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心里叹气,希望静哥儿这个事能有个好结果,“对了,孙澈家那边什么时候来下聘?”
“商量了说后天来,宁哥儿你也过去玩吧!”
“你们到时候肯定忙,我就不去了。”
下聘的时候都是家里亲戚到场,苏宁不好过去,杨晓也知道他想的是这个,便说,“好吧。”
两人说了一会儿,杨晓看了看时辰,已是巳时了,便和苏宁说了要回家去,说是最近家里事情太多,要准备他的婚事,不敢出来顽太久,苏宁也就没留他。
杨晓走了以后,苏宁边坐着刺绣边想,要找一个郎君不难,难的是找一个好郎君。遇到了像姚童生这样的郎君,便是学富五车,但性子恶劣,也没有好日子过。
手中刺绣快收尾了,苏宁便想着一会儿做完,要去地里看看,秋收后地里的玉米茬只挖了一半,要去把剩下的一半挖了,顺便把地平整了。
因着自家地很少,苏宁平时做农活并不是很着急。
快到午时了,苏宁简单吃了午饭就下地去了,他们家就爷爷和他两个人,种的地不多,就两亩水田一亩旱地,地里的出息除了缴纳赋税的,也尽够爷孙两个吃了。
去的路上遇到了几个婶儿在村口的大槐树下聊天,说的就是静哥儿的事。
“静哥儿可怜啊,早上族老们去村长家了,我家那口子也跟着老爷子去了,听说静哥儿在家被他那婆婆磋磨的不成样子,人都瘦的快脱相了。”
“可不是嘛,昨儿我也在这儿绣鞋垫呢,看见静哥儿进的村,他还和我打招呼了呢,不过人看着像是风都能吹倒,脸上也没有血色。”
“要我说,这是他自找的,要死要活的非要嫁给那个姚童生,成婚几年也不见回娘家几次,这是该的。”
说话刻薄的这个是余婶子,以前他家大儿子也是想娶静哥儿的,不过静哥儿瞧不上她儿子,一个流连在镇上堵馆的混子。现在瞧着静哥儿受难了,她就忍不住出言讽刺。
一群人看到宁哥儿过来,纷纷开口招呼:“宁哥儿这是下地去啊?苏老大夫在家吗?”
苏宁笑着答:“爷爷今日在镇上坐馆,要未时末才回来,婶儿是有什么事吗?”
“也没什么事,我孙子这两天有点胀气,吃东西也少了,想着去找苏老大夫拿点儿消食丸给他吃呢。”
“婶儿明日来家吧,明日爷爷不去馆里,得空在家的。”说话的婶子应了一声是,苏宁便往前走了。
待苏宁走了以后,那个余婶子又说:“宁哥儿今年也十七了吧,听说上门说媒的人也多,但是他都没答应,想来是眼光太高,瞧不上咱们庄户人家呢,再留就成老哥儿了,也不怕以后没人要。”
脸上带着一副看笑话的神情,周围人听了她的话翻了翻白眼,这个余翠花真是见不得别人好。
“人家宁哥儿跟着苏老大夫读书学字,又会采草药,又会下地种田,人勤快的很,怎么会没人要?”
“就是,余翠花你积点儿口德吧,别到时要求到苏老大夫头上去,到时候看人家搭不搭理你。”
看大家都不附和她,还都在指着她数落,余翠花斜了一眼,自讨没趣的走了。
苏宁到了地里,开始挖剩下的一半玉米茬,现在的土地还是松软的,挖起来也不费劲,没一会儿就挖完了。
地里还长了一些野蒜,苏宁扯了一把,准备拿回去炒腊肉,接着他把挖出来的玉米茬堆放在一起,拿火折子引火,就在地里烧了,烧完的草木灰还能肥地。
看看天色,爷爷快回来了,苏宁也提着锄头,拿着野蒜准备回家去了。
路上没遇到什么人,现在是晚饭时间,家家户户的烟囱上都飘起了青烟,开始做晚饭了,在外面玩耍的小孩儿也尽数归家了。
到家以后苏宁先打井水把野蒜洗了,然后往厨房走,把火烧起来,先舀一碗精米在锅里煮上。
然后转身切了一截挂在灶台旁的墙上的腊肉,在砧板上切成薄片,然后把洗好的野蒜切成小段备用,再打两个鸡蛋搅拌好放灶台上。
揭开锅盖,米饭已经煮好了,苏宁用一个瓷盆将米饭盛出来,把锅底剩的一圈锅巴铲起来,黄灿灿的锅巴有一种独特的焦香味。
接着倒油烧热,准备炒腊肉,待油温七成热下姜蒜炒香,然后再放入切好的腊肉,自家熏制的腊肉,因熏的时候加了果皮及松柏枝,木质的清香融进了腊肉里,炒起来便有一种独特的香味,待翻炒过后,加入切好的野蒜段,腊肉的香味就出来了。
刚把腊肉盛出来,就听见了爷爷的声音:“宁哥儿,今天炒了腊肉吗,好香啊!”
苏宁往厨房门口走了一步,伸头出去说:“爷爷回来了?今天去地里时采了一些野蒜,和着腊肉炒了,还有一个菜,马上就吃饭了。”
苏俞林往药房去了,今天在馆里买了一些他药房里缺的药回来,边走边说:“不着急,你慢慢弄,我去药房放东西。”
苏宁就转回灶台边继续炒菜了,把打好的鸡蛋简单炒了,放了一把野蒜,又煮了一个素菜汤,便把饭菜往堂屋端,准备吃饭。
苏俞林从药房出来,看见苏宁端着菜进堂屋了,就走进厨房把碗筷拿上进堂屋。
爷孙俩坐下开始吃饭,苏宁开口说:“下午在村口遇见林婶儿了,说是孙子这两天有点胀气,吃饭也吃不好,要找您拿消食丸。”
“以后我不在,就让他们来找你,这些药家里都有的。”苏俞林一边说一边吃。
吃完晚饭后苏宁照例去厨房洗碗,苏俞林则回房去写脉案去了。
今天在善济堂坐馆遇到了一个有点特殊的病例,他要翻一下医书看看。
苏宁洗完碗端着油灯出了厨房,看见东厢房亮起灯了,知道爷爷大概是写脉案去了,爷爷一直有这个习惯,若是接诊了不常见的病例,回家便写在自己的看诊记录里。
苏宁进了西厢房,把白天做好的两件棉袄拿上,往东厢房去,敲了敲门:“爷爷,我进来了。”
苏俞林应了一声,苏宁便推门进去了:“爷爷,马上要入冬了,我给您做了两件新棉袄,您试试,有不合适的地方,我再改改。”
“怎么又做新棉袄了?前年才做的,还能穿呢,你有点儿钱就好好攒着,不要浪费在老头子我身上。”
苏俞林嘴上是这样说,但心里是很高兴的,面上也带着笑意。
“前年做的料子洗旧了,我就裁来做了里夹,爷爷我放床上了,您试了以后有什么问题明天跟我说。”
苏宁把衣服放在床上,又叮嘱了一下让苏俞林早点休息,油灯下写字时间久了对眼睛不好,苏俞林答应了,苏宁便回西厢房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好友私话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