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自习结束后,孟安平和室友一起匆匆赶回到寝室。
距离熄灯还有四十分钟的时间,寝室里所有人都是急急忙忙的。
孟安平和其他三位傍晚没有洗澡的室友相继排队洗澡。一人洗澡时,其他的人就或是洗衣服,或是给父母打电话汇报一下今日的经历。
直到预备铃声响起,七人差不多都忙完了,于是便熄了灯上床,在聊天声里慢慢等着睡觉铃声响起。
走廊上,德育处的老师们已经在吹哨提醒熄灯上床。吹风机的响声也渐渐停息。
等到最终的铃声响起,宿舍楼里重回黑暗和安静。
只有查寝老师的脚步声和空调的轻微轰鸣声。
众人精彩的第一天就在睡梦中结束。
孟安平合上眼眸,回味着自己的一天,从和章燕一起搬着行李踏入校门那一刻起,直到最后自己一人躺在这坚硬的木板床上。高中生活的第一天,短促却精彩。
他认识了好多好多新朋友,还有一位和善的班主任老师。
他已经在期待新的一天的到来。
而早晨的阳光很快就会降临。
***
不知是何种规律和效应。
暑假在家里总会不知不觉睡到中午才能起床,而在学校,不到六点就自然醒来。
孟安平揉了揉惺忪的眼睛,察觉到自己的室友们都有了动静,应该是差不多都醒了。
早自习从六点半开始,所以他们必须在此之前赶到教室。
七人相继起床,按照规矩叠好被子,收拾掉床上的衣服,一同挤在阳台上刷牙洗脸。
众人做好所有出门前的准备,发现只过去了五分钟不到,当真是迅速。
因此,他们都有充足的时间赶去食堂吃早饭。
本以为他们几个都已经够早了,走下寝室楼才发现,通往食堂的梧桐大道上已经挤满了早起的学生。
当然,自然是那些穿着校服的高三学长学姐占大多数,但路上不免也穿插着许多高一新生。
不愧是高中,大家冥冥之中达成了早起的默契。
孟安平不禁发出感叹。
快步走到食堂二楼后,孟安平简单点了一碗杂粮粥和两个白馒头,就当做是早饭。
食堂的早饭种类很多,大多都太油腻,符合孟安平胃口的,也只有这两样。
来日方丈,慢慢尝试过去也不着急。
几人心中都牢记着昨日班主任讲过的迟到后果,快速吃完早饭后,便急急忙忙往教室跑。
夏日清晨的风是最舒爽宜人的,这一刻,他们享受得淋漓尽致。
来到教室,不出所料,已经坐了一半的人,可距离铃声响起却还有五分钟。
大家当真是在认真遵守规则。
***
早读开始,大家不约而同地拿起语文课本,朗读起开头的第一篇文言文。
是荀子的《劝学》。
这是一篇很经典的古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孟安平大声地朗读着,全身心投入到这篇文章中,边读还要边查看页面最底下的注释,了解文言词句的意思,体会这篇文章的主旨,权当做是预习。
高一的早读时光只比初中多了五分钟,因此在半个小时后,早读便迎来了结束。
孟安平甚至还觉得有些意犹未尽。
按照班长抄写的课表,第一节课是地理。
孟安平初中学的是科学,虽然包含了一部分的地理知识,但却没有单独详细地学过,所以他很好奇,高中的地理究竟是怎样的。
可当地理老师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惊住。
因为这位地理老师属实是有些年轻。
如果她不做自我介绍的话,孟安平他们还真的以为她就是一名高中生。
地理老师姓王,才研究生毕业,就来平州高中教学。听她说平州高中是她的母校,因此在毕业之后就选择重返这里。
这个老师上课风格甚是有趣,很符合现在高中生的胃口,所以大家也都听得很认真。
第一节地理课,按照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节课的内容,老师讲的都是一些天文学方面的内容,例如八大行星和太阳之类的。
关于宇宙星系的内容本就有趣,再加上王老师欢乐的课堂氛围,所有人都很融洽,都很配合。
高中的第一节课就在欢声笑语中结束。
地理老师带着课本走出了教室,走进夏末阳光中,大家念念不舍,纷纷期待明日的地理课。
***
接下来就是孟安平最擅长的语文课,语文老师虽然没有地理老师那么年轻,但一看就是很有知识分子的那种气质。老师详细地介绍了《劝学》这篇文章以及荀子的背景信息,虽有些无聊,但孟安平还是铆足精神地听完。
上午共有五节课,下课时间最长的大课间被安排在二三两节课之间,夏令营没有跑操环节,这二十五分钟便用来给学生休息调整状态。
大课间后的英语、生物课些许无聊,所以孟安平并没有太大的印象。
上午最后一节自习课结束后,就到了午饭时间。
午饭吃完回到教室后,就是大家最喜欢的午睡时光。
孟安平这一睡就是一个半小时,等结束铃声响起,看了一眼手表,已经来到下午两点。
正好,去厕所洗把脸清醒一下就又该上课了。
抬头一看课表,下午两节课都是“不能打瞌睡”的课。
第一节就是班主任楼老师的化学课,大家听得都异常的认真,拼命地压制着困意。
楼老师的上课方式也很幽默,她很巧妙地将化学知识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了一起,例如将化学元素和奶茶联系在一起,详细和我们探讨奶茶的成分物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