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帝王心术,人情世故

夜色已经深沉,宣德殿内却依旧灯火荧荧,映得鎏金龙纹屏风上光影流转。

官家赵宗全端坐御案之后,他神情严肃,眉心微蹙,手指轻叩案上玉如意,似在思量什么沉重心事。

殿内寂然无声,只有炭盆中烧着的银霜炭,偶尔迸出轻微的裂响。

心腹总管徐公公垂首侍立一旁,他白净的面皮上神色恭谨,眼底却藏着几分揣摩圣意的精明。

“徐安”官家声音低沉,带着几分不悦,“顾廷烨这次行事,着实有些过了。”

徐公公微微一躬身,低声道:“陛下,可是说胡文仲胡大人复职之事?”

官家冷哼一声,目光扫过殿外暗沉沉的夜色,缓缓道:“顾廷烨一介武夫,竟敢插手文官仕途!朕看他不是不晓事,是恃宠生骄,胆子也太肥了!本朝以文制武的祖训,他是忘了,还是压根儿没放在眼里?”

徐公公不敢接口,只垂首听着。

官家顿了顿,继续说道:“朕也知道,他和梁晗虽是连襟,却素来不和,这胡文仲和梁晗也沾亲带故,走了梁晗的门路想复职,顾廷烨便借机打压!”

“可他也不想想,他顾廷烨是朕的心腹,如此明目张胆,旁人只当是朕的意思,倒让朕替他背了这黑锅!”

说到此处,官家语气越发沉重,眼中闪过一丝愠怒:“胡文仲这个人,在清流中有些声望,如今太后垂帘,朝局不稳,正要笼络清流,怎能将他推走?幸好梁晗没把事闹大,若是被那些文官清流听到风声,怕是要闹得朝堂不宁!”

徐公公小心翼翼觑了官家一眼,低声道:“陛下息怒,老奴不敢替顾大人说情,但顾大人行事再莽撞,忠心却是无二的。”

官家叹了口气,什么都没说。

他也知道顾廷烨的忠心,也顾念顾廷烨的救命之恩,一直栽培倚重。

可此番行事如此不知轻重,险些坏了大局,令他非常失望!

反观梁晗,能力虽远不及顾廷烨,却胜在知晓大局,忠心耿耿。

梁晗与顾廷烨向来不和,这回明知胡文仲之事是顾廷烨从中作梗,却毫不声张,只暗里周旋,这样的臣子,才是为主分忧。

官家微微眯眼,指尖在玉如意上摩挲,沉吟道:“顾廷烨这个人,朕还是要用的,但他性子太烈,需得打磨打磨,不能由着他任性妄为。那个梁晗,也算忠心可嘉,明面上不要声张,暗地里赏他些好处。”

“陛下圣明,老奴明白。”徐公公恭声应道,眼底闪过一丝了然,“明日就赏梁晗进贡的夜明珠一对,只说是皇后赐给盛大娘子的。”

官家点了点头,忽又想起一事,目光一凝:“听说梁晗夫妻手里攥着京中百官的把柄?他那大娘子号称汴京包打听,手上一堆消息,梁晗自己也有不少官员的罪证和**,真的假的?”

徐公公略一迟疑,低声道:“老奴也听过这些传闻,怕是半真半假。梁大人不过从四品,若无几分依仗,断不敢与顾大人这正二品明争暗斗。至于他那大娘子,坊间传她耳目众多,消息灵通,至于真假与否,老奴不敢妄断。”

官家听了这话,一时间若有所思,不知在想什么。

殿内重归寂静,炭盆的火光映在官家脸上,显得半明半暗。

一入宫门深似海,帝王心术为君开,那个曾经胆小温和的八王爷,是再看不到任何踪影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廷灿终于迎来了大婚。

四房的煊大太太,如今成了侯府的头号大忙人,为了方便操持诸项事宜,几天前问过太夫人和明兰后,干脆重新住回了侯府。

她前前后后的跑着,又要发送嫁妆,又要安顿人手,又要照顾客人,又得安排其他仆妇小厮,时不时还遇到下人围上来请示,整个人忙得头昏脑涨,几乎脚不沾地。

但筹办效果却异常出色,人来人往却不曾乱套,热闹喜庆却井然有序。

太夫人十分满意,频频点头称赞,明兰也没少夸堂嫂能干又热心,这两房给了煊大太太不少红包。

“世人慌慌张张,只为碎银几两,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世间惆怅”看着两房送来的大红包,煊大太太感慨不已,“做人还是得有用处,不然谁能待见你?”

虽然七小姐廷灿没问嫂子要什么添妆,但邵氏和明兰也不能真给些笔墨就打发。

除了平时的一些字画,邵氏还送了六百两的红包。

这点钱和廷灿的嫁妆比起来不算什么,但对邵氏而言也是大出血了,整整两年的月钱,算得上诚意十足。

太夫人是个讲究人,体谅她们孤儿寡母生活不易,喜钱不好回绝,隔天又悄悄包了八百两的红包给邵氏。

这下把邵氏感动地眼泪直流,逢人就说“前世积了多大德,遇上这等慈爱婆母”,到处给太夫人传名声。

明兰除了三份名贵孤本外,还另外送了一千九百九十九两九钱九分外加九个大铜板,代表一生长长久久。

廷灿看了这几箱明晃晃的银子,不仅皱了皱眉:你像大嫂那样换成银票不好么,为何要这么大张旗鼓?

和廷灿向来交好的墨兰,送了一幅名家字画,外加一张五百两的银票(她是外人,不好超过邵氏)

由于这次联姻代表禹州帮和宗室的结合,侯府来了许多贵宾,有的是冲着皇室来的,有的是冲着侯府来的,有的是冲着禹州帮来的。

前堂来了很多实权人物,廷灿的亲哥哥廷炜脸都笑破了,二哥顾廷烨也挤出一张笑脸,他的连襟梁晗几乎成了半个主人,不停替顾家招待客人。

女桌来的人远比前堂多,都是有头有脸的官眷,内堂险些挤不下,未到开宴之时,众人便聚在一起说话。

朱氏刚刚生产,还未出月子,没法出来;明兰也怀了身子,不便招待客人;邵氏又是寡居,不好在喜庆场合出头,最后又是煊大太太忙得不见人影。

太夫人正和一众女眷说话,众人都围着她恭维,她脸上压不住的笑容,又时不时抹泪道“从此女儿是客人”,引得众人不时劝解。

明兰冷眼旁观,瞧着太夫人那样倒也不像作假。

说来好笑,丈夫顾廷烨最痛恨的就是太夫人,可太夫人就是靠顾廷烨才让女儿高嫁宗室,真不知找谁说理去?

平宁郡主婆媳正与邵氏说话,说着说着便提到明兰身上,邵氏对这个二弟妹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厌恶,只泛泛说了几句,听不出什么褒贬。

申氏自嫁给齐衡后,和丈夫一直不温不火,后来发现了齐衡的两个瓷娃娃,知道明兰是丈夫的白月光,又是伤心又是痛恨。

但本想去顾家揭发明兰,说她做闺女时与贺家就有了婚约,只是眼馋侯府富贵,才毁约嫁了顾家。

但一想到墨兰是明兰亲姐姐,到底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

墨兰和齐家这几年走动很勤,和自己关系也不错,听说京城到处是她的人情,以后丈夫的仕途说不定用得上梁家,贸然去给明兰难堪,岂不是得罪了墨兰?

申氏一直想见见明兰,可上门拜访太刻意,偶尔宴会碰到也不便深谈,好容易今天是明兰小姑子出嫁,想借此和她多说几句。

明兰此时正在角落安静的吃茶,抬眼间却见一位年轻文秀的少妇款款走来,正是之前见过礼的申氏。

申氏容貌远不及明兰美艳,但胜在眉清目秀,雅致高涵,整个人淡雅的宛如江南烟雨。

她见了明兰,满脸堆笑,先福了一福:“舅母金安。”

明兰听得头皮发麻,忙起身推辞:“申大娘子快别客气,咱们年岁差不了多少,何必拘礼?”

申氏恭敬的微笑:“礼不可废,不然回头娘和相公定然说我。”

明兰十分局促:“你我二府虽有亲,却早出了五服,何况要论年岁,我比大娘子还小一两岁,何必……”

申氏笑了笑:“长辈客气,我们做小辈的,怎好当真僭越呢?”

明兰也不知说什么好,只得含糊道:“快别站着了,咱们坐着说。”

申氏依着明兰的话坐到身旁,脸上笑如春风:“多谢舅母,之前就听母亲和四姐姐说过,舅母为人最和善不过了,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明兰听到“四姐姐”,更是一脸尴尬,心想“你也知道该叫她四姐姐”,只好继续干笑:“郡主实在谬赞了,四姐姐从小就照顾我,她夸我不算数的!”

一旁随侍的丫鬟极有眼色,赶紧给申氏上茶。

明兰无话找话地说:“我瞧郡主气色比之前好多了,定是你这儿媳服侍的好。”

申氏斯文的揽袖一笑:“舅母说哪里话?我性子笨钝,全靠母亲悉心教导!”

两人就这么互道恭维,虽气氛和谐,但却半天没说到点子上,明兰只盼有个人过来打断。

申氏觉得铺垫够了,开始直奔主题,笑意盈盈地道:“说起来,我早听说过舅母许多事了。”

明兰笑着打趣:“年幼时曾随着兄姐一道读书,那会儿衡儿也在,我们这些做长辈的倒是沾了光,能一起上庄夫子的课。”

“什么衡儿不衡儿?胡说什么!”申氏还未开口,明兰就听到墨兰的声音,虽然是训斥,却让她像看到救星:“四姐姐,你可算来了!”

申氏忙起身对墨兰道:“四姐姐淑安!刚刚正和舅母叙话,没见到四姐姐!”

墨兰微微蹙起眉尖,不悦地说:“不要乱称呼!顾廷烨是我妹夫,和齐家隔了好几代,怎么就成你舅舅了!我们当时在学堂,也从不这样称呼!”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2章 帝王心术,人情世故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我寄长风

狩心游戏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知否同人文·墨兰传
连载中林狒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