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宁郡主愣住了,眼中闪过一丝恍惚,仿佛回到了多年前那个春花烂漫的午后。那时的齐炜也是如此执着地站在她面前,对抗着全世界的反对。
齐国公起身,走到她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让孩子们自己选择吧。我相信衡儿的眼光,也相信庄学究的评价。门第之见,不该成为真爱的阻碍。”
平宁郡主的目光渐渐软化,她望向仍跪在地上的齐衡,儿子眼中那熟悉的执着,与当年的齐炜如出一辙。她长叹一声,佛珠从手中滑落。
“罢了,罢了,你们父子一条心,我还能说什么?”她的声音里带着无奈,却也有一丝释然,“只是,我要亲自见见这位盛六姑娘,若她果真如你们所说,我便不再反对。”
齐衡喜出望外,连忙叩首:“谢母亲!明兰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三日后,平宁郡主亲自登门盛府。
盛府上下顿时忙作一团。王大娘子紧张得手足无措,连连吩咐丫鬟们打扫厅堂,准备茶点。盛紘也早早从衙门赶回,换上见客的礼服。
明兰坐在暮苍斋内,心中忐忑不安。她知道今日平宁郡主前来,必定是为了考察她的品性。小桃和丹橘为她精心梳妆,选了一件淡雅的浅碧色衣裙,发髻上只簪一支素银簪子,既不失礼数,也不显招摇。
“姑娘,郡主会不会故意刁难您啊?”小桃担忧地问。
明兰对着铜镜微微一笑:“该来的总会来。只要我守礼守份,不出差错,她便寻不到错处。”
话虽如此,当她走进厅堂时,手心还是微微出汗。平宁郡主端坐在上首,身着绛紫色缠枝牡丹纹褙子,头戴赤金点翠头面,通身的气派令人不敢直视。
明兰稳步上前,依礼叩拜:“小女明兰,拜见郡主娘娘。”
她的声音清亮悦耳,举止从容得体,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显然是经过严格教导的。
平宁郡主淡淡应了一声:“起来吧。”
明兰起身,垂首而立,姿态恭谨却不卑微。平宁郡主仔细打量着她,这姑娘确实生得好,眉不画而黛,唇不点而朱,最难得的是那一身气度,沉静如水,完全不像个小门小户的庶女。
“听说你自幼在老太太身边长大?”郡主端起茶盏,轻轻拨动浮沫。
明兰恭声回答:“回郡主,小女六岁起便由祖母教养。”
“都读了什么书?”
“《女则》《女训》是必读的,此外也略读过《论语》《诗经》,祖母说,女子虽不必科举,却不可不读书明理。”
平宁郡主点点头,语气依然平淡:“可会持家?”
明兰谦逊地回答:“祖母教导过中馈之事,小女曾协助管理过家中庶务,略知一二。”
郡主又问了几个问题,明兰都对答如流,言辞得体,既不过分谦卑,也不显得张扬。平宁郡主的脸色渐渐缓和,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就在这时,外头忽然传来一阵喧哗。一个小丫鬟急匆匆进来禀报,说是王大娘子的幼子年幼顽皮,在园中玩耍时不慎落水,已被救起,但受了惊吓,哭闹不止。
王大娘子顿时慌了神,正要告退前去查看,平宁郡主却忽然开口:“盛六姑娘,你可懂得如何安抚受惊的孩子?”
明兰微微一怔,随即镇定回答:“小女略知一些安神之法。”
“那你去看看吧。”平宁郡主的目光中带着审视。
明兰行礼告退,快步走向园中。只见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浑身湿透,哭得声嘶力竭,乳母和丫鬟们围在一旁,手足无措。
明兰没有立即上前,而是先吩咐小桃:“去我房里取安神香来,再让厨房准备一碗姜汤。”
她然后才走近孩子,蹲下身,声音温柔似水:“弟弟别怕,已经没事了。”
小男孩仍在哭闹,挥舞着小手不让任何人靠近。明兰不急不躁,从袖中取出一方素帕,轻轻为他擦拭脸上的水渍,口中哼起一支轻柔的小调。那调子平和舒缓,像是春夜里微风拂过竹林的声音。
渐渐地,孩子的哭声小了,抽抽搭搭地看着明兰。这时小桃取来了安神香,明兰接过,在香炉中点燃,一股清雅的香气弥漫开来。
“这是安神香,闻着它就不怕了。”明兰柔声说,又接过姜汤,一勺一勺耐心地喂给孩子喝下。
不过一刻钟的时间,孩子终于平静下来,依偎在明兰怀中睡着了。整个过程,明兰都表现得沉稳从容,处置得当,让在场的众人都暗暗称赞。
当明兰回到厅堂时,平宁郡主看她的眼神已经完全变了。那目光中不再有审视和怀疑,而是带着真心的欣赏。
“你做得很好。”郡主难得地露出了一丝微笑,“那安神香,是你自己调制的?”
明兰恭谨回答:“回郡主,是小女根据古方调配的,祖母夜间偶有失眠,用之颇有安神之效。”
平宁郡主点点头,不再说什么,但眼中的满意之色已经十分明显。
送走平宁郡主后,盛紘和王大娘子都松了一口气。王大娘子难得地拉着明兰的手,感慨道:“六姑娘今日真是给盛家长脸了!”
当晚,平宁郡主回到齐国公府,对等候已久的齐衡和齐国公说道:“那盛六姑娘,确实是个好的。举止得体,处事沉稳,更难得的是心地善良。这门亲事,我同意了。”
齐衡欣喜若狂,连日来的担忧终于烟消云散。
接下来的日子,两府开始正式议亲。齐国公府请了德高望重的保山,郑重上门提亲。盛家自是满口答应,婚期定在次年春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