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番外一:大学[番外]

北京的秋,天空高远湛蓝,银杏叶镶了金边。陌生的城市,崭新的校园,涌动着青春与知识的气息。

宋汀桐和周一让的学校仅一街之隔。周一的清晨,周一让会骑着单车,穿过熙攘的人流,等在宋汀桐宿舍楼下,送他去上早课,然后再拐去自己的教室。傍晚,两人常常约在图书馆,宋汀桐沉浸在数学的深邃世界里,周一让则对着经管类的厚厚教材埋头苦读,偶尔抬头,目光相遇,相视一笑,便是最好的充电。

他们依旧不怎么在公共场合过分亲昵,但那种经由岁月沉淀下来的默契和安定感,却比任何热恋期的黏腻都更令人心动。宋汀桐依旧是那个清冷的学神,只是眉宇间少了些许高中的紧绷,多了几分属于大学的舒展。周一让则彻底褪去了年少的桀骜,变得愈发沉稳可靠,只有在面对宋汀桐时,眼底才会流露出独属于他的、带着点痞气的温柔。

而另一边,陈达和林清许的大学日子则热闹得多。

陈达几乎是把他那套“忠犬”模式原封不动地搬到了北京。林清许的学校管理相对严格,陈达就几乎天天往他们学校跑,熟门熟路得像第二个家。他陪着林清许上课(虽然大部分听不懂心理学那些拗口的名词),等他去舞蹈社排练,拉他去吃遍学校周边所有好评的馆子。

林清许的大学生活同样精彩。他“高考满分状元”和“知名跳舞博主”的双重身份,让他在开学初就备受关注。但他依旧是我行我素,除了必要的课程和活动,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图书馆或者独立的练习室里。

心理学似乎很适合他。他开始用更理性、更系统的视角去审视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与情绪,包括他和陈达之间的关系。他依然话不多,但陈达能感觉到,他家宝贝身上那种清冷的疏离感,似乎在慢慢消融,变得更加……通透和从容。

当然,摩擦也并非没有。

有一次,陈达兴冲冲地跑去等林清许下课,想给他一个惊喜,却看到林清许正和一个气质儒雅的男生站在教室外交谈,两人似乎相谈甚欢。那男生看着林清许的眼神,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

陈达的醋坛子瞬间打翻,一股无名火直冲头顶。他大步走过去,不由分说地揽住林清许的肩膀,眼神带着戒备看向那个男生,语气硬邦邦地:“清许,这位是?”

林清许被他揽得一怔,随即反应过来,有些无奈地看了陈达一眼,介绍道:“这是我学长,也是心理学系的,我们在讨论一个小组课题。”他又转向那位学长,语气恢复了一贯的平淡,“这是我男朋友,陈达。”

“男朋友”三个字像一盆冰水,瞬间浇熄了陈达的火气,也让他心里像炸开了烟花一样绚烂。他立刻换上一副笑脸,对着那学长伸出手:“学长好!多谢你照顾我们家清许!”

那学长愣了一下,随即也礼貌地笑了笑,寒暄两句便离开了。

人走后,林清许才甩开陈达的手,瞪他:“你刚才那是什么态度?”

陈达挠着头,嘿嘿傻笑:“我那不是……怕你被人拐跑了吗?”

林清许看着他这副又蠢又真诚的样子,气也气不起来,最后只是轻轻哼了一声:“笨蛋。”

嘴上骂着笨蛋,手却任由陈达紧紧牵着,一路走回了宿舍。

周末,四人常常小聚。通常是宋汀桐和周一让过来找他们,或者约在折中的地方。

看着陈达依旧围着林清许忙前忙后,周一让忍不住调侃:“达子,你这大学读得,跟没断奶似的。”

陈达理直气壮:“我乐意!我老婆这么好,我不看着点,被狼叼走了怎么办?”

林清许在桌子底下踹了他一脚,耳根微红。

宋汀桐看着他们闹,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在桌下轻轻握住了周一让的手。

周一让回握住他,指尖在他掌心轻轻挠了挠。

窗外,北京华灯初上,车水马龙。这是一个远比高中时代广阔和复杂的世界,充满了无数的可能和挑战。

但好在,坐标变了,身边的人却未曾改变。

他们依然是他,和他。

是吵吵闹闹,也是长长久久。

是各自奔赴前程,也是彼此永恒的归途。

大学,是青春的另一首狂想曲。而他们的故事,正在这首崭新的乐章里,谱写着更加动人的旋律。

————

大学生活如同徐徐展开的画卷,细节逐渐填充,色彩愈发鲜明。

宋汀桐在数学系如鱼得水。他的天赋和努力很快得到了教授们的青睐,被吸纳进了一个前沿课题的研究小组。他开始接触更深奥的领域,常常在图书馆一待就是一整天,与那些抽象的符号和公式为伴,乐在其中。周一让则在他选择的经管领域稳步前行,课程虽不轻松,但他目标明确,为了能与宋汀桐并肩,也为了他们共同的未来,他学得扎实而认真。

他们之间,不再需要刻意的黏腻。有时,只是一个在未名湖畔看书,另一个处理完社团事务后默默寻来,并肩坐着,看湖水粼粼,夕阳西下;有时,是周一让骑着单车,载着刚结束讨论、略显疲惫的宋汀桐,穿过秋叶飘零的校园,车轮碾过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那是独属于他们的宁静浪漫。

而陈达和林清许这边,则继续上演着热闹的“京漂”生活。

陈达的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他将过剩的精力投入到了各种体育赛事组织和社团活动中,混得风生水起。但他最大的“社团活动”,依旧是围绕林清许展开。

林清许在心理学的学习上展现了惊人的悟性。他似乎天生就对人的情绪和心理有敏锐的洞察力,那些复杂的理论在他那里总能被迅速理解和内化。他依旧会去舞蹈社,但频率降低了,用他的话说:“跳舞是爱好,心理学是我想探索的世界。”

他的抖音账号依旧在更新,只是内容不再局限于跳舞。偶尔,他会分享一些心理学有趣的冷知识,或者用他独特的、清冷又带点诙谐的语调,解读一些常见的心理现象,竟然又吸引了一波新的粉丝,被戏称为“最帅心理学科普博主”。

陈达是他最忠实的观众和头号粉丝,每条视频必抢沙发,评论区的“老婆好棒!”永远置顶。

某个周末,陈达神秘兮兮地把林清许拉到了他在学校附近租的一个小公寓。

“当当当当!看!我们的据点!”陈达得意地推开房门。

公寓不大,但干净整洁,阳光充沛。最显眼的是,客厅里铺着一大块专业的舞蹈地胶,旁边还立着把杆。

“这样你就不用总跑去练习室了,在家就能练!”陈达眼睛亮晶晶地邀功。

林清许看着那块地胶,又看了看陈达那副“快夸我”的样子,心里某个地方被轻轻触动。他走过去,指尖划过光滑的地胶表面,轻声问:“租这里,花了你不少兼职的钱吧?”

陈达挠头傻笑:“没事!我多接几个活动就赚回来了!以后这里就是咱们在北京的家!”

“家”这个字,让林清许的心微微颤了一下。他抬起头,看着陈达,那双丹凤眼里情绪翻涌,最终化为一抹极温柔的笑意。

“嗯。”他轻轻点头。

从那以后,这个小公寓真的成了他们在北京的“家”。林清许会在这里看书、练舞、录视频;陈达会在这里打游戏、做饭(虽然味道一言难尽)、等林清许下课。偶尔,宋汀桐和周一让也会来做客,小小的空间里充满了年轻人的欢声笑语。

深秋的夜晚,陈达笨手笨脚地煮了两碗泡面,还特意给林清许那碗加了根火腿肠。两人盘腿坐在地胶上,对着电脑看一部老电影。

窗外是北京的灯火阑珊,窗内是氤氲的食物香气和依偎在一起的温暖。

陈达吸溜着面条,含糊不清地说:“清许,我觉得现在这样真好。”

林清许侧头看他,屏幕的光影在他脸上明明灭灭。他把自己碗里的火腿肠夹起来,塞进陈达嘴里。

“笨蛋,吃你的面。”

语气依旧是嫌弃的,但靠在陈达肩膀上的动作,却无比自然和依赖。

大学,是探索自我、追寻梦想的广阔天地。

而爱,是在这天地间,为你点亮的一盏灯,是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一个人,愿意为你铺一块地胶,煮一碗或许并不美味的泡面,共同建立起一个名为“家”的地方。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还有此等好事?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狩心游戏

我寄长风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转校后和他HE了
连载中pinkb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