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如闲也没在理会他,嘴边噙着一缕笑,瞧着梅花的一双眼格外温柔。
红梅一年年都在开,他等了一年年又一年年,红梅就这样盛放又枯朽了十多载。
一袭红衣在山中倒是显眼,他生了个张扬的懒腰,舒展筋骨,将扇子扔进沈财怀中,嘱咐了句“带上”,便折了枝开的正盛的梅花,进屋小憩去了。
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
……
万里积雪笼罩着冷冽的寒光,边塞的曙光映照着冻成一块死布的军旗。
新的一天又拉开了序幕。
“将军!探子来报,说日多忽汉兵分了三路,一路朝着咱大部队而来,一路朝粮草而去,一路朝马场。但是他们的兵力加起来远远没有三十万,探子又死活找不到剩下的十二万人去了哪儿,怕耽搁军情,所以先找您报情况。”孙海呼出一口白气,抬手抚着赶了一路马儿的背。
邬遥川点点头:“他们三路各五万兵马?”
孙海连忙摇头,从兜里掏出军报,递了过去,嘴上仍然复述着:“朝咱们来的有七万人,朝粮草去的有六万,马场五万……不过探子说,日多忽汉那边的兵马可能会比三十万少。”
“天太冷了?”
“嗯,是天气太冷了。他们粮草又紧缺的很,吃不好穿不好,死了不少兵。”孙海搓着手臂,“不然照他们先前的四十万人,怎么可能只分这点人来与我们硬碰硬。”
高空中盘旋的鹰发出长长的鸣叫。
邬遥川轻轻蹙了一下眉:“是啊,怎么可能只分这点人来与我们硬碰硬?”
孙海不傻,听见他这话很快也反应过来,登时有些呼吸困难:“将军的意思是蛮人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攥紧拳头,眼里忽然映出不安来。
邬遥川点点头,神色严肃,道:“十二万人不少了,日多忽汉如果要调兵,会调到哪儿去?”
“将军,我觉得我们不能去揣摩日多忽汉的想法。他从前打仗全都靠蛮力,靠着兵力多,这回假使他们真被冻死了不少兵,蛮人又不想臣服大魏,那么必定会赐给他一个谋士。”
“嗯,说的在理。有打听到相关情报吗?”
“有的。”孙海立刻回答,“五年前蛮人大举北上,虽说边境的兵打不了什么仗,但是朝廷人就派了个碍手碍脚的监军,名叫齐铭。”
“齐铭此人,曾在前朝当过丞相。有一定的军事见解,深得前朝皇帝喜爱——哦,因为他很会见风使舵和拍马屁。轮到我朝时,他也按着老套路,带着一帮顽固不化很难搞定的前朝老臣,承认魏武帝,又塞了几个女人吹耳边风。他在我朝的地位就渐渐固定。”
“而今一算,他已年逾七旬。”孙海回想着兵士带的口信,神色有些担忧,“他若活着,只怕心思不少。”
“见招拆招。”邬遥川抬头迎面接着天上飘下来的飞雪,“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雪落的更大了。
“那将军我们下一步怎么办?”
“我们手上的兵力也只有三十万,驻守粮草那边儿原有三万人,如今他们想要偷袭,我们自然不能随了他们的愿。只不过这样一来,手上这三十万人至少就要调去八万。”
“粮草事关重大,不能出半点差错。”
孙海点着头,跟身后人低声吩咐。
“但我想不明白的一点是,他们为什么要去袭马场?”邬遥川见着指令发布下去,心中晃晃升起不安,垂下眼睑思索。
孙海跃跃欲试提供思路:“将军,你不是说他们醉翁之意不在酒嘛,这草场只是他们迷惑我们的一个手段吧?那我们应当大胆猜猜他们究竟会突袭哪里……”他话音未落,一个步履匆匆的小兵便奋力跑过来。
“报——将军!袁副将那边遭遇敌袭!人手不够,需要派兵支援!”
“敌兵多少?”邬遥川问。
“四万!”
邬遥川脸上神色忽然阴沉下来,蹙眉问候了日多忽汉的祖宗:“他们的兵力总是卡的刚刚好,不多不少,我们不支援就可能沦陷,我们支援手上的兵就越来越少。”
“那……”小兵忽然有些支支吾吾了。
“拨五万人去支援袁副将,五万人去草场。”
命令又这般传了下去。
“报——将军,敌兵来袭!”
邬遥川咬咬牙:“迎战!”
……
蛮人,日多忽汉,齐铭,粮草,马场……
众多词汇蜂拥而至邬遥川的大脑里。
一切在意料之中,却走得步步惊心。
为什么?
他挡下一个粗旷汉子双手拿的长刀,向上一挑,抽身而去。
耳边忽地一阵苍鹰长鸣,邬遥川指尖紧握长鲸白齿,刀刀生风,又砍掉了一个头颅。
血溅上了他俊俏的脸庞,答案渐渐浮于心口。
……
左无敬出了营帐,墨色苍鹰落于其肩上。
他的手上多了一封信纸,不知道怎么处理之时,身后传来一阵“沙沙”的响动声。
白雪细软。
听着那人越来越明显的脚步声,自然心下就明白他不欲遮掩,左无敬停住手上的动作,便听见那人道:“看来左将军没少为我分担手头上的事。”
“我怎么敢,你要怪就怪将军吧,他真是对你操心的很。”
“谢谢你的羡慕。”荆醴将身上的大氅裹紧了些,“今晚说不准有敌袭。”
左无敬眸中变深了,点点头表示自己已知晓。
忽然卷来一阵凛冽狂风,荆醴不由得打了个喷嚏。
只此一个喷嚏,他忽然间就注意到了一个细节。
他们这营帐不值几个钱,看着还有些破烂,着实没有邬遥川更有价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