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琵琶说;“这里时常有水流,不过这几日应当是没有的,等到落雨了,满溢了,水流便又会出现。接下来的地方,吴三爷没带你去过,虽然这里的路也不复杂,但你别乱走,跟着我和吴邪他们,还是需要小心行事。”
李坏嗯了一声,打量他慢慢隐没入黑暗的背影:“三省让我带的东西是在你身上?”
“当然不在。它在该在的地方。到时候你看吴邪的反应就能够明白了。那种狗鼻子,说实话还挺让人羡慕……”
羡慕什么?狗鼻子?
李琵琶没再说话,徒留一个恰到好处的钩子。
天光随着他们的深入而变得黯淡,这种似有若无的光亮简直让人担忧。
李坏疾步飞奔,控制着脚步声不要太大,也没过几分钟,前头的李琵琶便停了下来,转而往旁边走了几步,让出一道伫立在路中间的僵硬人影。
李坏不用仔细看就知道是个死物,也就是人形的石雕,但却有着些奇怪的既视感。
他走进了些,才发现这石雕缺失了头部,就像是在光线糟糕的洞里啃西瓜的李琵琶,因为角度刁钻,所以看不见脑袋。
石雕雕得很有人的感觉,半个身子埋在崩塌下来的石头土堆里,乍一看就跟抛在野地里的尸体似的,只不过绿苔爬身。而石雕身上的衣饰瞧着明显有别于汉文化的风格,就算他不太懂这些,也观察得出来。
李琵琶往崩塌的石头土堆上爬去,仍然催促了李坏一句“跟上”,李坏便没有再继续观察石头雕像。
李琵琶先到了,李坏跟着上去,就看见一个被炸出来的大口子。
崩塌的区域似乎是殉葬坑,横七竖八躺着立着几个石雕,头都没了,个别的还缺胳膊,与下面的石雕不同,这上面的亡羊补牢般在脖子上粘着骷髅头。
有关此类的墓葬习俗太多,像是身首异处、猎头葬,但猎头葬是原始社会的习俗,而这些石佣的用处应该是代替真人的人牲。
李琵琶没仔细看周围,见李坏环顾四周,他就直接靠近炸出来的漆黑洞口,稍稍一观察,发现洞里是往下积了水的,看起来还有些深度,不由得长长地咦了一声:“好运,你觉不觉得这看起来像是从内部炸出来的……”
李坏听他这话,感觉他还有些后知后觉的模样,语气忍不住微妙起来:“三省早就来过这里,你要替他做事还不知道?”
“我不知道,能和我说什么?他不会向我透露太多,这种细节在三爷眼中大概也无关紧要。而且,我感觉这像是滤坑啊,你知道这个词的含义吗?好运。就像是被反复过滤的水,被进过多次的斗也是一样,干干净净的,可以说什么都没有。水至清则无鱼,就是这样的感觉。”
李琵琶回头看向李坏,压低声音:“等会慢我几步,里面有三爷的人,汇合的时候你就在旁边看着,别招呼他们。你知道该怎么做。”
他说完,将外套脱下来塞进包里,包里只有防水袋、防毒面具、两卷绷带,一些像是手电之类的小物件。
李琵琶再次解释了几句,本来他应该提前到的,现在来晚了。身上打湿了不容易干,不过需要浮水的距离也不远。说着,他让李坏也脱下外套,把衣服一起塞进去,然后将背包转交给李坏背着。
洞里水深,只留出拱顶的区域,李琵琶用手电飞快晃了几下,水下能见度比较差,颜色隐隐发绿,不算多清澈,但还是能大约看见一些较高位置的东西。李坏就看见了不少洞里的石墙壁上往内部凿出的坑,是墓葬壁龛,壁龛里都是些无头石像人俑,与外面的有些类似,可能是因为长期待在水里,也长出青苔来了。
这种墓葬壁龛一般是墓道两侧或者墓穴中墙壁上挖出来的洞,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周秦汉唐时流行,直至近代仍然存在。其中陈列的东西一般是殉葬的器具,例如生活用品,有殉人的一般是商墓、秦墓。
李琵琶刚关掉手电,一个隐约的光团从洞中深处浮现出来,若隐若现的,很不清楚,估计是吴邪和解子扬他们的手电灯光。
李坏没有动,李琵琶也停下了动作。
稀里哗啦的水声一阵接一阵,那点微弱的光也跟着乱蹦乱跳,变得看不清了。
吴邪和解子扬的说话声有些模糊,听起来似乎是遇到了什么东西,显得很是激动。又静待了一会,声音逐渐变得微弱,李琵琶做了个手势,示意李坏检查背包,他先下了水,一入水就消失不见,灵活的影子在水面下一闪而逝。
李坏不似他那么急,背包一开就从里面翻出瓶花露水。他意识到什么,就拿着花露水对着空气喷了几下。
浓郁的栀子花味散发开来,香到刺鼻,这股味道与透出一丝腥臭味的水的气味混到一起,略显恶心。墓里的气味因而渐渐变得有些怪异。
李坏做完准备,也进到墓中水潭里,很深很凉,踩不到地,他拖着背包沿石墙慢慢游动。手触碰到墙面的质感也凹凸不平,有些粗糙。
来自吴邪的光点没有完全消失,但时有时无,李坏偶尔还能捕捉到李琵琶在水里的动静。
他故意慢了一步,然而没有想到的是吴邪和解子扬更慢,李坏才刚刚游到尽头,正是个拐角处,就被潜水上来的李琵琶堵在了口子上,往后挤了一些。
不知他是折返回来的还是怎么着,李坏瞥到他嘴唇蠕动了两下,似乎想说话,但一束光落到李琵琶脸上,他立即闭嘴偏头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