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帝既然不肯发罪己诏,又已到晚年,自然无比在乎此刻时议和自己身后名声。
北宫慎那条命不重要,会牵连出怎么样的结果才是重要的。
慕容姮敛襟,和面前深思不安的北宫璩共向跪坐。她这样敛襟的动作终于使北宫璩从今夜的不安和深思中离开。
昭阳公主每每给她行礼,北宫璩心中总是有些慌张。
好像对方天生的尊贵压折了她。
北宫璩慌忙坐直些身体,同样敛襟以对慕容姮,感激地开口,“我知道了,我就照公主所说的做。公主今日如此帮我,我心里感激不尽。”
慕容姮笑着摇头,说:“我不要阿嫂的感激。”
只要你当我的傀儡。
她面带追忆地说下去:“不瞒阿嫂,大兄素日待我,我们兄妹之情是非同一般的。只是他成婚以后,我纵是妹妹也该避嫌故而并不常来东宫。他如今离世,忆及往昔,我心里悲痛。我虽然不敏,也是知道长嫂如母的道理,总想着能代大兄多多照顾阿嫂,以全我们兄妹一场的缘分。”
慕容妫起初和她说那些涉及往昔的话时,北宫璩尚未到来,慕容姮并不怕露馅,况且她如今已能轻易看透北宫璩这个人。
北宫璩看着她这幅样子,心里有些动容又有些惭愧,还有些微妙的情绪。
虽然她知道她和昭阳公主是姑嫂的身份,慕容懿是他们唯一的交集。
可是现下昭阳公主如此直接说出帮助自己是因为顾念和慕容懿的兄妹之情,把她这个人排除在他们兄妹之外,便使她觉得自己和昭阳公主好不容易熟了一些却又远了起来。
况且她比昭阳公主尚小一岁,听到她那句“长嫂如母”的话,心里感觉怪极了。
昭阳公主难道以后要把她当母亲供养起来?
北宫璩驱散脑中这奇特的念头,望着面前昭阳公主艳丽灼灼而年轻的面孔,鼓足勇气开口,“我心里感念公主关怀,日后公主若有需要我,我也是义不容辞的。”
慕容姮握住她的手,手上的热意便这样相贴着传过去,低头掩去眸中情绪,只轻声道,“我知道了。”
****
又过了半月,慕容懿仍然停灵在东堂。因猃狁部族之风向来不崇尚停灵太久,更强调薄葬积福。
故而慕容懿只在东宫停灵一月,便要发引出葬归入崇文帝的万年吉地陪葬。
崇文帝这半月之间辍朝哀悼,鬓发白了一半,更亲自定了慕容懿的谥号,并亲书慕容懿祭文,一时传为佳话。
而北宫慎的确如慕容姮所料无性命之忧,除了左仆射李斟请过旨意对鲁王一党处以极刑却被驳回以外,一时之间鲁王谋逆逼宫的巨大风暴似乎也渐渐平息下来。
然而谁都知道不是这样。
新君何在?
****
东堂之内,这一日百官照例吊唁。
北宫璩站在灵前主位,受着陆续前来百官的礼,慕容姮则带着昌黎公主慕容姒准备离去用些饮食。
左仆射李斟吊唁完毕,见昭阳公主正好在灵堂,便信步走了过去,行了个揖礼,“臣参见两位公主殿下。”
慕容姮听见李斟的声音,便停了下来,略微颔首。慕容姒则很有礼貌地回答:“左仆射安好。”
“谢昌黎公主殿下挂念。”李斟说,“国丧之中,为臣子的无谓好与不好,只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而已。”
慕容姒听的似懂非懂,“阿耶常夸奖左仆射呢。”
李斟低头,“陛下谬赞。”
慕容姮打断他们,“好了,阿姒,你便跟着我府上的食官去吧。”
慕容姒很听长姐的话,见昭阳公主府的食官就在不远处,按捺心中饥饿又和李斟辞别。
见慕容姒被食官带走,慕容姮方看向李斟,“左仆射有话同孤说。”
李斟便抬头看向她,说:“臣有一件事,不能决断,要请殿下指教臣。”
慕容姮来了兴趣,“只恐孤资质浅陋,亦是不能决断。”
“殿下过谦。”李斟微微笑了一下,“臣所不能决断者,乃是几位宗藩的事。长乐王、始平王、北海王等诸位藩王不日即将抵达京都吊唁先太子,大鸿胪同臣商议接待之事,臣以为非常之时不可怠慢,他却和臣起了争执。臣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今日正好见殿下在此,便请殿下指教。”
慕容姮把球踢回去,“这几位藩王离京都较近,此次既特奉皇命前来吊唁,便依皇命而行便是。”
李斟说:“圣谕未载,是以不明。”
慕容姮不耐烦李斟这话里话外绕来绕去的样子,只敷衍道:“那就请旨便是。”
“臣并非不敢请旨。”李斟语气平稳,“只是臣顾及黎庶苍生,自知艰难之时,更当勠力,请旨并不似殿下所说如此轻易。”
李斟已经算是指着慕容姮的鼻子在骂了,慕容姮却明白李斟是真的急了。
本来国丧是从没有让在外的藩王入京吊唁的先例的,且不说慕容氏屡屡同室操戈,崇文帝更是极为忌惮宗室藩王,既不给军权也不给政权,只让他们在封地受赋税供养终老。
所以崇文帝特意点了这几位藩王进京便显得很有几分别的意思了。但究竟是不是那个意思,除了崇文帝以外没有人能打包票。
李斟这个崇文帝倚重的大臣也不例外。
慕容姮自然也不知道的,却装作有所了解的样子,说:“勠力同心的事,难道不是我慕容氏的家事吗?”
李斟答道,“天家无私事。”
慕容姮正要再刺他几句,却听见一阵嘈杂动静远远传来,那阵声音越来越靠近东宫,听起来简直大逆不道。
李斟蹙眉,“何人敢在东宫之前如此纵马?”
慕容姮听见一阵悲怆的哭声,她便心领神会,“自然是有人敢的。”
马蹄近前落下,慕容姮才看清是长乐王的车队。长乐王本人穿着孝服,从马上翻身倒下哭号径直奔入东宫越过人群,竟连一侧慕容姮和李斟都未曾注意。
李斟松了眉头,自知这是不能成事的了。
慕容姮则顺着长乐王行进的方向看见他奔入灵堂跪倒痛哭,一旁的北宫璩被这罕见的奔丧所惊吓,神色颇有些惶惶。
慕容姮便准备也进灵堂去陪陪她,直接就将李斟抛在一边,道声“失陪。”
刚到灵堂边,慕容姮尚未及入内,便见百官注目的长乐王哭着哭着忽然一口血喷出,随后倒地昏死过去,成为继崇文帝之后又一个如此行事的人。
国丧终于热闹起来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