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早上的语文早读课刚结束,徐扬就抱着书包往阶梯教室跑——帆布书包带被她攥得发皱,里面除了文具,还藏着妈妈早上塞的薄荷糖,妈妈说“紧张了就含一颗,能静下心”。今天学校组织跨班语文公开课,初二(3)班要和初二(1)班一起上课,还会录像,她特意提前十分钟出门,想找个后排空位,可刚到走廊就慌了神:早上帮妈妈搬向日葵时太急,把语文课本落在书桌上了,课本封皮上还贴着她画的小雏菊贴纸,是上周刚贴的。
阶梯教室里已经坐了不少人,后排空位几乎满了,徐扬攥着书包带在过道里徘徊,指尖把薄荷糖的糖纸捏出褶皱。目光扫过中间排时,突然对上一双熟悉的眼睛——是许漾。
许漾坐在靠窗的位置,侧脸对着光,睫毛在眼睑下投出浅淡的阴影,她手里拿着语文课本,课本扉页的向日葵贴纸是妈妈拍“亲子照”时的配套饰品,背面还印着“林曼芝工作室”的小字,许漾平时都把贴纸转去背面,怕露出“营销痕迹”,此刻却忘了,任由贴纸对着徐扬,手指夹着的黑色水笔,笔帽上的银色线条是妈妈选的“显气质”款式,她握笔的力度比平时轻,笔在指尖流畅的旋转——这是妈妈特意选的“复古款”,要用于后续“学霸人设”宣传。看到徐扬,她轻轻朝身边的空位抬了抬下巴,声音比上次在天台还伞时柔和了点,带着点刚上完早读的沙哑:“这里有空位。”
徐扬心里一松,快步走过去坐下,椅子腿在地面摩擦出轻微的声响。坐下时还下意识说了句:“麻烦你了,许漾同学。”——上次还伞时的交集还记在心里,再见面时没了最初的陌生,只剩点被照顾的小局促。她没提伞的事,那是两人之间隐秘的小插曲,像藏在口袋里的糖,自己知道甜就好。
她手在书包里反复摸了好几遍,确认课本真的没带,嘴角忍不住往下撇。许漾瞥到她的小动作,没多问,直接把自己的课本往中间推了推,书页刚好停在《春》那一课,还轻声提醒:“老师等下会划“春草图”的句子,重点在第三段,你跟着记就行。”
徐扬抬头看她,许漾已经转回头看向讲台,耳尖却悄悄红了点,像被阳光晒透的樱桃。她赶紧把注意力放在课本上,指尖轻轻碰了碰书页,纸页有点薄,带着淡淡的油墨香,这是第二次麻烦许漾了,上次还伞时就觉得她细心,现在近距离看她的字迹,笔锋利落又工整,连标点符号都标得格外整齐,和她的人一样。
公开课开始后,语文老师拿着教案走上讲台,先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然后逐段讲解《春》。讲到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时,老师让大家在课本上标注修辞手法。许漾握着笔,笔尖在纸上轻轻滑动,在 “钻” 字旁边画了个小圈,又写了 “拟人,体现生命力”,字迹干净利落,没有多余的笔画。徐扬跟着她的节奏,在心里默默记着,偶尔偷偷看一眼身边的人,阳光透过窗户落在许漾的发梢,染成浅棕色,她认真听讲时,会下意识地把耳边的碎发别到耳后,动作很轻,比上次在天台还伞时多了点烟火气。
中途老师提问:““钻”字为什么比“长”字更合适?” 徐扬心里立刻有了答案——上次爸爸陪她预习时,特意讲过动词的妙用,说““钻”字有主动感,能写出小草的调皮”,可她攥着衣角,还是没敢举手。以前她回答问题时,总有人在下面小声笑“胖还敢站起来,挡着后面的人了”,久而久之就没了勇气。
就在这时,许漾用胳膊轻轻碰了碰她的胳膊,动作很轻,像羽毛拂过,这是妈妈教的“适度互动”技巧,可她碰的力度比“标准”轻了点,怕吓到徐扬,声音压得更低,连自己都没发现,那句 “你知道答案,举手” 里,少了 “人设话术” 里的刻意,多了点想让徐扬“被认可”的念头。
徐扬抬头,对上许漾的目光,里面没有嘲讽,只有笃定的鼓励,像上次她把伞塞给许漾时,对方眼里的认真。她深吸一口气,慢慢举起手,手指有点抖,举得不算高,却很坚定。老师果然点了她的名字:“那位穿粉色校服的同学,你来回答。”
““钻”字能体现小草冲破泥土的力量,也能写出春天悄悄到来的感觉,像偷偷冒出来的惊喜,“长”字就太普通了,没有这种画面感。”她声音有点发颤,却没像以前那样卡顿,说完后,还下意识看了眼许漾,想知道自己说得对不对。
许漾刚好也在看她,嘴角轻轻弯了下,像湖面泛起的涟漪,很快又恢复平静,却被徐扬精准捕捉到了。老师笑着点头:“回答得很准确,还能说出“画面感”,非常好!看来这位同学预习得很认真。”
坐下时,徐扬的手心全是汗,把校服袖口都浸湿了一点。许漾从书包里掏出一包湿巾,是无香型的,包装很简约,抽了一张递给她,小声说:“擦手,别蹭到课本上,纸页沾了汗会皱。”上次还伞时,徐扬紧张得手忙脚乱,攥皱了笔记本边角,许漾大概是记住了她容易紧张出汗的样子。
徐扬接过湿巾,指尖碰到许漾的手指,对方的手有点凉,却很稳。心里暖暖的,小声说:“谢谢,这次我麻烦你了……”
“没事。” 许漾打断她,目光重新落回讲台,手指轻轻点了点课本上的“春花图”段落,“认真听,后面还要讲这段,老师会提问描写顺序。”
公开课结束后,学生们陆续离开,椅子摩擦地面的声音此起彼伏。徐扬收拾书包时,发现许漾的语文课本落在了阶梯教室的座位上——课本扉页的向日葵贴纸边角又卷了点,徐扬顺手用指甲压平,课本里还夹着一张便签纸,上面写着两行小字:““春风图”可联系朱自清《荷塘月色》的笔法,下次预习可对比”,字迹和之前看到的一样工整。她赶紧拿起课本追出去,在走廊拐角追上了许漾:“许漾同学,你的课本忘带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