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宗提交后,圣上龙颜大悦,连同上一次的阳市知府案一并封赏,苏晗一官升至刑部左侍郎,成为刑部尚书的一把手。
此消息一出,震惊四方。原因无他,苏晗一年仅二十一,是礼朝最年轻的侍郎。
也有言官进谏,拐弯抹角地说苏晗一升得太快了,但细细想来,苏晗一任职以来接手的案子桩桩件件都办在了皇帝的心坎上,甚至还取悦了太后,言官们进谏几次无果,就知难而退了。
苏晗一官升三品,领了新的官袍,在家休养几日就去上朝了。
她本是满面春风,笑容肆意,到了朝堂上却忽觉氛围不对。一看皇帝的脸色,竟比锅底还黑。
这是谁犯了什么事儿啊。苏晗一微微蜷着身子,试图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苏晗一。”
皇上深沉低哑的声音吓得她一激灵。
苏晗一悻悻的出列,脑子里高速思索一番自己回京之后发生什么事。难道是收了谁家的礼?谁又参我了?去瑶楼喝酒被发现了?
“你当真会审时度势啊。”
苏晗一听出话里的讽刺,立马就跪下了。
“下官忠心耿耿,一心只想辅佐陛下……”
“是想辅佐姜氏吧!”此言一出,姜氏的官员也立马跪下,在座大臣无不瞠目结舌。
“臣绝无此番心思!望陛下明察!”
“是啊,陛下这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苏均尧站了出来打圆场。
“哼。”皇帝冷哼一声,“岳乡案是姜太后让你去查的。太后让你去秉公执法,还岳乡一个安宁,你倒好,替姜大人捞了不少钱,是想谄媚于太后呢?”
太后?苏晗一心里有千种疑虑,但案卷已经把前因后果讲的清清楚楚,皇帝过目也甚是满意,怎么这会儿又变了脸色。
“陛下,臣确实是秉公执法。臣在卷宗上写了,姜大人想要开采金氏祖祠是万万不妥的,于是换了天中山以东的地界,租金却有下降,但这是三方讨论的结果,为的是开源节流,臣绝无中饱私囊之思啊。”
“是吗?”皇帝忽而将一凤钗掷于地面,上面玛瑙宝石无数,是价值连城的宝物,“你看看,你前脚离开岳乡,那姜大人就给太后送这么贵重的礼,说是要谢谢太后照拂,派了个帮手帮他解决金氏呢!”
“陛下明察,我与姜大人交谈次数屈指可数,且都有其他人在场,下官从未徇私舞弊,那姜大人是一派胡言。”
“还敢顶嘴!”皇帝指着苏晗一怒骂道,“要不是太后公平正义,看不过眼那岳乡知府的做派,你拉帮结派的本事朕还真不知道呢。”
“陛下,臣要状告岳乡知府诬陷与我,请您宣姜大人进京!我们对簿公堂!”苏晗一言辞凿凿、情真意切,许多官员心中都生出疑虑,这小苏大人不会真的是被冤枉的吧。
“朕当然宣了那知府进京,用得着你说。”皇帝站了起身,挥一挥衣袖,给苏晗一一锤定音,“岳乡到此路途遥远,那知府没来以前,苏卿你就停职查看吧。”
太后!苏晗一低着头,隐藏住自己狰狞的面目。她咬紧牙关,一腔怒火直冲脑门。是太后设计的圈套!行,算计我,那就给我等着。她强行控制住愤怒,闭上眼默默厘清繁杂的思绪,姜太后一定会与那知府串好口供,真等到他到汴京自己也是百口莫辩,要找到第三方的支持——金氏。
她攥紧拳头,不得不承认,自己想要联系到金氏,就只能靠求助辛姑娘,可是这不是把辛姑娘往刀口上推吗。
还有什么办法解决姜太后,太后为什么要害她,太后传谕旨之前发生什么事……
郑沫华!
哈,苏晗一冷笑一声,事件的前因后果都被串起。
那日郑沫华计谋被戳穿以后,院内的人都战战兢兢,不敢泄露一丝风声。但府外依旧有人察觉不对,一时间,汴京城内谣言四起、众说风云。
郑沫华实在不堪受辱,收拾东西回了娘家,和郑丞相大吐苦水。
先有郑典泗来状告苏晗一侦破姬氏袭官案,后有女儿来诉说自己受苏晗一百般刁难,郑丞相也不免对这个小辈动气了。他想到近日太后的多番拉拢,印象中太后也特意接近了苏晗一。郑丞相盘算了一番,前去求见了太后。
“爱卿快快落座。”姜太后欣喜地接见了郑丞相。
郑丞相也不客气,一挥袖袍,大马金刀地就坐在了红木官椅上,他直入主题:“听闻太后最近和刑部的四品小官聊了聊天。”
“你说苏晗一啊,这孩子为礼朝办了大案,我自是该见见的。”
“臣以为,人在外有一两件功绩,很大程度是上天照拂;但人在内胡作非为,就是此人品性的问题了。”
“爱卿何出此言?”
“苏晗一本是苏府的二小姐,自小秉性顽劣,不受管教,在汴京城内闯下多少祸端,都被他父亲一一揭过。如今得了一些封赏,更是无法无天了。我女郑沫华委居苏府多年,忍气吞声、任劳任怨,却被这顽童挑衅打压,简直是欺人太甚。本来我女正好好地操办深泽与芷雾的宴席,她苏晗一心生嫉妒,多次来捣乱,搞得宴席延期,苏李两家的好事悬而未落。太后明鉴,老臣躬身于朝廷,对后院之事不好插手,但又着实不忍两家关系被一庶女扰乱,还请太后做主啊。”
太后心中明了,她手指轻点扶手,思量片刻,一个绝佳的计谋从脑海中浮现。
岳乡知府姜明宗是她姜氏小辈中年龄最长的孩子,也是最没用的。她姜氏后代有她照拂,早在皇城生根了,而那姜明宗根本走不出岳乡。
姜太后看不起他,但他的父亲却是极看中这个儿子的,硬把他放到了岳乡知府的位置。姜太后不好拂了哥哥的颜面,数年来,不知为姜明宗解决了多少烂摊子。姜太后也是个处事果决的,她知道一个烂果子不摘,那就要烂一筐。
刚好岳乡出事,她大可以派苏晗一去处理,苏晗一为了给她一个投名状,处理结果必然偏向姜氏,那她大可以说自己的侄子与苏晗一两相勾结,一箭双雕。再不济,那苏大人呢真是秉公执法,那控制姜明宗说一些不清不楚的话再简单不过,她依旧是砧板上的鱼肉。亦或是苏晗一真不愿意与自己站队,偏向了金氏,那日后自己在汴京向她发难也是合情合理的。
不管怎样,苏晗一的命运已经尽在掌握。她姜太后想要处理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辈简直易如反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