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终究是松了口。
不是他逼周渔逼得紧。
只是现在马上高二下学期了,周渔要是再这样的态度下去,将来不说跟他上同一所大学,只怕去个好点的大学都难。
“嗯嗯,有数的!”周渔立马保证。
段西峤叹了口气,突然握住周渔作乱的手,捏了捏她温凉的指尖,然后松开。
周渔就知道这事儿算过去了。
她还没来得及松口气,就听段西峤冷不丁突然问她:“下学期选科分班,你想好要选什么了吗?”
“没想过诶。”周渔一愣,反问他,“你想好了?我和你选一样的呗,说不定还能继续在一个班。”
这话周渔倒是没说错。
附中高二部约两千人,都是平行班,各自选科不同,每种组合的班级大约五六个。
如果她和段西峤选一样的,还真有可能继续在一个班里。
段西峤被她这理所当然的样子弄得一噎,虽然很高兴周渔想跟他在一起。
但剩下的理智还是让他道:“不用和我一样,选你自己擅长和喜欢的科目。”
“喜欢的科目……我喜欢什么?”她真诚发问。
这是一个非常真实的问题。
段西峤沉默了。。
周渔除了物理稍微差一截,其他好像都挺平均的。
嗯……平等地讨厌每一科,平等地不爱学习。
“我真的不能跟你一个班吗?可是我们从小到大一直都在一起啊。”
周渔看了看四周,见没人注意到这边,压低了声音招段西峤过来,“我先和你选一样的,然后看能不能……”
她做了个扭转的手势,然后才补完后面的话:“操作一下。”
“……”
这个操作就有很多说法了。
段西峤无奈:“算了,到时候再说。”
所谓“船到桥头自然直”定律。
把一切推给明天,而明天肯定是要过下去的。
结果这下不乐意的反倒成了周渔。
她双手环胸,有些气鼓鼓道:“段小峤,你小时候可不是这样,哭着喊着非和我在一个班的难道不是你吗?”
“……”
段西峤浑身一僵。
有种闸刀落到头顶,这件事它终于来了的感觉。
从他外婆告诉周渔这件事那天起,他就做好了被周渔嘲笑的准备。
果然这一天还是来了。
周渔撅起嘴,学着小孩稚声稚气的口吻:“外婆外婆,我要和周小渔在一个班,不然就不去上学了,哼~”
段西峤嘴角抽了抽,“哪有这么夸张?”
然而事实也和周渔说的**不离十。
五六岁的小峤虽然不是拉着爷爷奶奶裤腿撒娇的性子,但酷帅的小脸一板,跟自己生闷气的样子,恐怕大人们看了只想把他抱怀里边亲边哄。
更何况也不是什么过分的要求,一向乖巧懂事的孩子,不过想转个学而已,转就是了。
那时段爷爷已康复出院,小峤脸上的水痘也好了,白白嫩嫩的小脸光洁如初。
段奶奶牵着小峤的手来家里道谢,男孩虽别别扭扭不太情愿的样子,但还是把手里的“芭比第19公主”送给了周渔当礼物。
小女孩眉飞色舞,拉着他去房间里玩玩具。
大人们则在外面聊天。
经此一事,两家彻底熟络起来,在了解小峤父母的事以后,老周以及钟女士更是心疼唏嘘。
之后的日子里,小峤也得回幼儿园继续上学。
他就读的是花港街附近的一所学校,教学环境什么的都很一般,两位老人也不了解这些,只图个距离上的方便。
而周渔则在市区一所高级幼儿园,校长是老周的大学同学,每次去接孩子两人都要唠上半天不肯走。
小周渔和小峤的关系日渐缓和,也会讲学校里发生的趣事。
比如今天和小美吵架了,明天被老师奖励了一朵小红花,还有同桌小壮送了周渔一朵油菜花,夸她是班上最好看的女孩子,扮家家酒要和她演爸爸妈妈……
她吸溜着雪糕,有些苦恼的样子,对小峤讲:“我一点都不想跟他演爸爸妈妈,他长得好丑还流大鼻涕,可是你又不在我们学校,我只能跟他玩儿了。”
依稀记得在周渔说出这句话的几天以后。
某天早上,老周牵着她刚出楼道,就看见了同样送孙子上学的段爷爷。
双方打过招呼,老周牵着周渔往公交站走,直到上了车才发现老人和男孩还在。
一问才知原来今天是小峤转学的日子,转去的正是周渔所在的幼儿园。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两家约定好轮流送孩子们上学。
这下不止两小只高兴,大人们也乐得轻松。
自此周渔小峤一路同行,从幼儿园到高中。
其实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分班也不在一起,但神奇的是没过两天,小峤又背着书包酷酷地站在了周渔班级里做自我介绍。
她不是没追问过原因,可惜都被小峤一句话给打发了。
问就是老师分错了,他本来就该在这个班里。
彼时天真无邪的小周渔哪能想到这么多弯弯绕绕,牵着失而复得的小伙伴的手,高兴都来不及。
往事不堪回首。
眼下周渔瞥一眼不动如风的某人,故意唉声叹气道:“某些人还是小时候可爱呀。”
“……”
“小时候都知道追着我跑,我去哪儿他去哪儿,现在……唉唉!”
周渔托着下巴,还真给自己说得愁起来。
感谢limonkey宝宝的20瓶营养液,感谢椰子^宝宝的营养液,么么么~
嘿嘿关于本文为什么叫追渔,下次是4.5号晚上啦[熊猫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追渔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