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辞抬眼看他。
陆言舟前去雁州时才只十岁,如果陆老将军未曾病逝,大概他也会与她和谢岐一样,在清州无忧无虑的生活这许多年。
她应答道:“边疆战乱,总是很苦。”
陆言舟停了夹菜的动作:“还好,父兄都在雁州挂帅,我倒也还自在。”
他似乎在答她的话,又似乎在对自己说,“只是姐姐,如果你见过雁州边境的遍野哀鸿,就会觉得京都城里诡谲弯绕,其实也不算什么了。”
燕军过境的横尸遍野,每一场交锋过后营帐里翻搅起的泥土和血腥味,流离的亡魂再难回到故乡的土地,只能时不时在他的梦里打转。
在雁州的这些年里,他的兄长陆言清几乎有半数的时候都在外扎寨,陆言舟起初觉得新鲜跟去,只待了半个月便回了雁州城,再未嚷过要与陆言清一起。
宋辞见他说着话,眼神却落在屏风外面。
“姐姐,你瞧,总有人在留意这里。”
外面宫侍正忙着送客,外面影影绰绰,有人相敬着告辞作别有人的目光朝屏风这边瞧。
热闹虽将散场,却也还算正熙攘着。
陆言舟说着话,翻了只新的杯盏,“他们在看的并非两个叙旧的人,而是宋家与陆家是否有联手在一处的机会。”
宋辞收回眼神,看向满桌子寻茶壶不到的陆言舟。
自小一处的情分在,不管他如何将眼线安插到她与谢岐身边,她也没办法将那段时光尽数割舍掉。
说到底,陆俞也只是个孩子而已。
“小俞,我们也该走了。”
她起身,终还是不忍,轻拍了拍少年的发顶。
陆言舟却一把将她的腕握住了。
他的力气有些大,紧紧得到箍住她的手腕,又缓缓放开了。
“姐姐,我知道,另一张简帖原是该给谢时越的。”
宋辞早知道他是故意的。
她收回手,缓缓开口:“是我没有让他前来。”
陆言舟不再找茶喝,仰着脸看她:“谢时越不仅是谢家人,更是琅广侯在京都的质。清州的封地,兵权,作为唯一能继承那些东西的人,谢时越在京都本就是一件炙手可热的宝贝。”
“谢伯父想他不接触朝堂事,可他只要还在京都,便只会有无休止的人邀他入局。”
即使宋辞一直在回避这件事,却不得不承认,陆言舟说的是对的。
宋辞垂首看他:“所以你回京都后,也是这样吗?”
陆言舟避开她的目光。
他摇了摇头,不再看宋辞;“我是自愿的。”
连回到这里都是自愿的。
宋辞不再回应,轻拂了拂衣袖。
“走吧。”
她再重复了一遍。
宫门外,马车已等候许久。
宋辞搭着冬青的手上去,掀开车帘,陆言舟在车下送她。
“姐姐,若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随时来将军府找我。”
宋辞应声,却又听陆言舟开口,“无论是什么,我都会尽力帮姐姐的。”
即使她从未找过他。
宋辞点点头:“小俞,回去吧。”
车帘合上,冬青举着镜子,宋辞对镜一一摘下那些繁琐的簪饰。
她放下一只珠钗,侧首问:“冬青,谢岐可有消息?”
冬青摇头:“小姐,谢世子的消息一直没来,想是忙着。”
谢岐曾说过,春典这天国子监休沐,要去南松苑见靖中先生。
他说好了与她一起,该不会自己先去。
“无妨,先去一趟世子府。”
宋辞卸下鬓边最后一只珠花,“春典用的灯笼可帮我带上了?”
冬青收起镜子:“带上了,小姐。”
--
齐玹央走入御书房,弯身拜礼。
“儿臣请陛下安。”
齐渊正坐在长案前,手中捏着一份奏章,见他来了,也不应答,只是开口问道:“听闻你春典摆宴,朕却贸然传你前来,可会怪朕耽误了你?”
皇帝面上问询,声音却发冷,齐玹央毫不犹豫的跪下:“儿臣不敢。”
齐渊面上和善,却并不叫他起身,只将手中奏折往旁侧一递:“你看看这个。”
内侍忙上前捧过奏折,压着步子走下去,小心翼翼的递给齐玹央。
齐玹央跪着接过,拿眼睛扫过一遍。
上面尽是岭州事宜,弹劾之人是户部尚书赵勉。
也是已获罪处斩的梁尚书的学生。
梁家倒台,更是他作主弹劾。
奏折内事无巨细,尽是梁家人等发配到岭州后的现状。
看到此,齐玹央心中已有一二分定数,又听齐渊缓缓道:“梁家的事,你说来给朕听听。”
齐玹央不知他想听什么,手下合了奏本,据实答道:“陛下处置梁家共一百一十四口,梁尚书与其子梁远,梁衡处斩,其余旁支家眷老小尽数流放岭州。”
“流放途中折损老弱几十余,最终活到岭州的不过十二人。”
齐渊冷冷道:“你对梁家情况掌握得如此事无巨细,可是花了大心思,连亲卫都派到岭州去护着那罪臣老小,可见对朕当初定罪梁家有多大的不满。”
“臣不敢。”
齐玹央低头,俯首叩拜:“陛下仁德,梁家罪无可恕,流放已是生路。既是生路,臣已然谨遵陛下旨意,不敢有半分逾矩。”
殿中空气沉默着,齐渊不怒反笑:“梁家有罪,你反体恤罪臣,你既为他们劳心伤神,想是一副病体未必能吃得消,今日起便回东宫颐养着,一月时间给你好好思虑。”
说罢,齐渊一拂袖,长案上的书册皆数被扫落下来,砚台砸至齐玹央的膝边,染了他半身的墨痕。
一直到齐渊离去,齐玹央才撑着手臂起身。
他双膝跪得发麻,踉跄一下,旁侧内侍忙上前来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