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假期长达八天,但对于大学生们来说,却是转瞬即逝的。
很快,孟安平便又拖着行李箱出现在了校门口。
还是熟悉的标志,还是熟悉的大门,还是熟悉的刷脸进校,还是熟悉的樟树小道,还是熟悉的寝室楼。
他是311寝室四人中第一个返校的。
放下行李箱和书包,整理好衣柜里的衣服,还顺便把床上的被子抱到天台上晒了晒。
回来后,孟安平惊喜地发现其余三人竟然都在了。
***
“你们这么快?我离开不到十分钟,你们就都到了!”孟安平一惊。
“比较巧,我和翰林是同一班高铁。”吕一达说道。
“我比他们两个就晚了五分钟。”李博毅说道,“然后我们三个就在高铁站碰到了。”
“真是巧,就我是孤家寡人一个。”孟安平嘤嘤。
“都快六点了,要不直接去吃晚饭?”吕一达问道,“在火车上都没怎么吃饱。”
“好啊,正好我也饿了。”孟安平举双手双脚同意。
“嗯,去天悦城?”
“走着。”
四人于落日晚霞下走在校园里的小道上,走出校门,走向晚霞落幕的地方。
***
匆匆吃完晚饭后,众人又赶回寝室恶补假期作业。
“快借我抄抄。”李翰林凑近恳求道。
“不是,这是作文,怎么给你抄?”孟安平一头雾水。
“借我借鉴一下,我实在没有什么思路。”李翰林再次请求道。
“好吧,我写得也不是特别好。”孟安平从书包里掏出了写着满满一页字的草稿纸。
“不是,这叫不是特别好?这得有一千多字了吧。”李翰林接过孟安平的作文,嘴巴直接感叹到了极致。
“还好还好,写得没有高中那会儿顺畅。”孟安平谦虚道。
“不愧是小作家,这文笔。”李翰林光是粗略刮了一眼,就已经啧啧称奇了,“这……我也无从下笔抄啊。”
“你不是借鉴吗?”孟安平偷偷蹭到了他身边。
“吓我一跳!”李翰林猛然从椅子上弹起,手中的圆珠笔都甩到了地上。
“你做贼心虚。”孟安平瞪着他。
“没有啦,我就粗略看了一下你的作文立意。”李翰林狡辩道。
“这次的作文立意不是很容易吗?关于人生的认识与思考。”孟安平表示小菜一碟。
“对于我来说可不容易,如此草率的立意,我可编不来八百多字的议论文。”李翰林摇摇手。
“好吧,我不打扰你了,你加油吧,本学委明天早自习再收作业。”孟安平走开了。
李翰林继续埋头钻研着孟安平的作文。
“给,我的。”李博毅这次竟然出乎意料的第一个交作业。
“这么快?”孟安平惊讶地接过作文。
“胡编乱造,我还是很会的。”李博毅哈哈大笑。
“好吧。”孟安平看着这通篇前言不搭后语的文字,心里苦笑着。
“OK,我也好了。”吕一达也从杂乱的书包里找出了已经揉皱的作文纸。
“你这纸张……”孟安平看着这坨皱巴巴的草纸,陷入了沉思。
“惊讶什么?书包里面的东西太多了,更何况我还是坐了几十个小时的火车来到这里的,作文纸这么脆弱,能保存得像你那样完美无瑕吗?”吕一达解释道。
“好吧,你厉害。”孟安平认输,尽力将皱巴巴的纸张复原。
***
时光流逝得匆匆,一眨眼,已是深秋。
夜晚的风越发透凉,孟安平也穿上了久违的卫衣。
走在校园的小道上,秋意扑面而来。在路灯下,孟安平又遇见了那个熟悉的女孩。
他壮着胆,上前去问候。
“你也来校园跑?”孟安平打招呼,跟上了苏萧慢跑的脚步。
“嗯。”苏萧简单地回了一个字。
不错,至少还回应了孟安平。
“真巧,我也是。”孟安平笑着说。
“你今天下午不是跑过了吗?”苏萧质疑道。
“你怎么知道的?”
“下午去买咖啡的时候看见你在跑步。”
“哦,那就更巧了。”孟安平笑着说,一天能有两次偶遇,两次偶遇都被苏萧看到了,对于孟安平来说,确是一件幸事。
“所以?你又跑了一次?”
“嗯。”孟安平心虚地点点头。
“这……一天能跑两次?”
“第二次不计入成绩。”
“那你还跑?”
“天气不错,心情也不错,所以……”
“好吧。”苏萧跑过了拐角。
“你还有多少?”
“最后两百米了。”
“OK。”
两人继续并排慢跑着,感受秋意的凉爽。
***
“OK,我好了。”苏萧停下脚步,结束了校园跑。
“你还剩几次啊?”孟安平好奇地问道。
“还有二十次。”
“好巧,我也还有二十……二十一次。”孟安平刚想炫耀,打开手机一看,直接愣住。
苏萧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没事,如果今晚这一次算入成绩的话,我们两个就一样了。”
“但是很遗憾,并不算。我们终归还是不一样的。”苏萧挥挥手,正想跟孟安平告别,却不想他还是跟了上来,“你还有话对我说?”
“嗯嗯……”脑子还没反应过来,嘴巴就已经先抢答了。
孟安平的大脑飞速运转着,试图寻找下一个话题拖延时间。
还好,找到了。
“我看见运动会报名表上有你的名字。”
“这有什么惊奇的,从高中到现在,有哪一次表上没有我的名字吗?”苏萧淡定地反问道。
“那确实,你很厉害。”
“你也不错,我看见你报名了一万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