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好友催债

然生性木讷,不善交游,沪上相识者寥寥,可倾心者更无。辗转难眠,终是决定再去寻小周探探龙虾行情。小周年约三十,身高一米六许,圆润面庞,总挂着沪人特有的和气笑容,甚好相与。早先帮GLY廖老板打工,待掌了技术与客源便自立门户,租缸卖龙虾,生意颇红火。不过他将廖老板的客户尽数挖走,这等“挖墙脚”之事,亦嘉向来不齿。正因总想坦荡经商,吃亏的常是亦嘉这般书呆子。

“小周,忙着呢?今晚生意可好?”亦嘉见小周正捞着龙虾,便上前招呼。

“哟,老黄来了!签证办妥了?”小周回头笑着应道。

“你生意红火得连我都忘了。”亦嘉亦笑道。

“嘿嘿,哪能忘?正念叨你呢!上回你那件游龙品质不错,打算何时再发货?”小周问道。

“青龙游龙如今货源充足,你要吗?”亦嘉反问。早先曾在印度发过一箱游龙与螃蟹混装,毫无包装经验的他摸索着打包发回,不料仅损一虾。小周喜出望外,单这一箱便净赚不下两千元,自此心心念念这品质。亦嘉亦赚了千六百元,区区十公斤,利润远超螃蟹,心中早盘算着再续此业。

“印度那边如今什么行情?”小周胖脸上笑意更浓,眯眼问道。

“具体价格需与印度方面商定后方能敲定。我关心的是,你一次能销多少量?二百公斤,还是三百、五百公斤?”亦嘉问道。

“昨日不是谈妥了吗?不必一次囤太多,若每日发货,百来公斤至多一百五十公斤最佳,当日销完,损耗最小。”小周指着帮工正打包的龙虾,笑道:“你看,我这青龙,一位客户才要三十斤。二三百斤得攒十来个买家,累人呐。”

“有钱赚便不觉累,若换作我,倒要乐开花了。”亦嘉打趣道,“需帮忙否?”

“让你打工?莫玩笑,你是动口不动手的大老板,我们才是操劳命。”小周摆手道,“且说,如今青龙行情如何?”

“晚间二百二十元。”

“行情有涨?”亦嘉问。

“涨什么?本就这价,周末略高些,约二百五十元上下。”

“那游龙呢?”

“游龙日销二百公斤不成问题,但价低,我从印尼进的货,成本才一百五十元。你的货什么价?”

亦嘉对螃蟹与龙虾的进货渠道及成本控制熟稔于心,略一思忖:“给你一百三十五元,如何?可接?”

“甚好!何时能发货?”小周闻此极具竞争力的报价,喜形于色——这价不仅利润丰厚,更因行业潜规则:批发商惯用“二八称”甚至“三七称”,即一斤实重仅八两或七两。利润玄机,恰在重量之差:龙虾每斤二百元,一两二十元,短二两便是四十元暴利;再叠加行情差价,每斤净赚七八十元易如反掌。此乃海产批发商心照不宣的隐秘。此刻,小周胖脸上的笑意几乎挤没了眼睛,欣然道:“若能长期供货,我便弃印尼渠道。货款你放心,日日结清,次日付款,与GLY公司那拖账作风截然不同。”

这承诺令亦嘉心头踏实不少:“彼此打交道良久,信任自不必言。”

“死亡率如何算?”亦嘉深知此乃关键,损耗纠纷常有,必须理清。

“行规皆同。”小周话音未落,便有客临门。他忙道:“稍候,我招呼下客人。”随即疾步迎上,递出一支中华烟:“林老板,请抽烟。”

“哎,多谢。”林老板接过烟,瞥向鱼缸中游动的龙虾,问道:“晚间青龙什么价?”

“三两的,二百二十元。”

“贵啦。”林老板点上烟,深吸一口,摇头叹道。

“人家出多少?”小周试探着问道。

“他们给二百一。”林老板应道。

“二百一就二百一吧,老主顾了,权当给您省车费。”小周豁达一笑,转而问道:“要多少?”

“青龙三两的来一百五十只,四两的百只。对了,四两的单价多少?”林老板精明盘算着:每斤省十元,七八十斤便能节支七八百。生意人算盘珠子拨得响,小周岂是糊涂账?你压价,我秤上做文章,各取所需,买卖兴隆——这便是默契。见林老板问价,小周即刻回应:“四两青龙二百四十元,我分文不赚。”

林老板微蹙眉头,似在权衡。小周察言观色,忙补道:“不然换游龙?四两游龙二百元,够意思吧?”林老板嘴角浮起笑意——游龙成本降了四十元,小周仅让利十元,对方却感恩戴德。

“行,四两龙虾全要游龙。货必须过硬,别混死虾。”林老板郑重叮嘱,“上回掺了几只死的,这次仔细挑,全要活蹦乱跳的。”

“得嘞!老主顾放心,我亲自把关。”小周指着池中活虾,信誓旦旦。这笔订单落袋,今晚业绩稳了,他朝亦嘉得意地眨了眨眼。

“我再去理别的货,打好放这儿,待会儿来取。”林老板说罢离去。

“您慢走,包您满意!”小周笑容可掬,转身便麻利地备好包装材料。正欲动手,又一位客人步入店中:“四两游龙什么价?”

“今晚特价,二百一!”小周应声。

“二百能行不?”客人还价。

“您要多少?”

“一百五十只。”

“好,便宜五元,老板!如今挣钱不易,您也体谅体谅?”小周笑吟吟递上烟,他店里的客鲜有空手而归的。

“方才那位才给二百?”客人质疑。

“哎,老板您看,我这一单量够大,再压价真亏本,传出去还落个‘黑心’名头。您高抬贵手?”小周赔笑递烟,满脸堆笑。

“那就二百零三,货挑仔细,下次还来。”

“您是批发转卖?”

“江苏来的。”

“得嘞!二百零三,往后多关照小弟!”小周眉开眼笑,“明晚货备好,直接送苏A33877车,找老黄就行。您稍等算账,待会儿来付?”

“行。”客人应承,“打好后送车,钱马上结。”

“好嘞,多谢!”小周笑脸相送,转身对亦嘉感慨:“老黄,今晚沾你福气,合作开门红啊!”亦嘉听罢,眉间掠过一丝茫然。自己向来霉运缠身,竟也能为他人招来好运?他自嘲地牵了牵嘴角,终是按捺不住问道:“这些客户专挑二三两的小龙虾?去头剥壳后,肉所剩无几,岂非浪费?”

“客需即市场,哪管浪不浪费!”小周已忙不迭指挥帮工打包,头也不抬地嚷道,“江浙酒席必上龙虾,一人一只,十人一桌便需十只。大虾成本高,小规格反倒畅销。你发货时多挑小号的,大个儿的少发,否则利润薄得像纸!”

“大虾价高,理应更赚?”亦嘉蹙眉不解,“市面越大越贵,这规矩怎在这儿行不通?”

小周抬头一笑,眼角挤成细纹:“这你就不懂了!批发靠走量,大虾虽贵,得碰上游客散户才卖得动。可三天能撞见一个行家?龙虾活物,养不好就死,在缸里游得越久越折本,你说咋办?”

亦嘉闻言,似有灵光闪过:买方市场,需求为王,这便是市场铁律。思绪忽又飘向小叶紫檀——如今正是消费狂潮,红木圈谁不想分羹?若紫檀顺利运回,赚头岂是这龙虾螃蟹的蝇头小利可比?下半生的命运,或将就此改写!他心头一紧,匆匆赶回宿舍,抓起电话便拨通了林总的号码。

听筒那头,林总的声音透着倦意,却仍藏着一丝期盼。亦嘉语速急促:“林总,签证妥了,您得即刻备行去印度!”

“当真?”林总瞬间精神抖擞,嗓音里压抑的激动几欲迸裂,“终于能成行!合作有望了!”

亦嘉亦被这情绪点燃。两人紧锣密鼓敲定细节:出发日期、行前筹备……挂断时,他肩上的重担似又沉了几分——此行成败,关乎两人前途。他闭目默祷,愿此番印度之旅能成为命运的转折点,碾碎过往所有霉运,劈开一条生路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六十二年冬

臣妻

殿下为何如此心虚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紫檀祭
连载中凯歌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