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第 15 章

第十五章 到家了

朱令仪跟随身宝确认过,她养着这些的牛、马和其他动物,光是每天消耗的草料就得一片山坡,长期饲养非常不划算。何况,光吃草料是不行的,他们有时候需要啃树皮,给自己找点草药啥的。

踏云和三个勇,她是打算以后用它们代步,其他的看时机是卖了还是租出去创收。不论如何,朱令仪都决定接受建议,在山下圈个地方,让它们自己谋生吧。不然本大侠吃苦受累的给它们干活,可不就本末倒置了?

找了相对较近的有水又朝向好的山谷放养动物,朱令仪又开启植物防护领域,她可不是给狼准备的食物。

山里的活儿只要想干,每天都忙忙碌碌停不下来,要是不想干,也可以躺着看云卷云舒。

当预报中的大雨倾盆而下,朱令仪坐在山洞里的火塘前,看着乌云里垂下无数条丝状的雨线,山风卷着雨点,用力地拍打着一切所能遇到的物体。不到半个小时,附近的山溪就变得无比浑浊,突然暴涨的溪水带着泥土和各种杂草杂物,哗啦啦向山下滚滚而去。

“已经过了四天了,不知道梁家兄弟到家了没有,会不会遇上大雨?”真遇上这样的风雨,人还好,就怕动物有闪失。

========================

难得被她惦记的人是幸运的。他们跟大雨碰个前后脚。

此时梁家一群男人正顶着大雨安顿牛马,卸下沉甸甸的箩筐,你来我往的吆喝声让整个院子里都变得无比热闹。

梁母带着满意和心疼,赶紧招呼两个儿媳妇:“老二家的,你去烧两锅热水,待会让他们洗个热水澡驱驱寒;老三家的,赶紧去做饭,就弄快点的面疙瘩汤,多打两个鸡蛋。”家里没肉,不然切点肉丝更好。

“巧娟儿啊,你去穿上蓑衣,去摘把青蒜,让你三嫂搁面疙瘩里,那个味道鲜。”可惜,家里的孙子孙女都太小,还不顶用,梁母忙忙叨叨地准备去煮姜汤。

这在山里来去这么些天,又淋了大雨,不好好去去寒气怎么成?等雨小了,还得去镇集上抓点草药,每个人喝上两碗才放心。

“大嫂,你别忙活了,姜汤我煮上了,水也烧上两锅。”西院的妯娌姜氏在两院间开的小篱笆门那喊她。

不光东院,西院这会儿也忙碌起来了,老大媳妇、老四媳妇和老五媳妇都忙着烧水弄菜啥的,好几个大男人要洗热水,光一个院子里的锅,又烧水又做饭的可不够用。

梁母应声,“哎,那行,那我就去看看给他们几个找身干爽衣裳待会换,你把小八的拿过来吧,让他跟老七哥儿几个一起拾掇了。待会也在这边一起垫吧口热乎的先。”

姜氏抚手笑道:“我也这么想呢。等他们收拾完了,赶紧先歇歇,这好些天了指定累坏了。”她也心疼小儿子。

随后又忍不住兴奋,略压低点声音对妯娌道:“你说这好几头野牛呢,力气多大,哪儿那么好牵回来的,就我本家那边,老爷子都亲自跑一趟都没牵到。”

“我估计啊,这回指定热闹啦。”

梁母咧嘴大乐,“你瞧着吧,这大雨都挡不住,估计不用等晚上就得有上门的。先不说了,赶紧忙吧。”

成了亲的儿子的房间她不便进去,就在门外喊眼巴巴看热闹的孙子孙女,“石头,芳姐儿,还有蕙蕙,去给你们爹找身干净衣裳鞋袜出来。”

自己又去老七的屋子给他预备。

这没成亲的儿子就是自己的负担,成了亲就由他们媳妇自己管,好在就剩这一个不省心的了,等这个也娶媳妇了,她才真彻底脱手了呢。

梁母嘀咕:儿子多了有什么好,愁人。

梁母不知道什么是凡尔赛,但做派是妥妥凡尔赛的。

=====================

等到外面都安顿好,男人女人孩子都聚集到东院的大堂屋了。

梁老爹从战场回来后手里除了兵营里发的饷,还有四处打仗摸来的各种财物。这点东西对将官们来说可能不值什么,但对普通士兵来说已经很可以了。

梁老爹不但给两家都起了一整排的大砖瓦房,带着厢房,每个儿女都有单独的屋子,还特地把堂屋建得高大轩敞,二三十口人聚在一起也不觉得多挤得慌。

堂屋南窗下是一溜儿铺着席子的暖炕,中间的地坪也有三十多平,摆着一个厚重的木头桌子,几个条凳,堂屋北墙也是一溜窄炕,墙后面就是厨房,

此时前后两个灶头都忙得热火朝天的,一桶桶热水提去东西两院的洗漱房,男人们不嫌冷,也不会嫌热,简单兑了冷水,感觉还有点烫就不在乎地往身上浇。

自家做的皂角水呼噜地往头上、身上抹几把,不像洗头发,倒像是洗杂草似得揉搓一遍,再浇上几瓢热水,感觉整个人紧绷的身子都活泛些了。

不同的是,梁七和梁小八被几个哥哥按在大木桶里,泡热水澡。用他们的话说,这俩都是小孩,没成年,身体的底子不如哥哥们强健,得精心些,免得留下病根儿啥的。

反抗无效,这哥俩各自蹲坐在一个大木桶里,“享受”着热姜汁水的煎熬。

等儿子、侄子都冒着热乎气回到堂屋,每人再干一碗**辣的姜汤,啧,这滋味,没谁了。

看着几个人龇牙咧嘴的灌下去,梁母也不勉强他们喝第二碗,招呼媳妇们赶紧端上两大盆热腾腾、香喷喷的面疙瘩汤。

梁老爹喊上老二、老三带着小七和小八到北炕上坐着吃,不用谦让,几个人抢着给自己盛上一大海碗,先呼噜噜喝上几口,赞叹一声,“香!”

再呼噜上几口,才算缓过了来。总算能到出嘴说话了。

看大家伙儿都眼巴巴地等着,梁二哥和梁三哥相视一笑,梁二哥主动对他爹说:“这次运气好,前面两天也是瞎转悠,还是小七眼尖,亏得他发现上回做的标记,不知道被什么动物给蹭模糊了,稍微不留神就错过去了。”

梁三哥也道:“第三天傍晚才发现一个小的野马群,跟着不远又看到了野牛,这帮牲畜都是聚堆的。”

“离得有点远,我们刚靠近,也不知道什么鸟还是啥的,啾啾乱叫,那声音那叫一个响亮,专门报信儿似得,马群一愣神就都跑了。”梁七现在还有些遗憾,没发现是什么东西叫唤的。

梁小八见终于轮到自己发言了,也跟着比划道:“我撒腿就追啊,就是草太高了,跑不快。”

梁三哥哈哈地揭老底,“这小子,不管不顾就追,结果呢,一个大马趴就被草绊倒了。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

这事儿也就小八能干出来了。

梁老爹和梁二叔也不厚道地朗声大笑起来了。

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梁小八被笑得囧死了,不忘扯兄弟下水,“七哥也绊倒了,还差点啃一嘴马粪,二哥腿还被不知道什么茬子戳个大口子。三哥也一样,还以为蛇是树杈子,差点抓手上,亏了我眼疾手快挡下来了。”

出卖兄弟的“惊险情报”,他是专业的。

也可见他们这趟并非全然的顺利,各种凶险也是不言而喻的。

梁老爹敲敲桌子,“小七和小八这趟历练的不错。”孩子嘛,该夸得夸,该敲打要敲打。

“等别人问的时候,多说说危险,免得一个个没头苍蝇似得往山里钻,真出点事儿,嘴上不说,心里少不得怪怨咱们。”

“切,又不是咱们扯着推着他们去的。”说是这么说,梁七和小八还是记在了心上。

笑闹了几句,梁二哥接着讲经过,梁三哥和小七小八分别补充,你一言,他一语很快把经过脉络说明白了。

小八最后遗憾道:“可惜了,朱大侠不收徒,不然我肯定拜师学艺。”

梁七翻个白眼,揭穿他,“是人家不收徒么,分明是你没敢说,有贼心,没贼胆。”

梁小八扑过来掐他,“你有贼心贼胆,我看你还给人家又是拿咸菜,又是送香囊的,你老实说,是不是打我师傅主意?”

梁家父母不由对视一眼,有这事儿?他家老七可从来不献什么殷勤,就是人家姑娘送上门,他还嫌人家碍事儿的愣头青来的。

两院的父母四双眼睛都去看梁二、梁三哥俩。

梁三咳嗽两声,解释道:“朱大侠年岁不大,一个人在山里过日子,看到我们不用驱蚊就有些好奇打听,老七就把娘你给他熏蚊子的香囊给了人家。”至于老七有没有别的意思,这个哥哥们就说不好了。

众人又都把目光投向梁七。

梁七被盯得面红耳赤的,辩白道:“人家又是帮着咱驯马牵牛,又是拿那么多肉吃,还给半娄野果子,给人家熏个蚊子怎么了?”

还踢他弟一脚,“烤肉你比谁吃的都多,你咋不说?”

梁母摆摆手,“行了,果子在哪儿,待会儿拿出来给大伙尝尝。老六去找出来。”没见老七都害臊了,这事儿私下问儿子好了。

梁老六还没听够呢,不情不愿扯上老七一起去翻东西,人家给他的,肯定他最清楚在哪儿。

梁七巴不得赶紧逃出去凉快凉快。

看着兄弟俩勾肩搭背地出去,梁二婶叮嘱:“穿上点蓑衣~

巧娟收回落在梁老六身上的目光,抿嘴笑道:“他六哥这些天担心坏了,直说自己跟着去就好了,先头看见哥哥弟弟们回来,眼睛都红了。”她有些心疼自己男人,整晚都辗转睡不着,自家这边四个兄弟去了三个,就留下他跟爹守家,也煎熬。

现在大家平安回来了,真的牵回来好几头野牛,还有匹马,大伙自然是高兴的,不过,她还是注意到自己男人眼底淡淡失落的神情,这么大的事儿,没能亲身参与,肯定是有点遗憾的。

梁老爹点点头,“下回让老四、老五和老六跟着出门。”儿子么,有机会就得多历练才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夜渡佛

春盼莺来

镜中色

贵妃娘娘千千岁

逢春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朱令的古代生存日常
连载中泠善之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