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 35 章

也不等云雅回答,阿妙又说:“瑞瑞爸爸和爷爷刚走的那段时间,村里人对我们家还挺照顾的,我刚跟那人时,也没像现在这样叫人指指点点。是后来条件好了些,又有了这食堂的工作,骂声才一下子多起来。”

她说:“你说我们这里的人活得多不容易啊,不笑贫不笑娼,谁家日子好过点了,大家倒开始恨起来了。”

云雅说:“那件事,怎么没瞒住的?”

阿妙回答:“他老婆一路跟着他捉到了小旅社,闹挺难看的。是去年夏天吧,天很热,我跟他第三个月,就被她老婆孩子发现了。”

说到这里停顿了十来秒,才继续:“我怎么觉得我家跟夏天有仇呢,一到天热的时候好像就得出点事……呸呸呸,不能瞎说,呸呸呸。”

云雅问:“她们母女经常来找你吗?”

阿妙说:“不算经常,一两个月一次吧,我也没摸准规律,可能是家里吵架了就想起我了。”

云雅问:“那男的呢?这事他不管?”

阿妙笑道:“管谁啊?管他老婆孩子还是管我啊……他不是得先管管他自己吗……他在单位有职务,老婆孩子靠他养家生活,我也得靠他安排活路,打一打骂一骂就罢了,她们不找瑞瑞麻烦我就挺感激的,毕竟说起来也是我对不起她们。”

采访后来结束,是孔瑜和于慰见云雅一进屋半天没出来,不放心过来看才打断的。

他俩不知道云雅在做采访,怕场面尴尬,故意地说了几句玩笑话,采访就进行不下去了。

阿妙炒菜之前跟云雅说:“等你有时间,我带你去我家看看吧。”

于慰还问:“阿妙姐你怎么光邀请她不邀请我啊?”

阿妙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说:“也邀请你,只是家里条件差,怕你嫌弃。”

于慰说:“我嫌弃什么啊我不嫌弃,我还要吃你做的包子呢。”

阿妙神色明亮起来,“好吃吗?还行是不是?”

孔瑜跟着于慰狂点头。

云雅想,自己还是碰上了很可爱很善良的人,他们没有人云亦云,他们保全了她和阿妙的体面。

快九点时,云雅整理完采访稿,想了想还是联系了导师,打算了解一些资助贫困女性或贫困学生的公益项目。

崔祎白近年一直在积极为相关慈善活动奔走,云雅之前听她提到过仁泰医院有位外科医生孟熙文,无条件资助过两位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她想了解一下,看看阿妙一家是不是符合资助条件。

孟熙文下了手术才看到崔祎白来电,立即回了过去,一听崔祎白是问资助贫困生的事,立即上了心,问有没有具体的资料发过来我看看呢。

崔祎白说学生问我的,我就先了解了解。

这话一说,孟熙文那颗八卦的心就被十分警觉地勾了起来。

想起前几天回沐湖湾陪爷爷下棋时,从串门来的李栋如那听到的消息,李施煦的心上人不就是崔祎白学生么。

李爷爷说的时候眉开眼笑的,夸个不停,什么这姑娘优秀呢,精通好几门外语,什么性子沉静很有涵养,又说她是崔教授最看重的学生……总之夸得那叫一个光荣骄傲。

孟熙文在电话里说,崔教授您学生怎么问起这个了。

崔祎白回答说她在景沧山做田野项目,碰上一家人,家庭非常困难,奶奶瘫痪在床,小女儿才上一年级,就妈妈一个人工作养全家,工作就是在食堂做饭,工资不高,没什么其他收入来源。

孟熙文一听,记在心里了,说崔教授您看能不能麻烦您学生把情况了解详细些给我发过来,我认识个基金会的人可以发给他看看,应该能帮上忙。

崔祎白答应了,立马又把情况转达给云雅。

云雅大感意外,她只是初步问问,没想到这事还挺有希望,心想明天就问问阿妙,看她是不是愿意接受其他方式的帮助。

孟熙文挂了电话就跑群里发消息,说我有一个贫困家庭想资助,你们谁一起出出力。

纪尔希秒回:我来。

孟熙文:你先等会儿,我看看他们什么意见。

宋夏宜和陆屿桥这对坎坷夫妻,这时候倒是很有默契,同时回了可以。

孟熙文没应那俩,又发:京安大学的崔祎白崔教授刚才联系我的,说她学生去景沧山调研认识了一户贫困家庭,具体情况我还没了解清楚,等我了解清楚了再通知你们。

李温迎居然冒了出来:我也可以。

孟熙文:好啊,还有人呢?

还有什么人,还有的就剩了个才摸到手机的李施煦。

李施煦回:我去了解吧,你等我电话。

孟熙文故意回:怎么你去了解呢,你这么有兴趣资助啊?

李施煦:别装傻,你不就是想叫我出钱吗。

孟熙文发大笑的表情包,说:这么巧崔教授那学生就是你喜欢的人啊,姑娘挺有爱心的,你眼光不错。

李施煦回了句你等我消息,看看时间没到九点半,给云雅发微信问:我听说你想帮一户困难家庭找基金会资助,怎么没和我说呢?我也可以帮忙。

云雅以为自己看错了,又读了两遍那信息,心中讶异,这事他怎么知道。

李施煦又发:孟熙文是我邻居,从小一块长大的朋友,我刚才听她说的。

云雅微微吃惊,果然什么圈子到最上层都是很小的,回道:才了解的,就是早上带我们看村子的姐姐,家里条件特别不好,婆婆瘫痪在床,女儿才上的小学,她没什么收入,养一家人很难。

李施煦刚要问你想怎么资助她呢,云雅又回了:明天我再确认一下她家里情况,然后还要问问她本人意见,你先不急。

李施煦还真挺急,想着她都托崔教授问到孟熙文了,这家人的情况想必是很不好的。

又想她去景沧山又要跑田野又要帮助别人,应该很忙碌。

忙起来好,忙起来才没空想其他事。

他白天听杨律师说了,吴少伟不服行政处罚已经申请行政复议了。

他当时就告诉杨律师,要她把这案子负责到底,尽量别叫办案的人联系云雅调查情况。

杨律师说,吴少伟不好对付,似乎铁了心要把云雅拖下水,他要再不服,铁定能走到诉讼过程去。

诉讼就诉讼,李施煦想,总不能这世道真叫他一个违法的人渣称了心去。

可是又发愁,这人总有从拘留所出来的一天,等云雅回了京安,他要继续变态得跟踪不停,要怎么解决才好……

还有那些无风起浪的传闻,删也删不尽的,总是隐患。

这些事,他得一件一件想办法解决。

回云雅:我等你消息。

对面久久没有回应。

李施煦看了眼时间,想着她也许收拾洗漱或者累了一天睡得早,便放下了手机重新投入工作。

过了差不多十来分钟,手机上有新消息来。

云雅回:好,明天告诉你。

又是一阵很长的正在输入,李施煦盯着聊天页面,心下不知不觉跟着忐忑起来,然而莫名的,忐忑之外还有一些说不明的期待。

两分钟后,云雅发了一张照片来。

是一本书,朴素的装帧,大大的英文字母印着书名《The Living Mountain》。

李施煦打字:最近在看的书?好看吗?

刚要按发送,对面发来文字:师姐送的书,我好开心啊!

李施煦的嘴角跟随文字弯了起来,这算她开始主动和他分享日常吗?

是的吧……

屏幕上又开始在正在输入,没一会儿,他收到了一条长长的消息——

去年冬天和师姐一起跑田野,在海边一家很小的二手书店看到了这本书的中译版,书保存得不太好,绿色封面上有好几块黑灰色的脏污,但是右下角有人用蓝色的笔画了一幅很好看的风景速写,是远山松林溪流和云朵,画面特别生动,和书名格外映衬,这本书的中译名叫《活山》。

跟着发来了一张图片,是书脊书角都有磨损的《活山》,封面右下角是蓝色的风景画。

她说:因为这幅画,我买下了这本书,花了一晚上时间读完,读完之后心情非常平静,平静到很像幸福。第二天我和师姐说很喜欢这本书,说买到它运气很好,说如果有机会可以找来原文书看看。

她说:我师姐是不是特别好!这本书我在网上找过,当时没有货,后来就忘记了,但是师姐她帮我记着。

她是真的在和自己分享生活啊!

李施煦盯着屏幕上的一条条消息,眼睫不停地颤动,觉得心像速写画里点缀的飞鸟,飞得又高又愉悦。

回道:是很好,你们关系很好是不是,她也在景沧山吗?

云雅:没有,她没有参与这边的项目,她是让师兄转交给我的,我刚刚拿到。

李施煦有些疑惑,回:师姐和师兄?

云雅:只是同门。

李施煦:那为什么不直接给你啊?

又是漫长的【对方正在输入…】。

一两分钟后,云雅回:因为她要师兄等我生日到再给我。

云雅:明天是我生日,你要不要和我说生日快乐?

李施煦立刻发了条语音过去。

他说:生日快乐云雅,祝你每一天都无忧无虑顺心顺意,祝你永远自由自在做自己想做的每一件事。

他的声音还是一如既往的好听。

十分的温柔,十二分的真诚。

唯一不同的,云雅听出了没有压抑住的急切。

是一百分的渴望。

心里随之生出来漫无边际的感动,像一阵温暖的风。

吹出来一些些会叫人不清醒的甜蜜。

和飘渺无形不易察觉的不安。

她没有把生活过得很好,所以李施煦担心,师姐也担心。

视线看向桌面上刚拿到手的书,打开的扉页上贴着一张绿色的便利贴,师姐写道——

第三教学楼往宿舍走的那条路,有一段施了好久的工,石灰色的围挡拦着,很不好看。但是这段路的另一边,是一片山坡草地,波伏娃和她的朋友经常在那里晒太阳或者游戏。所以每次走到这段路,我都很习惯看向山坡这边,看波伏娃和她的朋友。假如不巧某天猫儿们都没有出现,我就会加快步子很快地走过去。

其实人生风景大多如此,一段好些,一段差些。不走运看到很差的风景时,不如转过头去看看另一边。

视野不必被局部的风景限制,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看到什么。

谣言不是好风景。这本书是。

祝生日快乐!

祝你的眼中永远只看到好风景!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西江的船

橘涂十一日

狩心游戏

貂珰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昨日相逢
连载中随文汲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