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长决有蘅

初雪降临京师。都察院庭院内的古槐银装素裹,更添几分肃杀。

郑青阳的死,涟漪过后,表面迅速复归于平静。墨先生接手了后续,不再让宋春生插手。

魏闻带来的消息印证了她的判断。朝会上,新君朱翊钧在墨先生的授意下,以“整饬边备、抚慰将士”为名,下旨抽调京营精锐,并命兵部统筹,往九边重镇输送一批冬衣粮饷,同时“宣示新朝恩德”。

“明玉兄,你如何看待此事?”魏闻与宋春生在都察院值房对坐,炭盆发出噼啪轻响。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宋春生拨弄着炭火,眸心映照着烛火微影,“整饬边备是真,但更重要的是,借此机会,将‘自己人’安插进入边军,同时探查各地军镇对‘新朝’的态度。这位墨先生,所图非小。”

魏闻颔首:“正是。此事由兵部主导,五军都督府协理。陛下点了楚王殿下总揽巡视宣大、蓟辽一线。”

宋春生执火钳的手微微一顿。宣大、蓟辽,那是直面北元残余势力和镇北侯可能威胁的最前线。将楚王派往那里,既是利用其军中威望稳定局势,也是一种变相的支开,或者借刀杀人?

“楚王殿下……同意了?”

“圣意难违。”魏闻叹了口气,“不过,楚王殿下提出,需都察院派员随行,监察钱粮军械发放,以防克扣,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宋春生立刻明白了魏闻的来意,也明白了这背后可能的博弈。楚王不信任兵部和墨先生的人,需要一支独立的力量,而都察院,尤其是她宋璟,是目前看来相对“干净”且有能力的选择。这或许是楚王的反击,也可能是魏闻为她争取的一个暂时离开京城漩涡、实地调查的机会。

“下官,愿往。”宋春生没有犹豫。

三日后,京郊驿亭,风雪愈盛。

一支规模不小的队伍在此集结,准备北上。兵部官员、都督府的将领,熙熙攘攘。

宋春生只带了青鸾及两名得力御史,轻车简从。

她站在亭外,看着风雪中的楚王亲卫,纪律严明,与京营兵马的散漫截然不同。

楚王朱瞻墡本人一身玄色大氅,按剑而立,正与几名将领吩咐着什么。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众人望去,只见一骑如火,冲破风雪,直奔驿亭而来。到了近前,骑士猛地勒住马缰,骏马人立而起,发出一声长嘶。马背上跃下一员年轻将领,身披赤色战袄,外罩轻甲,看着倒是热血小子,很是年轻。

“末将李长决,奉兵部令,率骁骑营一队,护卫钦差车队北上,沿途听候楚王殿下调遣!”他抱拳行礼。

李长决!

宋春生心中一动,想起了这个名字。数月前,她处理一桩涉及军官冒功的案子,其中一名被冤枉的低级校尉,正是得她查明真相得以昭雪。

事后,那名叫李长决的校尉曾等在都察院门外,不由分说塞给她一个亲手扎制的鹰形风筝,只留下一句:“末将身无长物,唯以此物,谢大人还我袍泽清白!愿大人如这鹰,自在高飞,明察万里!”

当时她只觉此人赤诚得有些傻气,并未多想,随手将风筝收了起来。

没想到今日在此重逢,他竟已升任骁骑营的军官。

楚王对李长决似乎也有些印象,点了点头:“李校尉,归队吧。”

李长决应了声“是”,眼目长扫过在场众人,在看到一身绯袍的宋春生时,明显愣了一下,随即眼中迸发出惊喜与敬意,远远地便抱拳,无声地再次行了一礼。

宋春生微微颔首回应。在这诡谲的朝局中,见到如此纯粹特有爽朗气息的人,真是难得。

队伍启程,冒着风雪向北而行。宋春生与楚王的车驾在前,李长决率领骑兵护卫左右。

行至傍晚,雪势稍歇,队伍在一处背风的河谷扎营。

宋春生下车活动冻得发麻的筋骨,却见李长决正指挥兵士帮忙安顿民夫,并将自己的皮囊递给一个衣衫单薄的老车夫。

她正默默看着,身后传来一个女声:“啧啧,这位将军倒是有趣,自己冻得耳朵通红,还把皮囊让给别人。”

宋春生回头,只见一个身着素白锦袍,外罩银狐斗篷的女子不知何时来到了她身边。

女子容貌算不得绝色,但一双眸子灵动之极,唇角微弯,自带三分笑意。她并未梳妇人发髻,亦无太多钗环,通身气度却非凡俗。

“阁下是?”宋春生心生警惕。

女子嫣然一笑,自顾自说道:“我叫沈自蘅。听说监察百官的宋青天在此,特来瞧瞧,是何等人物。”她眼眸在宋春生脸上转了转,“嗯……果然生得好看,就是太冷了些,像这地上的雪。”

宋春生蹙眉,不喜她轻佻的态度:“沈姑娘若无事,本官还要巡查营地。”

“别急嘛。”沈自蘅笑嘻嘻地凑近一步,压低声音,“宋大人,你们这趟差事,可不太平哦。有些人,不想你们查到些什么呢。”她说着,眼目似无意地扫过营地中几个兵部官员的方向。

宋春生心中一凛,面上不动声色:“沈姑娘何出此言?”

“猜的呀。”沈自蘅眨眨眼,“我这个人,没什么别的本事,就是直觉特别准。我看大人顺眼,提醒一句罢了。”

她说完,摆摆手,转身欲走,突然想到什么,又转过身来,“对了,我叫沈自蘅,名字取自《楚辞》‘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不过我将其中的杜若,换作了同是香草的‘杜蘅’。家父愿我如这江畔香草,不必赠予他人,只需自在生长,芳华自赏便可。我们还会再见的。宋大人。”

她嗤笑一声,身上的银狐披风留下一道弧线。

夜幕下的营地,篝火点点。宋春生对那位名唤沈自蘅的神秘女子仍有疑虑,吩咐青鸾多加留意,便回到了自己的营帐。

她刚坐下,准备翻阅随身携带的卷宗,帐外便传来李长决的声音:“宋大人,末将巡营完毕,特来复命。另外雪夜严寒,伙房熬了些驱寒的姜汤,末将给您送一碗来。”

“有劳李将军,请进。”宋春生收袖放下卷宗。

李长决端着热气腾腾的姜汤进来。他将姜汤轻轻放在案上,并未立刻离开。

“宋大人,今日那突然出现的女子……”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末将观其行迹,不似寻常路人,已加派了人手注意其动向。大人还需小心。”

宋春生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没想到这个看着粗豪的武将,心思竟也如此细腻。“本官知道了,多谢李将军提醒。”

李长决闻言抱拳道:“分内之事。大人若无其他吩咐,末将告退。”他转身走到帐门处,又停住,回头,脸上竟有些许不好意思,“那个……大人,北地苦寒,比不得京师。您多保重身体。”说完,几乎是有些仓促地掀帘出去了。

宋春生看着那碗汤,又想起白日里他让出皮囊、帮忙安顿民夫的情景,再结合这笨拙的关怀,心中那关于“赤诚”与“傻气”的印象,真是在她心中又印深了一层。她端起碗,温热的汤汁下肚,确实驱散了不少寒意。

然而,沈自蘅的预警,在第二日便应验了。

队伍行至一处名为“鹰嘴涧”的险要之地,两侧山崖陡峭,路径狭窄。

突然,山顶传来轰隆巨响,碎石混合着积雪,铺天盖地般砸落下来!

“有落石!保护殿下和宋大人!”李长决反应极快,声如惊雷,瞬间指挥骑兵收缩,举起盾牌,将楚王和宋春生的车驾护在中心。

混乱中,几块巨大的石头朝着宋春生车驾的方向滚落,势头凶猛!

眼看护卫难以完全抵挡——

“大人小心!”一声清叱,只见一道素白身影从侧里闪出,竟是沈自蘅!她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根银色软鞭,舞动如龙,并非硬撼巨石,而是巧妙地抽击在石头侧面,利用巧劲使其稍稍偏离了方向,轰然砸在车驾旁的空地上,溅起漫天雪泥。

在同时,李长决也已拍马赶到,手中长刀出鞘,刀光如雪,将几块较小的落石凌空劈碎!他挡在宋春生车驾前,如同山岳。

袭击来得快,去得也快。山崖上再无动静。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意外”太过精准。

楚王面色铁青,下令亲卫上山搜查,果不其然,只找到几处人为撬动岩石的痕迹,人早已遁走。

“看来,有人不想我们顺利北上。”楚王走到宋春生车驾前,沉声道,“宋御史无恙否?”

“谢殿下关心,下官无事。”宋春生走下马车,眼眸落在沈自蘅身上,“多谢沈姑娘出手相助。”

沈自蘅拍了拍衣袖上灰尘,莞尔一笑:“举手之劳。看来我昨晚的直觉没错,宋大人果然是某些人的眼中钉呢。”

李长决上前一步,对沈自蘅抱拳,郑重道:“多谢姑娘援手!”

沈自蘅打量了他一下,笑道:“李将军好刀法,不愧是少年英雄。”

清理完路面后,楚王下令加速前行,务必在天黑前赶到前方的军堡。

途中休息时,宋春生终于找到机会与沈自蘅单独交谈。

“沈姑娘,明人面前不说暗话。你究竟是何人?为何跟随我们?又为何出手相助?”

沈自蘅收敛了笑容,难得正色道:“宋大人,我沈自蘅一介江湖散人,无门无派,做些消息营生。之所以跟着你们,是因为有人不想你们查到边军的真相,而这真相,或许与我一位故人之死有关。”她顿了顿,“至于帮你……或许是因为,我看不惯那些藏头露尾、滥杀无辜的鼠辈。又或许,只是觉得你宋大人值得一帮。”

她的话半真半假,宋春生自然不全信,但其中的坦诚不似作伪。

“故人?边军真相?”

“现在说这些还为时过早。”沈自蘅摇摇头,“等到了地方,大人自然会明白。眼下,大人只需知道,我与你的目标,暂时是一致的。而且,”她忽然又恢复了那狡黠的神态,“有我在,至少能帮大人挡掉一些暗处的冷箭,不是吗?比如某些人身上带的‘不该带’的东西。”

宋春生心中微动,知道她指的是可能存在的暗器之类。这个沈自蘅,眼力毒辣,身手不凡,其“消息营生”恐怕远非那么简单。

当夜,队伍抵达一处简陋的驿馆。

宋春生正在灯下研究地图,李长决在外求见。他进来后,从怀中取出一个油纸包,里面是几块还带着体温的干粮。

“大人,驿馆伙食粗陋,这是末将自己带的干粮,用的是家乡法子烤的,还算干净顶饿,您……”他话没说完,耳根却有些发红,似乎自己也觉得此举过于唐突。

宋春生沉默片刻,伸手接过:“有劳李将军费心。”

见她收下,李长决眼中顿时焕发出光彩,傻傻的笑了一下,“大人不嫌弃就好!您早些休息,末将就在外面值守!”他挺直脊背,行礼后大步离去。

宋春生拿起一块干粮,慢慢咀嚼着。

窗外,北风呼啸。

帐内,一盏孤灯,一碗已凉的姜汤,一包带着体温的干粮,一个神秘出现的盟友,一个赤诚守护的将领。

前路凶险未卜,但在这北行路上,宋春生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似乎不再是独自一人,在黑暗中踽踽独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绝品小神农

李嘉宁的奇妙之旅

护花狂兵

三国:开局十亿蚂蚁军团,灭匈奴

亿万逐爱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只见春风
连载中圈一个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