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孤女扶棺归长安

“诗坛圣手”毕渊的丧仪于二月十八举行,偏僻的南城敦义坊中宝马香车穿行,毕家门前水泄不通。

毕泓和长子、次子身着齐衰站在门口,迎来送往。

听着毕寿在门口高唱来客名号,父子三人胸中澎湃,一浪高过一浪。

“太学博士周韫至——”

“魏王府典军裴允至——”

“轻车都尉张孟甫至——”

“开国侯李凭至——”

因是参加丧仪,众人都衣冠素仆,可个个都是在朝中穿紫着绯的高官,甚至不乏宗室贵戚。

连宫中诸王也派亲信赙赠,给足了毕家脸面。

张氏在宅内领着媳妇吴氏招待宾客,忙得脚不沾地,却丝毫不见疲累。

这么些个贵不可言的人物,竟然都齐聚在自家!

一箱箱钱帛搬进家中,看得张氏热血沸腾,容光焕发。

再瞧瞧那几个士族公子的仪态风姿,衣袍素雅却难掩俊秀,但凡她有个亲生女儿……

想到这里,张氏怕毕菱生出旁的心思,搅乱丧仪,连忙交代吴氏:“去盯紧毕菱,不许她与人随意言语。”

吴氏踏进灵堂,看见三弟毕荀正规规矩矩地在中间跪谢宾客。

两旁有侍立的仆婢,还跪了几排毕家近亲,呜咽声久不断绝。

身着粗麻斩衰的毕菱则跪在侧门旁边,小小的一个,缩在角落里,不刻意找寻绝对瞧不见。

吴氏看她老老实实跪着,也懒怠过去多言,有这工夫不如去与那些名门贵妇攀谈,也好为丈夫的前程做打算。

远远看去,毕菱也作哽咽抽泣状,不时抬起袖子抹一抹眼睛。

可若是细瞧,便能发现她的身子歪向一旁——不知何时,侧门被开了条一指宽的缝。

外头是个抄手游廊,从正堂拜祭完的宾客都要从这里走到后院。

宾客之中不少都是昔日同僚、闺中旧友,那些在正堂不能说的、去后院又怕人听见的话,都放在这条游廊里缓步细说。

“我随我家婆母去参加上元宴,明明坐着好些妃嫔,可看那架势是独尊韦贵妃,连魏王也得了好些赏赐。”

“若是萧后健在,如何轮得到他们母子逞风头?韦贵妃原先在闺中时,便是出了名的跋扈张扬。”

“唉,可惜皇后膝下无子长成,只有一位永宜公主,还被送进道观。”

这一对贵妇携手渐行渐远,声音几不可闻,又有三个青年公子并肩路过。

“方才在门口好似听见有人宣报‘幽州节度使之子’,那些来京的藩镇质子不是都在国子监里读书?圣人还任命余辅国任国子监事盯着他们,怎会来此吊唁?是我听岔了不成?”

“杜兄,你没听错。不过不是质子亲自来吊丧,是派人前来赙赠致意。”

“怪事,也没听说毕家与幽州霍家有什么渊源?”

“嗐,‘诗坛圣手’声名远播,你我不是也被父兄勒令前来拜祭?放在平日,我等怎会踏足如此偏僻之地?”

“正是,前院那妇人好生聒噪,眼放精光,恨不得上手来攀扯,着实没有规矩。”

毕菱假装擦泪的手忍不住朝下挪了挪,捂住翘起的嘴角。

她像只掉进米缸的小鼠,听了满耳朵京中传闻。

离开长安已有六七年,这些权贵人物她并不识得,只能先记在心中,慢慢琢磨。

他们提到的“幽州节度使之子”和“幽州霍家”,恰好印证了当日毕寿的猜想,让出王母庙的少年应该就是被送来京中的幽州质子。

正想着,毕菱听见了正前方一阵喧闹,一群人进了正堂。

毕寿在前弓腰谄笑,介绍来人身份:“这是韦国公家的小世子!”

毕泓刚开口说了一句“得蒙小世子驾临寒舍,实是不胜荣幸”,就被妻子的嗓门盖了过去。

“谁人不知京兆韦氏是去天五尺的豪门望族,我们是沾了故去兄长的光,才能有幸见到小世子!阿荀,快来拜见小世子,跪下跪下,对,磕几个头……”

张氏有意向灵堂里的亲戚们炫耀,生怕他们小门小户的不知道韦檀的来历,刻意扬起了声调。

也如她所愿,跪在毕菱前面的人都伸长了脖子,想看看这士族贵公子的真容。

毕菱想到在晋州城外,正是这人驱赶她和仆从离开驿站,竟好意思来拜祭,懒怠抬头去凑热闹。

有个身影从拥挤热闹的人群中挤来挤去,终于找到身着斩衰的少女。

“啪嗒”一声,他跪在毕菱身边。

毕菱被惊得瞠目转头,见是一个身着素衣的翩翩少年郎。

他瞧见毕菱脸上只见惊愕、并无眼泪,冲她微微一笑。

毕菱隐隐觉得此人有些面熟,可还没等她想起来是谁,少年已冲她眨了眨眼,扯开嗓子“自报家门”——

“我零丁孤苦的表妹啊!”

“叫我寻得好苦啊!呜呼!阿菱妹妹,只留你一人在这世间受苦,姨父姨母在九泉之下如何瞑目呀!”

毕菱听见头一句就想起这是姨母柳令徽的幼子陆逢春,可他一声高过一声,毕菱根本找不到气口插话,只能将他望着。

方才还喧闹吵嚷的灵堂静了下来,连张氏的调子都没能高过他去,众人纷纷看向角落里呼天抢地的少年郎和他身旁的孤女。

毕菱早已换上哀伤的神情,她强压着自己定住心神,又深吸一口气。

一道哀婉凄楚的哭喊声骤起,与陆逢春的嚎啕交织在一起:

“逢春表兄——是阿菱命苦啊——”

毕泓见韦檀也看向喧闹之处,讪讪赔笑请他稍候片刻,随即扯着妻子连忙去处置。

韦檀见那披麻戴孝的小女郎被团团围住,心下好奇——陆逢春性子放荡不羁,他算是有所耳闻,怎么这毕家小娘子也跟着演起来?

身后的钟约也嘀咕着:“毕渊膝下只这一个亲女儿,即便是过继了侄子,也不该叫小娘子跪在角落里……”

韦檀的目光越过众人头顶,留意到侧门的门缝。

毕泓站定在陆逢春面前:“陆家小侄,大郎、二郎都站在门口迎接宾客,怎么没陪你一道?老夫方才陪侍贵客,一时没瞧见……”

张氏叮嘱婢女两句话后,上前要搀起陆逢春:“你姨父的灵位在正堂……”却不想被甩开了手。

“正堂跪着的孝子贤孙我可识不得。”

毕泓硬挤出笑来:“那是我家三郎阿荀,已过继给你姨父承嗣。”

毕菱假作拭泪,拿袖口挡住眼睛,瞟了一眼陆逢春。

只见他冷笑一声:“你们毕家兄弟子嗣的事,过继来、过继去,与我何干?我姨母只留下阿菱这一缕血脉,若非为了她,我今日也不必来这一趟。”

不等毕泓反驳,陆逢春接着说:“幸得我今日来,瞧阿菱瘦骨伶仃的模样——哼,门上站的两个倒是肥壮如牛。”

张氏恨得牙根痒痒,颧骨上的面皮绷得紧紧的。

陆家也是乡间富绅出身,原先与毕家旗鼓相当,可惜自从毕渊辞官退隐后,毕家大不如前。

而陆家子嗣旺盛,又在朝中站稳了脚跟,她不敢轻易得罪,只能一边耐着性子解释,一边等婢女将人请来。

“阿菱随父在外漂泊数年,回到长安满打满算才一个月,即便我们待她如亲女一般,也总要花些时日才能养得珠圆玉润……”

“亲女?我可只看见你们把亲生儿子摆上台面,将正经血脉撵来这角落。”

这话直戳毕泓夫妇肺管子,加上毕菱突然应景地啜泣起来,引来嘈嘈切切的议论声,更叫他们如芒在背。

“话可不能这么说!”张氏扬起声调。

突然听见婢女来报:“柳公至——”

张氏按下怒火,挂上笑脸后转头去迎。

毕菱听见“柳公”,心中一动,抬头去瞧。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女帝的日常

狩心游戏

假少爷回村后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珠玑不可夺
连载中贺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