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黎稷再怎么不想,也无法拒绝青阳道长检查自己的身体。
他强撑着让自己表现得像是一个孩子,但当那发着白光的手指在自己面前游走的时候,黎稷还是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已经没事了,今日可以回去。”
青阳道长的一句话让沈桂花大喜。
“不过,该喝的药还是要喝着,喝到下元节,再来道观中看看。”
“好的,好的。”沈桂花连连对着青阳道长鞠躬点头,丝毫没有注意到道长看向自己孩子的眼神不像是在看一个孩子。
而接收到青阳道长眼中的“再见”,黎稷在被沈桂花抱离宝殿的时候,忍不住在心里问道:“齐子葳,这个道长是不是看出来什么了?”
“很明显。”女声慵懒且肯定地回答道。
“你觉得要采取措施吗?”
“不怎么办。”齐子葳打了个哈欠,“从之前了解到的信息,望气是这里修道者最基本的本领。而望气的气在我理解中,应该就是灵魂在人身上的外在表现。你的灵魂有异常,只要稍微有修行的人都能看出来。”
说到这,齐子葳在黎稷灵魂中翻了个白眼。
“要是之前你不和我争,就没这问题了。”
黎稷在心中尬笑了一下,转移话题道:“所以,我们还需要找个能防止别人望气的方法。”
齐子葳点头。
“是需要留意一下,但现在应该没多大危险。这位道长虽然行为有些玄乎,但他既然在这具身体出生的时候没干什么,甚至还帮助我们活下去,那么现在也不会多做什么。我们静观其变就好,他如果真对你有什么心思,日后也会体现出来。不过,之后应该还是要小心一点。”
黎稷点头,但旋即又提出另外一个想法。
“你说有没有可能从这位道长那边得到方法呢?”
齐子葳愣了一下,随后若有所思地道:“似乎也不失是一个办法。但前提,我们需要弄清楚这位道长对我们的想法。”
……
在和齐子葳交流的时候,沈桂花已经抱着立即走完了百级台阶,她现在十分想和自己的丈夫分享好消息。
回到小院,黎仲正好拿着朝食走入房间,在从媳妇口中得知了黎稷身体已经无大碍的消息后,黎仲也十分高兴。
夫妻两人说着便畅想起了未来的日子,甚至是黎稷成年后干什么都想好了。
听着两人越说越没谱,黎稷连忙将两人的视线拉回眼前。
“我们什么时候回去?”黎稷问。
“吃完朝食就走吧。”沈桂花给苍梧拿了两个馒头后,道,“遭了‘灾’,家里估计有得要整理,早点回去看看。”
于是,四人在用完朝食后便高高兴兴地收拾东西准备下山返回了。
来得匆忙,本就没有带什么,唯一要带好的便是黎稷和苍梧的药。但
黎家夫妇很怕自己笨手笨脚没有弄好药,因此很是紧张地和道童询问着细节。
两个小孩便无所事事地站在院子中央的树下等待着。
黎稷看着面前这株年岁似乎不大的树,好奇地伸手摸上去,一边摸一边想着——这是什么树吗?花长得像是槐树,但是叶子和树形又像是桂花。
他的疑惑刚漫上心头,眼前却突然出现了一个熟悉半透明方框。
——————————
【名称:玉金粟(中品)】
【形态特征:茎灰或褐,小枝无毛,叶楔形革质,枝叶密生。花蝶形,初生白熟变金,略具芳香。果似粟,紧密,肉质果皮,熟不裂。高可达十丈(约33米)。】
【属性:木本生金】
【习性:喜温和,夏开花,秋结果,长生作物,寿可至千载。】
【状态:三百一二岁,初长成;灵气不平衡,影响发育,难以完成成年蜕变,以完成树灵之进化】
【建议:固木之底,注金之灵,辅以水灵、土灵】
【培育:0次】
——————————
方框直勾勾地出现在黎稷的眼前,看得黎稷脑子空白了半晌。
“这是怎么回事?”
随后,黎稷立即灵魂空间内大声呼唤着齐子葳。
齐子葳着急忙慌地出现,问道:“怎么了?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但在透过黎稷的双眼看见半透明方框后,她长长出了一口气,在灵魂内给了黎稷一个巴掌,道:“你叫啥,吓我一跳。”
被打了一巴掌,因方框出现而涌现的激动稍缓,黎稷笑着道:“这不是有点激动嘛。”
“确实是难得的发现。”齐子葳赞同道,“你再去试试其他的,看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方框。”
黎稷照做。
一边的苍梧以为他无聊,也陪着他在院子东摸摸西碰碰。
待将院子里他可以接触的东西都解除了一遍后,姐弟两得出结论。
第一,融合在黎稷灵魂中的法器不仅给了一亩田,还提供了植物百科全书的功能。
第二,黎稷通过“想”可以知道他用手触摸的植物的信息,看到植物的状态。
第三,只能识别植物,但是是不是所有植物都可以,还不得知。
多了个功能,但最大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灵魂内的那块田有什么用、怎么用。
但有了新进展总是好的。
现在,要先回家。
黎稷踏上了回家的路。
平陵村的其他人昨日便都回去了。
道观上司所能提供的住宿空间是有限的。而且,村里人也关心自家的村子,在确定没有什么大问题后便着急忙慌地回家了。昨日来的潘家婆媳在和沈桂花说话完后便也跟着村里人回去了。
昨日离开的还有陵台令那一行人。
“昨天听里正说,他们是来给新帝陵墓选址的。”
黎仲和沈桂花一人抱一个东拉西扯地说道了陵台令一行人。
沈桂花闻言,没有什么意外之色,但浮现出了几分担忧。
“先帝驾崩的消息传来后便有数了。只是不知道这次的徭役是如何。”
比起关心素未蒙面的新帝死后是否能得到一块风水宝地,沈桂花更关心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
修陵墓是他们陵户逃不开的徭役。
“往例都是每户出一成男和一成女。家中人口多的要多出些,但保证每户都能剩下一成男,一成女的。我们这确定人数后,再从各地拉刑徒,刑徒若是还不够便向京都周围的村子征发徭役。想来这次也是如此。”
“不知道这次会修多大的。要是像上次一样就好了。”
“那应该是不会了。愍帝是夭折,不能修大陵,但是先帝是正常驾崩,定然是要按照正常的规格修建的。”
“也是。”沈桂花叹了口气,“咱家的情况应是不用出人了。不知道本家那边怎么弄。”
“陵台令是个好人,应是不会过度征发的。”黎仲安慰道。
“希望吧,难得过几年好日子。”
要说对皇陵的了解,生生世世为守着皇陵的陵户怕是比陵台属内的官员都熟悉。年岁大些人,还可以从开国皇帝开始给讲出历代皇帝登基和驾崩的时间。
毕竟这些皇帝的陵墓都是他们一点一点修起来,并看着这些皇帝的棺椁被送入地下。
而在有意识地引导黎仲和沈桂花的交谈后,黎稷也对包括烨国、平陵村以及黎家有了初步的了解。
黎稷现在所在的国家叫烨国,诞生在三百多年前,现在的皇帝是这个国家第十六位君主,叫崔康。
但他不是先帝的儿子,而是侄子。
在听到这时,黎稷瞬间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
不过,他也只是好奇了一瞬间,随后立即将注意力放在了平陵村的信息上。
国家首脑和他现在的关系不大,他更在意自己之后需要生活许久的地方的信息。
平陵村,以在平陵旁边而得名。
而平陵是烨国第三代皇帝——高宗的陵墓。
高宗已经作古两百多年,作为他陵墓附属品的平陵村也已经存在两百多年了,时间所带来的磨损也是不可避免的。
而在七年前,平陵村又遭受了因大风而起的山崩,并导致了平陵坍塌。
作为陵户,平陵村的村民有义务去修缮平陵。
可是,人们错估了平陵的内部结构在山崩中出现的崩坏程度,在村民状劳力组成的队伍进入平陵后,一场更为惨绝的崩塌事件发生了。
平陵村原本的一百多户村民的男丁绝大多数都死在了平陵之中,直到静尘观出手才让坍塌引发的连锁反应平息下来。
但遭难虽然平息了,平陵村却死伤得连十户都不到了。
而按照规矩,每座帝陵至少要有五十户陵户。因此刚上任陵台令便下令从其他陵户村中分户。
黎家夫妇便是从顺陵村的黎家分家分出来的。
顺陵村的黎家是一个大家族。
黎仲在家中行二,其父也行二,再其上的大父大母还健在。
两老人一共养活了九个孩子。因此黎仲还有一个伯伯、五个叔叔、两个姑姑。
烨国的习俗是老人在不分家,所以到黎仲这一辈,除去外嫁的两个姑姑便是足足二十七居住在一起。而等他这辈人成家,人数就更夸张了。
到他分户出来,家中除去嫁人的堂姐妹和侄女,人口已经到了四十五人。
人多是非口角也多,沈桂花又多年未孕,饱受闲言。因此在陵台令下令并承诺给予一定补偿后,黎仲便提出了分家。
黎仲和父母兄弟的关系不错,父母虽不舍但也知道这选择于黎仲两口来说或许是一条出路,再加上黎仲愿意将补偿给家中,帮侄子娶亲,黎家的两位老人便点了头。
或许是远香近臭的缘故,两人分出来后反倒是与家中的关系更好了。在黎稷出生后,顺陵村的黎家更是多有帮忙寻医问药,沈桂花心中的芥蒂便放下了不少,自然也就关心起他们的情况。
但确实如黎仲所说,现在的担忧都是自寻烦恼。
船到桥头自然直,他们这些人做不了未雨绸缪,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四人说着便已经走到了山脚,甚至都走出了一段路去。
而就在这时,前方的道路上出现了一队人马。
为首的是两匹红马,红马之上是两位身着藏蓝衣袍的人。
红马之后则是一辆与陵台令车架一样大小的马车。
不同的是,陵台令的车架以黑为主色,严肃沉穆。眼前的马车则以红为主色,白玉金银镶嵌,装饰多为为灵动的飞鸟,或雕刻于车厢,或盘旋与车顶,看着十分尊荣华贵又灵巧精致。
见那队伍急行而来,四人立即避让。
车与人擦肩而过,而后各自前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