问西,想把中毒的事情搞清楚。

毒药最开始是郭太医受到容妃的指示下的,只知道是外域来的,名叫“红鸠”。

中毒后会影响人的神志,往往头痛欲裂、性情大变,到了后期加重剂量,甚至可以让一个好端端的人变成疯子。

少年没有其他的途径去查那毒药究竟是怎么来的,更加没有办法依靠自己拿到解药,便借着落水的机会拿五皇子试药。

他这般铤而走险,只因那毒药对他的影响越来越大,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那药物对精神的影响很大,只是因为少年性格谨慎,吃进去的比较少,现在还勉强维持着清醒的神志。

但是每日头痛欲裂、噩梦缠身,随着距离毒发的日子一天天过去,少年的头痛症状逐渐加重,到了现在,少年几乎到了夜不能寐的地步,这几日有她在耳边念叨着,才会稍微好受一点。其他的时候,少年不得不咬紧牙关,才能控制住自己有些暴戾的情绪。

但是此毒不解,情况会越来越糟糕。

姜小圆看在眼里,也忍不有些着急。

少年并没有告诉姜小圆药效发作之时的具体情况,小说里面也没有提到红鸠之毒,姜小圆只是从少年口中得知,这毒其实会定时发作。

就如同五皇子一般,平日里不过影响性情,但是毒发之时就会头疼欲裂,一旦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就会大开杀戒,容安宫这几天抬出来的尸体,可不就是这么死掉的么?对外说是杖杀,其实到底如何,也只有五皇子自己清楚了。

只是着急也没有用,【帮助暴君拿到解药0/1】这个任务始终只进展了一点点。

系统商城没有升级完毕,那个记号能够联络到人之前,他们只能等待。

*

在这漫长的等待当中,永嘉十三年的冬天,时间走向了一个奇妙的结点。

建章宫仍然被人遗忘,只是少年的生活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生命里多了一个叽叽喳喳的小话痨,每天都在他耳边问东问西,让这个寂静了七年的建章宫多了一点儿的活气。

这个冬日的尾巴,建章宫的宫门被扣响了——却是宫外有人送了东西进来。

这确实是件稀奇事,连太监处的太监们都出来看热闹了,只不过在看到了送东西的人是御前侍卫统领之后,都吃了一惊。

自从五皇子被禁足之后,整个建章宫就仿佛被人遗忘了一般,在整个宫中的存在感都非常微弱,更不用说宫外了。

能够出动御前侍卫送东西,可见这人来头不小,至少是正三品以上的大员了。只是这废太子被废七年,前朝还有谁能记得他呢?

答案很快就揭晓了。

“李某受江阁老所托,将此物特来交给三殿下。”

御前侍卫到底是有些颜面的,更不用说江阁老了,太监处的人面面相觑,并不敢去拦,至于守门侍卫……遇见自己的长官,哪里还敢拦着?

而唯一敢拦着的刘奇,此时正在刷马桶呢。

于是这份来自江阁老的包裹,顺顺利利地送进了建章宫。

江阁老是谁?

姜小圆记得不是很清楚,只是依稀记得在原著里,江阁老似乎是少年曾经的老师。

少年便将江阁老的事情一一和她说了。

这个一笔被带过的人物,对于整个大庆朝而言却举足轻重。他不仅是三朝元老,也是当年少年还是太子之时的太傅,对于少年来说更是恩重如山。

江太傅托人给了少年的东西,是一把质地很好的轮椅,还有几本江太傅留下的札记。

轮椅的质量很好,少年终于不用用拐杖走路了,方便了许多;札记上的蝇头小字密密麻麻,全是太傅亲笔所写,凝聚了他一生的心血。

只是这天夜里,少年在书桌前枯坐了整整一夜都没有睡。

姜小圆就陪着他熬了一夜,却在黎明时分,听到了少年沙哑着嗓音道,

“太傅要死了。”

七年前,秦家被问罪的时候,满朝文武,只有一个垂垂老矣的长者为他在勤政殿外长跪不起,拦下了永嘉帝的雷霆之怒,也为八岁的小太子留下了一线生机。

然少年比谁都清楚,江太傅不为忠君、不为自己的政治立场,那一日长跪不起,也不过是为了他这个年幼的弟子。

七年来,老者只当做没有这个弟子,为了避嫌,连一封信都没有给过少年,却在死前,送来了他目前最需要的东西。

现在,世界上最后一个还惦记着他的人,要离开了。

少年轻声问她,“人死之后会去哪里呢?”

窗外的大雪又落了下来,仿佛是这个春天来临之前,最后一场鹅毛大雪。

小姑娘坐在房梁上和少年一起看向窗外纷纷扬扬的大雪。

“人死之后,会转世的。太傅这样的,下辈子定然会大富大贵、百岁无忧。”

少年轻声嗯了一声。

小姑娘低头看着少年寒风中萧条静默的影子。

大悲无声。

少年不言不语,连眼泪都没有掉一滴,却浑身都写满了难过。

她突然间觉得他和未来的那个暴君一点儿也不像。

他会为自己的老师的去世而悲伤,会惦记着多年前的恩情时刻不忘……这样的人,怎么会变成日后残害忠良、肆意屠杀的暴君呢?

*

永嘉十三年的这天晚上,三朝元老逝世,惊动了朝野上下。

曾经的三朝元老、在大庆朝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的江阁老去世了。

他一生著作无数,是毫无疑问的文坛大家,更是大庆朝文人心中的一座泰山,他的死,无疑为永嘉十三年增添了一些悲凉萧瑟之感。

他生前曾经担任过废太子的太傅,就在一个月之前,永嘉帝还曾和左右提过,想要请江阁老出山给新太子当太子太傅,然而圣旨还没有拟下下来,就传来了阁老去世的消息。

朝野上下无疑是沉痛至极的,就连永嘉帝都因此感了一场风寒。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江阁老去世之前的一个举动,瞬间搅乱了永嘉年间的朝堂——

江阁老临终之前,唯一的遗嘱就是托人送了东西去建章宫。

这不由得让人联想起七年前江阁老为废太子长跪不起的那一幕。

江太傅这一举动,可以说将满朝野的视线都一起聚焦到了建章宫。

仿佛此时大家才恍然想起来——原来还有个废太子在建章宫里待着。

只是谁也没有江阁老的小小举动,竟然引起了轩然大波。

江阁老的弟子和拥趸们,在他死后没多久纷纷上折子,都认为当年谋反之事,废太子年纪尚小,就算是其母其族有罪,稚子也无辜,希望陛下宽宥。

在小太子被废之前,他素有贤名,从小聪慧过人、过目不忘,性格温和有礼,人人都夸他有明君之相。

江阁老为太傅之时更是为他早早起了字,字重光。

陈秋,陈重光。

——舜目重瞳子,传闻废太子生下来就是重瞳,只是后来随着年岁渐长,此等异象消失了。

重光就是传闻当中的帝王之相。

也是这个天生异象,差点为少年招来了杀身之祸。

七年前这位惊才绝艳的重光太子被废,从此了无音讯,渐渐被人遗忘。

折子一封又一封上去,关于这位重光太子的记忆复苏,朝堂上也越来越多人提起了他。

大家都认为废太子现在已经断了腿,已经和大位无缘,陛下应该待他宽宥一些,解了他的圈禁,将废太子重新送到南书房去。

江阁老一片苦心没有白费。在端王被立太子之前,少年当然是被人遗忘最好;然而在端王被立太子之后,一旦少年被彻底遗忘,等待着他的就是无数的杀机——正如原著里的那样,明枪暗箭,摸爬滚打了一身伤,只换来了端王唯一的仁慈:发配皇陵。

或许这位老者此生最后悔的事情,大概就是为少年取了一个“重光”的字,这彰显着他出生时异象的字,仿佛昭示着少年一生悲剧的开始。

任何一个帝王都不能容许除了自己继承者之外的人,有着帝王之相。

于是这位老者临死前饱含愧疚地将自己的书送去了建章宫,试图让世人重新想起这位曾经的废太子,比起因此再次卷入复杂的斗争当中,这位老者更加害怕自己的弟子悄无声息地死掉。

用心之深,恐怕也只有少年一人能够体会。

也因此,少年再次被推入了风口浪尖,推进了朝野上下的视线里。

*

虽然建章宫消息闭塞,但是随着外面偶尔的风言风语传进来,姜小圆也终于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她其实不懂朝堂之上复杂的政治斗争,只是事情的发展远远超乎了她的预料——至少,在原著里面是绝对没有这一出的。

她仔细对比了和原著的区别,终于明白问题出在了哪里。

原著里,这件事并没有掀起多大的波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建章宫还有一个刘奇死死把守着。

作为容妃的爪牙,他自然能够拦下那份送往建章宫的包裹;只要他的消息传递及时,容妃就能够收到消息后快速反应,将一切可能扩大影响的可能性扼杀在摇篮里。

然而就在不久前,五皇子调走了刘奇,相当于当容妃失去了一只盯着建章宫的眼睛。

这么一个小小人物的调动,竟然带来了这么大的后果,饶是少年足智多谋,没有开上帝视角的情况下,也是绝对想不到的。

姜小圆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蝴蝶翅膀轻轻一扇,就造成了这样的滔天巨浪。

她并不能推测这样的变化是好是坏,但是她清楚,江太傅是对少年很好的长者,少年心中若是还有敬重的人,江太傅绝对算一个,那么他临死前也要拼命做的事情,自然有他的道理。

但是显然,朝堂上的注意,并没有给建章宫带来任何的优待。

反而,建章宫陷入了空前的困境当中。

今天很肥,叉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重光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史上最强太子爷

炮灰的人生2(快穿)

偏执夺娇

和离后我改嫁了竹马

雀金裘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拯救残疾暴君
连载中吞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