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第 344 章

虞姬找到张良的住处,发现常用的衣物和物品都不见了,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良子会去哪儿了?”

虞姬在张良的住处随手翻动几样东西,没有找到任何线索,又急忙出门眺望。

“老身叩见主母!”

一个老妇人向虞姬走来,深深的鞠躬。

“老人家,你可知住在这里的人去哪儿了吗?”

张良和李瑁虽然在项府做事,但不住在项府里,而是住在项府对面的房屋中。

这个老妇人就是这栋房子的房东,她把一封信交给虞姬。

“他们说走了,再也不回来了,刚刚给老身留下很多钱,还有一封信。”

“张文书说,主母要是来找,就把信给她,如不来找三天后把信烧了!”

信是用几片竹简写的,只写了几行字。

“主母钧鉴,张良承蒙主母恩惠,感激涕零,铭记在心,但人言可畏,恕张良不辞而别,从此江湖陌路,后会无期!”

虞姬急忙骑马,追出城外二十里。

黄尘古道,远山朦胧。

张良已不见踪影,天空中一排南归雁,飞向远方。

两行热泪,从虞姬的眼中滚落下来……

逃出会稽后,张良和李瑁骑着马漫无目的地行走着。

“张兄,我们何处安身?要不我们回颍川,仍旧小桥流水人家?”

“不回去了,大丈夫立于世,四海为家!”

“难道我们从此飘泊天涯吗?”

“哎!可惜我俩一腔热血,满腹经纶,却无处发挥,呜呼哀哉!”

李瑁笑道:“我可是看淡功名利禄了,张兄如想一展雄心壮志,那我俩还是再找一个明主吧!”

张良言道:“纵观天下,谁是明主?”

李瑁道:“荆州的扶苏,礼贤下士,求贤若渴,他勤政爱民,堪称明主,我们去投他如何?”

张良瞪了李瑁一眼,言道:“我去荆州,岂不是找死,沧海君刺秦一事,难道你忘了吗?”

李瑁道:“扶苏仁德,不会记恨这些的,此一时彼一时也!”

“李兄,我们还是去巴蜀,投刘邦吧?”

“刘邦乃无赖出身,能成何大事?巴蜀我不去!”

李瑁对刘邦是一票否决,对扶苏却大加赞赏,可张良还是有些担心。

“我也知扶苏乃明主,可我还是怕他记仇啊!”

“张兄,真正的明主,能容天下难容之事,你相信我,我们在荆州定能施展抱负,实现心中夙愿!”

张良沉思良久,终于言道:“好吧!我们前往荆州!”

荆州。

由于荆州是扶苏的政治中心,加上在扶苏的治理下,一片欣欣向荣。

各地的外来人员,迅速增加,使得荆州的田产价格一下暴涨。

史料记载,秦朝时期中原的总人口只有四千万左右,还不及现在的一个省份人口多。

人口密度其实非常小,扶苏还出台政策,鼓励生育来提高本国人口。

最近庄园里又来了很多各地英才,住房就显得格外的紧张。

扶苏和萧何等人商议,用寻宝回来的珍宝扩建庄园。

“殿下,外面来了两个年轻人,说是毛遂自荐。”

“叫他们进来!”

残剑将两个年轻人带进议事厅。

“两位是何方人士?请先自报家门!”

两人躬身答:“草民张良,颍川人氏!”

“草民李瑁,也是颍川人氏!”

扶苏看见张良和李瑁长相秀气,文质彬彬,谈吐和举止一股书卷气,知道两人能识文断字,于是问道。

“两位想求何职?”

“我们俩曾在会稽项羽府上任过文书!”

扶苏一听,顿时来了兴趣,问:“是吗?那为何不在项府做文书了?”

李瑁答:“良禽择木而栖,我们久闻殿下乃一代明主,因此来荆州求职!”

而张良却道:“禀殿下,实不相瞒,因发生了点意外,我和李兄两人只好逃离会稽!”

“发生了何事?”

“此乃难言之隐也,请殿下不要细问!另外,草民还有一事想告知殿下。”

扶苏问:“何事?”

张良道:“我和沧海君乃密友,沧海君一事,草民也参与,今日来此不想隐瞒殿下,免得以后说不清!”

“殿下如是记仇,就把草民拉出去砍了,如不想留用草民,也可将草民逐出去!”

一旁的李瑁,着实为张良捏了把汗。

众人也把目光聚焦在张良的身上,都诧异这个斯斯文为的年轻人,当年竟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

没想到扶苏却笑道:“原来那个人就是你啊!那一年你才十几岁吧?”

“十五!”

“有胆略!不过,这事我不会追究了!”

“谢殿下,这事说出来舒坦多了!”

扶苏哈哈笑道:“你能说出来,我也舒坦多了,你来此也是想求文书一职吗?”

张良道:“草民不想做文书了,想在帐下效力,做一谋士!”

在场的所有目光,再次聚焦在张良的身上。

好大的口气,一来就想在太子殿下的帐下做谋士,有这个本事吗?

这时南阳公主接话道:“想做谋士必须具备敏锐的眼光,以及超强的智慧,能洞悉天下风云变幻,做出正确的应对方案,你可以吗?”

“草民愚昧,但是好学!”

南阳公主笑着问道:“你是来做谋士还是来做学徒啊?”

众人听了都哈哈大笑,原来此人是想来做学徒的。

张良向南阳公主鞠躬道:“久闻南阳有一公主,神鬼莫测,才智超人,今日得见,草民诚惶诚恐,如公主肯收草民为徒,草民定不负公主期望!”

南阳公主又笑道:“我还没想过要收徒弟呢,不过你要是好学,我倒是很愿意收你这个徒弟,不过,我要先考考你!”

南阳公主看见张良,也觉得这个年轻人外表干净,赏心悦目。

看来高颜值高,走到哪里都受到众人的欢迎。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看重颜值的时代,六国选相,都喜欢选长得帅的人来当宰相。

张良的的家族,就因为长得帅,曾经就任过三朝六相。

张良也遗传了家族强大的基因,不光聪明绝顶,而且颜值一流。

“草民愚昧,但是好学!”

南阳公主笑着问道:“你是来做谋士还是来做学徒啊?”

众人听了都哈哈大笑,原来此人是想来做学徒的。

张良向南阳公主鞠躬道:“久闻南阳有一公主,神鬼莫测,才智超人,今日得见,草民诚惶诚恐,如公主肯收草民为徒,草民定不负公主期望!”

南阳公主又笑道:“我还没想过要收徒弟呢,不过你要是好学,我倒是很愿意收你这个徒弟,不过,我要先考考你!”

南阳公主看见张良,也觉得这个年轻人外表干净,赏心悦目。

看来高颜值高,走到哪里都受到众人的欢迎。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看重颜值的时代,六国选相,都喜欢选长得帅的人来当宰相。

张良的的家族,就因为长得帅,曾经就任过三朝六相。

张良也遗传了家族强大的基因,不光聪明绝顶,而且颜值一流。

春秋战国时期,有四大美男。

安陵君、宋玉、邹忌、龙阳君,这四个人都因颜值一流而飞黄腾达。

邹忌就出任过齐国的相国,不过这四个人中,龙阳君的名声最差。

“龙阳之好”就是指的这个龙阳君。

到了大秦时期,颜值高一直都很受欢迎,张良说要拜南阳公主为师,南阳公主自然也很欢喜。

“张良,我要考考你!”

“请公主出题!”

南阳公主问:“当今中原,谁为荆州大敌?”

张良言道:“三川的李由,江东的项氏,骊山军团!”

在场的人听了,都认为张良回答的不对,独孤剑、残剑等人,向张良投去几分轻蔑的目光。

扶苏和南阳公主他们经常提到谁为强敌这件事,认为中原的强敌只有两个,一个是江东项氏,另一个是巴蜀刘邦。

他们并不把三川的李由,以及章邯的骊山军列为强敌。

而现在张良把三川的李由,以及章邯的骊山军列为强敌,而忽略掉刘邦,显然和扶苏他们的看法不同。

独孤剑他们相信扶苏和萧何他们判断是正确的,三川的李由和荆州的关系很好,怎么会是强敌呢?

而骊山军团征讨的是各地叛乱的群雄,并没有进兵荆州的意图。

“哦?说说你的理由!”

“三川与荆州只一江之隔,目前李由也在江北打造战船,意欲何为?”

张良继续言道:“李由拥兵二十万,足可以和荆州相抗衡,帐下谋士西子铭、司马江、章安清三人,乃当今一流谋士。”

“李由有这三人辅佐,只会越来越强大,因此,荆州之大敌,乃三川为首也!”

“其次是江东项氏,项梁乃军事天才,帐下也是人才济济。”

“项氏一族,有项羽、项伯、项庄、皆世之英杰,帐下龙且、周殷、陈志、熊五等,皆世之名将!”

“眼下江东项氏,已经拥有江东六郡,根基稳固,因此,江东项氏乃荆州第二大敌也!”

听了张良的一番话,扶苏对他有种刮目相看的感觉。

扶苏和李由的关系一旦恶化,那张良所言乃是正理,张良并不知道扶苏和李由的交情,也不知道西子铭有偏向扶苏的倾向。

荆州和三川只一江之隔,面对拥有二十万大军的李由,自然对荆州的威胁最大。

因此,张良的分析并没有错。

项氏在江东经营多年,根基稳固,万民同心。

把江东项氏列为第二大威胁,也没有错。

扶苏言道:“阁下分析极有道理,那骊山军团为何是第三大威胁?”

张良言道:“章邯忠于赵高,而赵高是篡改遗诏的罪魁祸首,与殿下不共戴天。”

“假如章邯平息齐、赵、燕、魏等国的叛乱后,就会挥师直逼荆州!”

张良的一番话,让众人叹服。

独孤剑和残剑也收了刚才轻蔑的目光,向张良投来敬佩的眼神。

扶苏微微顿首,赞同张良的看法。

萧何和南阳公主也是连连点头。

南阳公主笑着言道:“分析的不错,你这个徒儿我收下了!”

张良大喜,就要向南阳公主磕头。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武侠:下载满级神功和天赋

魔女霓裳(gl)

寻仙

盘古幡能有什么坏心眼呢[洪荒]

仙帝李墨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大秦]此后山水不相逢 莫到彼此长和短
连载中竹霂青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