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时局变迁

消息是李长决派心腹死士冒死突围送出的,他在信中言明,袭击者手段专业,显然是冲着灭口而来,他如今行程受阻,正在全力排查内鬼,加强戒备。

乌尔汗是连接王绩、孙德海与漠北势力的关键人物,他的死,使得这条追查“玄主”和军械流向的重要线索断裂。

墨先生的动作,比他们想象的更快,更狠。他不仅在京中布局,连外部可能的威胁,也在被迅速清除。

对手的强大与狠辣,远超预期。他们就像在下一盘盲棋,对方却能清晰地看到他们的每一步。

“我们必须更快!”宋春生对楚王道,声音急促,“在他把我们所有的线索都掐断之前!”

“不能再等了!”楚王一拳砸在案上,震得烛火摇曳,“必须立刻从苏霖身上打开缺口!若他真是知情者,哪怕用些手段,也要撬开他的嘴!”

宋春生虽不喜刑讯逼供,但也知形势比人强。她沉吟片刻,眸中闪过一丝决断:“殿下,硬来恐适得其反。苏霖此人,心思深沉,若他真是关键人物,必有后手。不如由下官单独去见他,试探虚实。他若肯主动交代,或可省去许多麻烦,若不肯……”她未尽之语,已是了然。

楚王看了她一眼,知她已有计较,点了点头:“好,本王为你压阵。若有不妥,立刻示警。”

都察院档案房,夜已深。

苏霖仍在灯下整理文书。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见是宋春生便轻侧头望了望她身后,再次确定是她独自一人前来,才挥袖起身行礼:“大人,这么晚了,您还未休息?”

宋春生没有绕圈子,在他面前站定:“苏霖,乌尔汗死了,在押解进京的路上,被毒杀灭口。”

苏霖脸上适时地露出惊愕与恰到好处的愤慨:“什么?!竟有此事!这些贼子,当真是无法无天!”

宋春生不动声色,继续道:“本官与楚王殿下刚从高阁老处回来。墨先生正在疯狂寻找与林钰贵妃、与前太子遗孤有关的一切证据。苏霖,你博闻强记,对旧档了如指掌,告诉本官,你可还知道些什么?比如当年林氏大火,除了那半块玉佩,可还有别的线索?比如那‘玄主’,究竟是谁?”

苏霖沉默了片刻,似在权衡,最终苦笑一声,低声道:“大人既然问起,小人不敢再隐瞒。小人确实还知道一些零碎的旧闻。”

他走到一个锁着的陈旧柜前,取出钥匙打开,从最底层翻出一本看似是杂记的手抄本,递给宋春生:“这是小人在整理一批待销毁的废档时,偶然发现的,似是某位经历过景隆末年的老吏私下所录,其中有些记载颇为惊人。”

宋春生接过,迅速翻阅。手抄本字迹潦草,有几页甚是特别,里面不仅详细记录了林钰贵妃娘家大火前的一些异动,提及当时还是皇子的先帝曾秘密探望过有孕的林贵妃,更隐晦地提到,当年负责处理林家后事、并上报“贵妃忧惧病薨”的官员,正是如今在朝中位高权重、与墨先生过往甚密的一位元老!

而这位元老与一个被称为“玄鸟社”的秘密组织有所关联。

“玄鸟社……”宋春生念着这个名字。

那“玄主”和玄鸟纹铁牌。

“这‘玄鸟社’,究竟是什么?”

苏霖压低声音,拢袖靠近:“小人暗中查访过,这‘玄鸟社’在前朝便已存在,据说网罗了许多奇人异士、失意官员,行事隐秘,势力盘根错节。其核心成员,皆以玄鸟为信物。景隆年间的许多大案,背后似乎都有他们的影子……包括,宋运辉大人的案子。”

“还有,”苏霖的声音更低了,“小人曾听一位嗜酒的老太监醉后呓语,说当年林贵妃并未当场葬身火海,而是被人救走了,只是救走她的人,并非宫中势力……而救走的地点,似乎就在浣衣局附近。”

又是浣衣局!这与之前青鸾查到的、景隆二十四年浣衣局走水、烧死林贵妃贴身侍女婉娘的信息对上了。

难道林贵妃当年真的没死?而是被人从浣衣局救走?那她腹中的孩子呢?

线索如同散落的珍珠,被苏霖这看似“坦白”的交代,隐隐串成了一条线。

“苏霖,你提供的这些很重要。”宋春生合上手抄本,深深地看着他,“你为何早不禀报?”

苏霖垂下头,神色装似无奈:“大人明鉴!这些皆是捕风捉影的旧闻,无凭无据,小人位卑言轻,岂敢妄言?若非今日局势已然至此,大人又再三垂询,小人是万万不敢拿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来烦扰大人的。”

苏霖交代得太“是时候”了,仿佛就在等这样一个机会,将这些信息“合情合理”地送到她面前。

但她没有时间深究了。无论苏霖目的为何,他给出的线索无疑是当前破局的关键。

“这本手抄本,本官先带走。”宋春生将手抄本收起,“你今日之言,出你之口,入我之耳,不得再对任何人提起。”

“小人明白!”苏霖应道。

离开档案房,宋春生立刻与楚王、沈自蘅汇合,将苏霖提供的情报和盘托出。

“玄鸟社,果然是他们!”楚王脸色铁青,“这个毒瘤,竟然绵延至今!若林贵妃当真未死,那真正的遗孤……”

“当务之急,是找到证据!”宋春生打断道,“苏霖所言虽提供了方向,但皆是口述和这本来源不明的手抄本,不足以扳倒墨先生。我们需要更实在的东西!沈姑娘,探查墨渊打坐之处和玄圭底细的事情,必须加快!”

沈自蘅点头:“我已有些眉目。墨渊的打坐密室就在他在宫外的别院‘澄心园’内,守卫森严,尤其是卯时前后,看似松懈,实则外松内紧,至少有三位一流高手隐在暗处。至于玄圭,此人神秘,很少露面,但据我手下兄弟偶然所见,他左耳后似乎有一小块赤色胎记。”

赤色胎记。

父亲血书中提到真正的林氏遗孤“肩有赤痣”,这玄圭却是耳后有赤色胎记。

“李长决那边也必须提醒!”楚王想起乌尔汗被灭口之事,忧心忡忡,“他押解着王绩、孙德海和那些物证,目标太大,恐怕已是墨渊下一个要清除的目标!必须让他加快速度,改变路线,或者我们派人接应!”

“我去!”沈自蘅主动请缨,“我对京城周边地形熟,带几个好手前去接应,或许能帮他们避开埋伏。”

情况危急,不容犹豫。楚王当即写下密信,盖上私印,交给沈自蘅:“有劳沈姑娘!务必小心!”

沈自蘅接过密信,对宋春生眨了眨眼:“宋大人,等我回来喝你的庆功酒。”说罢,身影一晃,便融入了夜色之中。

沈自蘅离去后,宋春生与楚王也立刻行动起来。

他们根据苏霖提供的线索,决定双线并进:一方面,由楚王利用宗室身份和军中旧部,暗中调查与“玄鸟社”有关联的那位朝廷元老,试图找到其与墨先生勾结的直接证据;另一方面,宋春生则继续深挖都察院旧档,并设法通过高阁老等清流,在朝堂上制造舆论,对墨先生形成压力。

然而,他们还是低估了对手的反应速度。

就在沈自蘅离开后的第二天清晨,一队黑衣骑士突然包围了高阁老的府邸,以“涉嫌勾结边将、图谋不轨”的罪名,将高阁老强行带走,投入了诏狱!与此同时,都察院内外也突然增加了大量的兵将,这是要将宋春生与她的大部分下属隔离开来,限制了她的行动。

一时间,京城内外,噤若寒蝉。

楚王与宋春生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联系渠道和微弱优势,似乎顷刻间就要土崩瓦解。

宋春生站在都察院值房的窗前,看着外面一张张陌生的面孔。

她知道,最后的摊牌时刻,恐怕要提前到来了。而他们手中,能够一击制胜的筹码,还远远不够。

突然之间,一名扮作杂役的楚王心腹,冒险送来了一封没有署名的短笺,上面只有一行小字:

“今夜子时,澄心园东南角墙外,第三棵柳树下。”

没有落款,但字迹……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护花狂兵

绝品小神农

李嘉宁的奇妙之旅

三国:开局十亿蚂蚁军团,灭匈奴

亿万逐爱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只见春风
连载中圈一个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