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启蒙
刚一放学,小华就直冲牛老师办公室,可当他气喘吁吁跑到门口里,办公室的大门紧闭,小华敲了敲门,又透过窗户往里面窥探,办公室里空无一人。
小华不解地瘫坐在门口,等待着牛老师的到来。
“怎么还不走啊?”隔壁认识他的老师看到他坐在门口关心地问道。
“哦,我等牛老师。”
“牛老师啊,早就走了,我亲眼看见的。”
“啊?”小华从地上爬了起来,吃惊地叫了一声,刚想跑,又折返了回来。
“那请问你知道他住哪儿吗?”小华问道。
“这我就不知道了。”老师摇了摇头,离开了。
小华瞬间像泄了气的皮球,看了看办公室,又四处望了望,最后失望地拎着书包朝家的方向走去。
那一晚,小华没有像往常一样守在电视机前等待刘德华的出现。
做完作业,早早地就上床睡觉了。看着有些反常的小华,张翠花两口子担心了起来,跑到小华的卧室里对小华又是问又是摸的。
“你今天是怎么啦,从放学回来就闷闷不乐地,谁惹你啦。跟我们说说,让我们给你评评理。”刘正伟劝慰小华。
见小华依旧不搭理人,两口子着急起来。
“说话呀,有什么事说出来,我们帮你呀。”张翠花着急地问。
“我好好的,我就是不想说话,我想一个人呆会。”小华老成的说法,顿时把两口子给逗乐了。
“快去看你最喜欢的刘德华,别在这儿装深城了。”夫妻俩开心地逗着儿子。
“我说了,我想睡了,求你们别烦我了。”小华不耐烦地赶人了。
张翠花拉了拉刘正伟的衣袖,示意出去,不用管儿子。
卧室里安静下来。
小华在被被窝里翻来覆去睡不着,一直在想牛老师为什么不等他,他的画还没画完,就像人在拉尿拉一半的感觉真不得劲,越想越烦躁起来,索性从被窝里爬了出来。
打开台灯,坐在书桌前,翻出自己的画本,拿出铅笔画了起来。
刘正伟在院子里透过玻璃窗户看着小华的一举一动,张翠花也看到了这一幕走到刘正伟旁边,“你看吧,这就是他真正感兴趣的事。他新来的美术老师还来过家里。说要教小华画画。”
“哦?你怎么说?”
“能怎么说,我拒绝了。”
“嗯,做得好,咱就这么一根苗,我才不想让他走他大伯的老路。”刘正伟认同地说。
“可这孩子为什么这么迷这画画呢。这能当饭吃吗?”张翠花看着认真的小华又担忧起来。
“甭管他,他喜欢就让他自个画着玩吧。有个兴趣也是好事。”刘正伟说完就拉着张翠花去看电视了。
“请问一下,小华在家吗?”小华的家门外有个人打着手电筒在向人群中的人打听着。
“刘师傅,有人找你家小华。”挨门边的人扯着喉咙大喊着。
“谁呀,”刘正伟听到后,立即从板凳上站了起来,应声道。
“我是小华的老师,白天的时候来过。”原来是牛老师正打着手电筒又找到家里来了。
“哦,快请进,来,到屋里坐。”张翠花一听是老师赶紧热情地跑了出来迎接。
“这么晚,打扰了。正看电视呢。”牛老师见一大堆人围在院子里看电视。
屋子里的灯亮了,牛老师被迎进了堂屋,张翠花端了凳子让牛老师坐。
“不客气,小华呢?”牛老师问道。
“小华,你老师来了,快出来。”张翠花跑到卧室门口喊道。
“哎,来啦。”小华听说是老师,不敢怠慢地赶紧搁下手中的笔,立即跑了出来。
“牛老师,怎么是您?”小华见到牛老师十分惊喜。
“我走这儿过,顺道来看看小华。”牛老师随便找了个借口。
“来,老师喝水。”张翠花已经给牛老师倒了一杯水递到了老师手上。
“老师这么晚来,是有什么事吗?”刘正伟问道。
“是这样的。。。”
“老师啊,白天你来家里的事,孩儿他妈已经跟我讲过了,我们家呢人不多,孩子也不是读书的料,至于画画,就是一个爱好,不能当饭吃的,所以等他一毕业,我就把他叫到我单位去,学点技术活,能吃上饭就成了。我们对小华没有什么奢望,只希望他快快乐乐的长大就成了。”未等牛老师说明来意,刘正伟打断了牛老师的话并表明了立场。
“是,是是,这个想法其实今天白天小华的妈妈也说得很明白了,我知道的,这一点你不用担心,我不是来劝你们让他学画的,我是来看看这孩子这么快乐,他的父亲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就这个我就很好奇。当然妈妈是位开明的妈妈,这位爸爸,我也看出来了,思想也很前卫,并没对有对儿子实施什么“棍棒教育啊”单就这一点,小华就很幸运啦。”
两口子对牛老师说的话感到莫名其妙,不晓得牛老师葫芦时到底卖的什么药,谁都不敢怎么搭腔,一个劲地谦虚地摇着头表示老师过奖了。
“听你二位的意思,小学毕业后就不打算让小华再继续读书啰?”牛老师进入正题。
“也不一定,这主要看看孩子怎么想的,他要不想读,我就带他去当学徒,他要是还想读,前提是他还得考上初中才行,既然考上了,那肯定得上,多读书毕竟不是一件坏事。”刘正伟笑呵呵地说。
“对对对,我们不逼孩子的。一切顺其自然。”张翠花乐呵呵地解释道。
“行,你们都挺开明的,小华有你们这样的父母,还真是幸运。”牛老师一个劲地给刘正伟两口子喂着糖衣炮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