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第 173 章

秦始皇不怒自威。

虽然是坐着,但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气势以及言语中的愤怒,所有大臣的心立马紧张起来。

面对胸无大举来犯,没有人任何的表态,反而在猜测边疆的局势,而且还在思考该不该增援。

底下人的声音虽小,但不要忘了习武之人周围的细小声音是能听到的。

“陛下恕罪,我等绝无此意,大秦从不惧任何人。”

赵高察言观色,知道嬴政真的生气了,连忙在一旁跪下说道。

有了赵高的提点众人也都跪下俯首,心中也是懊悔之前的多嘴,如蒙毅李斯因为有任何言语,反而无错。

或许文武百官对秦始皇的变化不太了解,可身为秦始皇身边的近臣,赵高,最近越来越发现秦始皇有了往日的雄威。

特别是能感受到嬴政身体里的力量很强,但也能感受到,在岁月的侵蚀下,嬴政的身体始终是回不到过去了。

可千万不要轻视,不再沉迷仙药的嬴政,一旦从集中解放出来,将有更多的精力以及清醒的意识处理国事。

文武百官失口而跪的时候,蒙毅和李斯有话说。

“陛下,蒙恬驻守边疆多年,从未向朝廷要过兵,此次一定是遇到了困难,还请皇上派兵增援,给匈奴以惨痛的教训。”

“臣李斯也认为,当及时与蒙恬将军增援,不过要留下保卫京都的力量,匈奴发兵三十万,我大秦将士在边疆也有三十万,相信蒙恬将军会给朝廷一个交代的。”

作为朝廷的两大要员,他们的意见比较统一,但其中的个别意思是有分歧的。

李斯虽然同意增援,但同时也在提示蒙恬手握重兵却落入下风,这可不是一个好现象。

蒙恬在军中和百姓的心中呼声很高,经常有胜仗传回来,如果在同等战力下被匈奴压着打,那在秦始皇嬴政的心中可就不妙了。

这一点在朝廷的有些官员中,是比较喜闻乐见的,有一部分人是不愿见到蒙家壮大的。

“善。”

“两位爱卿与寡人的想法不谋而合,我大秦地大物博,这也是蒙恬第一次请求派兵增援,自当应允。”

“蒙恬镇守边将多年,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相信他,更要注意其他周边国家的动向,以防万一。”

秦始皇嬴政不再多言,对于那些议论的文官武将没有继续的心思,一语定下。

“寡人准备派五万将士支援蒙恬,诸位爱卿认为派谁前去方可。”

五万大军,是朝廷可以拿出的最大兵力了,光这一点群臣心中就知道边疆对嬴政的重要性。

而这一次出兵,在武将之中可以说是一次机会,也是一次豪赌。

若边疆胜,那军功必然会有,而且不小,可要是边疆失利,那就不是什么军功的事了,而是身家性命。

武将之中有人支持扶苏,有人支持胡亥,也有中立之人。

武将想要上位,必须要靠军功才能实现,统帅五万将士支援边疆,那必须要资历尚可之人,其实现在的朝廷很难再派出一名合适的武将。

但凡有资历的武将都在各处任职,不是没有,而是大秦的事太多太广。

“陛下,臣认为章邯统领非常适合,身经百战,武功高强,并且能让底下的将士们服众。”

九卿之一的老臣站出来推荐,放眼望去,现如今的朝廷也就只有章邯最合适了。

上次派人出兵边疆的时候,也曾提及章邯,不过最后是扶苏请命解决了那一难题,现在也是别无他法了。

偏偏这个时候李斯站出来阻止道。

“胡闹,章邯统领负责陛下的安危,怎么可能调去边疆,这件事绝对不可。”

李斯一语回绝并且义正言辞的指责,每一句话都在维护秦始皇嬴政,现如今的大秦,没有谁能高得过嬴政。

一时间,对于派谁统领五万将士出兵边疆,殿上陷入了沉默。

年轻的将领不足以担此重任,年迈的也都告老还乡,身体也不允许,到此中间力量的时候,却偏偏无人能顶上来。

如此情况倒是让嬴政有些阴沉,堂堂大秦竟然连一个合适的人选都找不出来吗。

“真是可悲,我大秦妄称地大物博,人才济济,却一在关键时候无人可上,连一个小小的匈奴都敢如此放肆,你们倒是说话啊。”

“这个时候怎么哑巴了,平日里奏折不断,不是是弹劾这个问题,就是弹劾那个问题,一到关键时刻就不行了,寡人要你们有何用。”

“都给寡人在大殿上好好的想,这一年年的文状元,武状元,每一次的学子考试选拔,难道都是在做样子吗。”

嬴政是真的生气了,平日里一个比一个能说,一到正事上没有一个能扛大旗,这个时候嬴政倒是有点儿想扶苏了。

如今的大秦安逸日子过久了,身上的血性也在慢慢磨平,后人没有经历过以往战争的残酷,流血与牺牲,真的很难顶上去。

殿上所有的文武百官被说的低下了头,没有一个人敢反驳,有的只是一边倒的训斥。

最后嬴政实在是不想见到这些人,直接愤怒离去,留下了面面相料的文武百官,谁也不敢离开,就这样在大殿上呆着。

直到确定了嬴政离开,百官们才敢稍稍有所放松,但也警惕着嬴政的再次回来。

这个时候百官也只能寄托于蒙毅和李斯了,不是他们不想,是真的找不出这样一个人啊。

“蒙大人,李丞相,这可如何是好,不知道二位大人有什么解决办法。”

“是啊,陛下最信任的就是二位大人,大秦连年的战乱,好不容易稳定下来,人才损失很大,不是一时之间就能恢复的。”

“再者说,统领之才,将才,帅才,这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九卿的身份高一些,但也是毕恭毕敬的找蒙毅和李斯两人请教。

“莫要说那些,我大秦艰难的时候,哪里有现在的条件,那时候都可以有,为什么现在做不到呢,你说的那些都是次要的,没有谁是天生的天才。”

“陛下说的没错,现如今的安逸让我们过的太舒服了。”

蒙毅的话,再次让在场的文武百官羞愧的低下头。

看似是给前来请教的九卿所说,的声音却没有规避他人,在场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因为秦始皇嬴政和蒙毅所说都是事实,而且并没有说出全部,有些事情只有在场的百官自己最清楚,为什么现如今的大秦会是这样。

人一旦安逸下来,没有了战争之类因素的困扰,再加上权力与人性的潜意识,很多人真的就没有了当初的坚持。

统帅将士之人,不得马虎,入室有些事情还可以推脱拖延,但这件事真的没有任何可以周旋的余地。

要不然蒙毅和李斯也不会站在这里,留下的只有沉默。

另一边朝堂上的百官没有回到府上,引起了各自的注意,当然这种事情是不可能传出去的,会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毕竟之前传令兵的进城,已经引起了百姓们的注意。

胡亥最先知道了这一消息,对于朝廷上的事情也有了一些猜测。

“能让父皇如此在意的事情,必定和现在的边疆有关,如此看来,边疆现在的情况不容乐观啊。”

“也不知我那大哥现在怎么样了,当时我记得他可是立下了军令状,不破匈奴不回的,真是口出狂言。”

胡亥想到一些,心里还是比较高兴的,边疆能否守住倒是次要,扶苏能不能回来才是关键。

地方丢了可以再打回来,但皇位可只有一个。

身为皇子,胡亥虽然不上朝,但也要为朝廷做一些事,不仅是获得嬴政的好感,也是要收买人心,没有底下人的支持是不行的。

前些时间,在这么高的安排下,胡亥随着李斯前往各地筹备粮草,以补充各地将士的辎重。

趁着出城的机会更是办了不少事,很多面子上的事情都交给底下人去做,这样才有时间腾出手来做其他的事。

根据胡亥底下人的调查,扶苏和百家里的墨家来往密切,虽然不知道在做什么,但胡亥绝不允许扶苏势力的壮大。

扶苏不是拉拢墨家吗,那胡亥就去找墨家对立的阴阳家,想必阴阳家会非常乐意的。

双方各取所需,都是一个目标。

“李斯此人城府太深,不见不管,之前出去完全没有在意我去做什么,不说破不点破,回来之后也没有告诉父皇,真是有趣。”

胡亥自然知道赵高的深意,是想让李斯入伙,作为当朝宰相,可以说是有着极大的话语权,对于之后的上位非常关键。

可惜并没有得到什么实际的进展,在世人眼里,李斯是一个非常中立的人,经历到所有人都知道,这就很恐怖了。

不过李斯的做法已经有所苗头,不见与拒绝是不一样的,没有弹劾也是一个信号,说明还有机会。

“我的好大哥,等你回来咸阳可就不是你离开时的咸阳了,而且我给你准备的大礼,可是要好好享受啊,千万不要辜负了弟弟一片心意。”

胡亥看着边疆的方向,脸上露出阴冷的笑容。

此次匈奴大举入侵,是匈奴的机会,也是胡亥的机会,扶苏想要打败匈奴,很难,胡亥更是要火上浇油。

……

整整一天的时间,文武百官自上朝之后一直没有回来,让各自家里的家眷都非常担心。

平时各自熟悉的来往官员之间,都互相通了消息,这得知所有人都没有归来,这才稍稍放心下来。

咸阳城内的百姓都在议论,此次边疆会是什么情况,就连守卫咸阳的守备军都在议论。

百姓或许知道的很少,但作为将士,自然能感受到之前赶来的传令兵的紧张程度。

边疆的情况不容乐观。

“没想到匈奴这次如此来势凶猛,拿出全国的力量,看来匈奴这次很有信心啊。”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武侠:下载满级神功和天赋

魔女霓裳(gl)

寻仙

盘古幡能有什么坏心眼呢[洪荒]

仙帝李墨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大秦]此后山水不相逢 莫到彼此长和短
连载中竹霂青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