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满猛地站起身:“丑话说在前头,明日早市还是各凭本事!”她抓起空瓢往外走,却在跨出门槛时听见王阿远的低笑:“知道了,豆腐西施。”
她的耳尖突然发烫,慌忙加快脚步,扁担在肩头晃出细碎的响。远处的天空已泛起鱼肚白,早市的喧嚣渐起,而她掌心还残留着他的温度,混着野山楂的酸甜,在晨雾中酿成一颗糖,悄悄滚进五脏六腑。
这日的豆腐脑格外畅销,林小满收摊时,木桶底只剩半勺。她摸出藏在卤料罐底的碎银,数了三遍,才将其中一半包进油纸,塞进王阿远的竹筐。正要开口,却见他冲她晃了晃手里的野花椒:“说好的赔礼,明日记得加进卤料里。”
“谁要你的赔礼!”林小满别过脸,却在转身时看见他竹筐里的半块硬饼——正是她今早咬过的那块。
夜风裹着豆腐香掠过巷口,林小满摸着围裙上的蔷薇花,忽然想起母亲临终前说的话:“小满啊,这世上最浓的卤料,不是辣椒不是盐,是真心换真心。”
她攥紧野花椒,任由尖锐的籽粒硌着手心。远处,王阿远的竹筐晃成一道模糊的灰影,却在转角处突然停下,抛来颗野山楂。果子落在她围裙上,滚进卤料罐,惊起一圈涟漪,像极了他笑时眼底的光。
第二章:跨院厢房的星光与暴雨
梅雨来得毫无征兆。林小满蹲在灶台前生火,忽闻窗外噼里啪啦的声响,抬头只见豆大的雨点砸在青瓦上,顺着屋檐汇成水帘,将豆腐坊围成孤岛。她慌忙起身去关窗,却见自己的厢房屋顶漏下涓涓细流,昨夜刚晒的黄豆正泡在水里发胀。
“ 狗日的天气!”她骂了句俚语,抄起木桶接水,却听见隔壁跨院传来木料断裂的巨响。跑出去时,正见王阿远抱着堆干草站在塌了半边的柴房门口,发梢滴着水,裤腿卷到膝盖,露出小腿上道狰狞的旧疤——像极了刀伤。
“你的屋子……”林小满愣住。王阿远的跨院厢房本就年久失修,此刻屋顶塌了一角,草席和棉被泡在泥水里,《织锦图》的残页散落在积水里,墨迹晕成模糊的蓝。
“没事。”王阿远弯腰捡起半本图册,指尖抚过晕开的织锦纹样,“反正我习惯睡柴房。”他抬头看向林小满,突然挑眉,“小满姑娘该不会是来笑话我的吧?”
林小满这才想起自己只穿着单衣,头发用布巾随便束着,慌忙扯了扯衣襟:“谁说的!我是来告诉你……”她顿了顿,耳尖发烫,“我屋子也漏雨了,今晚……要不你睡厢房,我睡柴房?”
“男女授受不亲,这怎么好意思?”王阿远笑着凑近,林小满能看见他睫毛上的雨珠,“不过若你实在担心我,咱们换个法子——我睡厢房,你睡里间,如何?”
“你想得美!”林小满抄起水瓢泼向他,却被他笑着躲开。雨幕中,他的灰布短打贴在身上,勾勒出清瘦却结实的肩线。林小满慌忙别过脸,却在转身时被门槛绊倒,整个人摔进王阿远怀里。
“笨蛋!”王阿远伸手扶住她的腰,触感柔软却带着常年劳作的力量。两人同时触电般缩回手,林小满踉跄着后退,撞上身后的木柱,发出“咚”的闷响。
“疼吗?”王阿远皱眉,伸手想碰她的头,却在半空停住。林小满摸着撞红的额头,看见他眼底的关切,突然想起昨夜补袖口时摸到的茧——他的手,本该是握毛笔的,却偏要挑着竹筐走街串巷。
“不疼。”她别过脸,从怀里掏出块硬饼塞给他,“诺,野山楂馅的,赔你昨天的。”饼上还带着体温,王阿远却笑了,酒窝在雨中若隐若现:“小满姑娘这是投桃报李?”
“少贫嘴!”林小满转身就走,却在跨出门槛时顿住,“今晚……你睡厢房吧,柴房漏风。”话音未落,她几乎是落荒而逃,身后传来王阿远的低笑,混着雨声,在暮色里荡起涟漪。
夜里,林小满躺在柴房草堆上,听着头顶漏雨的滴答声,怎么也睡不着。厢房方向传来翻动书页的轻响,她知道王阿远还没睡,说不定正借着月光看那本湿漉漉的《织锦图》。想起白日里他捡书时的神情,她咬唇起身,摸黑抱了床棉被走向厢房。
“给你。”她将棉被往门口一放,转身就走,却听见身后传来布料摩擦声。王阿远赤脚追出来,手里攥着块碎布头:“你的围裙破了,我帮你补补?”
林小满这才发现围裙不知何时勾破了道口子,露出里面的粗布内衬。王阿远蹲在地上,就着廊下的灯笼穿针引线,指尖灵活地翻动,不一会儿就用碎布头绣了朵豆腐花在破口处。
“看不出你还会女红。”林小满挑眉,却在看见他拇指上的针眼时,心底一软。王阿远抬头,灯笼光映得他瞳孔发亮:“以前在……在老家,常帮邻里绣荷包换米。”
老家。林小满捕捉到这个词,想起他小腿上的刀疤,想起他看《织锦图》时的神情。她想问什么,却见他突然起身:“雨太大,我去看看你的屋子。”
厢房里,王阿远踩着木凳修补屋顶,林小满举着油灯照亮。他的袖口挽起,露出小臂上的晒痕,却在伸手时,袖口滑落,露出内侧的刺青——一朵极小的织锦纹样,用靛蓝色颜料刺成,像极了她围裙上的豆腐花。
“这是……”她伸手去碰,王阿远却猛地缩回手,油灯晃了晃,光影在他脸上跳动:“小时候贪玩,瞎刺着玩的。”他跳下木凳,突然踉跄着扶住桌角,林小满这才发现他脸色发白,额角沁着冷汗。
“你发烧了!”她伸手摸他额头,烫得惊人。王阿远想推开她,却浑身无力,只能任由她扶着躺在床上。林小满翻出藏在枕头下的姜汤,一勺勺喂他,却在低头时看见他颈间晃出的玉佩——羊脂玉质地,刻着“砚秋”二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