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正说着,宫女上来禀告,炙羊肉好了,是否现在要用膳。
武媚娘让她们上菜,又让人泡了两杯清茶,特意说了什么都不要加。
李治和武媚娘对视一眼,会心一笑。
御膳房端上来半扇烤羊羔,李治取出腰间的匕首道:“媚娘最近辛苦了,我来伺候你。”
李治给武媚娘用匕首割了几块肉放在盘中。武媚娘接过来道:“陛下也辛苦了。咱们先尝这个,我让人做了陛下爱吃的蜜烤羊排。”
李治手一顿,讪讪一笑道:“媚娘若是吃不下,就放着,咱们等一会吃羊排。”
武媚娘斜了李治一眼,将羊羔肉放在嘴里,吞咽干净,喝了一口清茶,道:“陛下的心意,媚娘舍不得扔掉。”
武媚娘说完,又抿了一口茶水,道:“这茶水倒是解腻。”
李治跟着吃了一口,喝了茶,点头道:“确实。”李治说完又吃了几块,就着茶水,丝毫不腻。
这事确实可为。
显庆四年正月,武邑县公苏庆节担任歙州刺史,汴州判佐狄仁杰迁祁门县令。
武婧儿将洛阳的产业安排妥当,带上李治武媚娘送来的茶农茶匠和二十多人的护卫队,以及家仆侍女几十人浩浩荡荡出了长安城。
武婧儿先来到洛阳,从洛阳乘船沿大运河南下。二十多天后,武婧儿一行来到了翕州。
歙州可能很少人知道,但翕州的另外一个名字徽州却广为人知。
徽州位于皖南,群山连绵,环山抱水,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祁门位于最西侧,阊江穿城而过,向西流向景德镇。
祁门从唐朝就开始产茶,通过阊江徽饶水道,可达江西重镇浮梁。
浮梁就是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浮梁。
武婧儿前世去过皖南,山明水秀,茶园井然有序,茶农在茶园中穿梭采茶。
但是初唐的皖南群山连绵不绝,山上杂树遍布,乱石丛生,人烟不丰。
武婧儿打消了自己带人去开垦茶园的主意,转而与祁门县令合作。
武婧儿在来祁门县的路上,先拜访了歙州刺史苏庆节。因着苏秦两家心照不宣的婚事以及任职之前皇上的敲打和嘱托,苏庆节对武婧儿十分热情。
为了保护武婧儿的安全,苏庆节派了一支护卫驻扎在祁门县,暗地里听从武婧儿的调遣。
武婧儿对苏庆节感激不尽,允诺等茶做好,请他喝茶。苏庆节笑着应下,让她有什么事情尽管找他帮忙,不必客气。
相比于苏庆节的心知肚明,祁门县令狄仁杰就完全不知情了。
狄仁杰现在刚过了三十岁,还没历练成武婧儿印象中那个算无遗策的狄胖胖。
狄仁杰接到楚国夫人的帖子惊讶了下。他和楚国夫人素无来往,楚国夫人为什么要见他?楚国夫人怎么会在祁门县?
狄仁杰从封号就看出,楚国夫人绝对受帝后二人宠信。他是聪明人,自然做不出挟出身傲视外戚的事来。
次日,武婧儿来到县衙拜访狄仁杰。国夫人是一品,狄仁杰这个正七品的县令要向武婧儿行礼。
狄仁杰只见一位美貌的夫人走进来,她的双眼很明亮,也很清澈。
“祁门县令狄仁杰见过楚国夫人。”狄仁杰行礼道。
武婧儿点头道:“狄明府快请起。”
出于对狄仁杰这位能臣的信任,武婧儿取出两封书信,一封是武媚娘主笔李治署名的信,是让翕州官员全力配合武婧儿制茶。另外一封是武婧儿自己写的关于如何制茶的规划。
狄仁杰看到第一封信时,吓了一跳,这可是皇帝手谕。他连忙朝皇城的方向行礼,行完礼这才看下去。
看完皇帝的手谕,狄仁杰又看武婧儿的计划书,边看边点头。
“楚国夫人需要下官做什么?”狄仁杰问道。
武婧儿没有谦虚直接说道:“我长于乡野不懂民情,狄明府乃是朝廷栋梁,因此我需要你的帮助。我观这里民风剽悍,怕随从之人会和当地居民发生冲突,因此需要你时刻提点,以免酿成大祸。”
狄仁杰听了,爽快应道:“这点交给下官。”
武婧儿继续道:“我需要一个茶园。”
狄仁杰道:“官园还是私园?”
武婧儿道:“私人的,我出钱买一千亩荒山。对了,狄明府,茶叶的未来可期,你卖茶园的时候注意限购。”
狄仁杰问道:“何为限购?”
武婧儿道:“每户购买的茶园亩数要有上限,比如一户最高只能买几百亩。要不然茶园集于大户之手,采茶者喝不起茶,如同养蚕人穿不起绮罗。”
狄仁杰脸上露出受教的神情,心中将荒山和户数一琢磨,道:“祁门县现在每户购买茶园的上限是八百亩。”
武婧儿:……
武婧儿没有生气,只是有些哭笑不得,出主意道:“狄明府你可以再来个阶梯售价。”
狄仁杰眼睛亮晶晶,道:“何为阶梯售价?”
武婧儿道:“举个例子,一百亩以内是一个价格,超过一百亩未到两百亩的是另外一个价格,超过两百亩未到三百亩的又是一个价格,以此类推,这价格是越往上越贵。”
狄仁杰一边听一边想道:“这个售价策略不错。楚国夫人,等下官算好价格再给你报价。你可先选地方,选完我给你置办田契。”
武婧儿让随从取出五百两黄金来,对狄仁杰说道:“我先把钱付了,多退少补,我等狄明府的消息。”
狄仁杰眉开眼笑道:“楚国夫人太客气了。”他正愁没钱开展建设呢。
这楚国夫人看样子不是仗势欺人之辈,狄仁杰对楚国夫人的印象好了几分。
狄仁杰收了钱,给武婧儿介绍了一个当地向导。他比楚国夫人早来半个月,县里的底子摸得差不多,已经收服县丞。这个向导就是县丞的乡下堂侄儿。
为了避免麻烦,武婧儿隐藏了身份,只说是自己是京城高官的家眷。
向导名叫陈二壮,是个机灵的黑脸汉子,约莫二十多岁。他带着武婧儿等人去查探茶园。
祁门的土壤是透水而又肥沃的黄土和红黄土,它们是由千枚岩和紫色页岩风化而来,十分适合茶叶种植。[1]
武婧儿到祁门是为两种茶而来,祁红功夫和安茶。祁红是世界三大高香茶之一,自不必说。
安茶,是介于红茶和绿茶间的轻微发酵茶。茶叶被粽叶包裹,通体乌黑,形如普洱。
武婧儿为什么要做祁红和安茶?那是因为红茶和安茶的保质期都比绿茶长,特别是安茶。
绿茶的保质期最长一年半,但红茶的保质期是两到三年,安茶的保质期甚至是五十年。
古代交通不便,光是在路途上就要花费不少时间,若是往草原上运送,保质期长的红茶和安茶是最佳选择,特别是安茶。
当然还有一个地方的茶也适合运往草原,而且离草原更近,那就是陕西咸阳泾阳的黑茶茯砖。
但是黑茶和安茶这些要陈化,越陈越好喝,陈化后才能产生醇厚顺滑的感觉。
总不能四五年之后,武婧儿端着一杯茯砖茶,对李治说,皇上你看这个茶不错,咱们就制这种茶往草原卖。
这一来一去不得十多年?黑茶安茶要卖,但见效最快的是红茶呀,而且红茶也很不错嘛。
祁门这时已经有茶叶种植,但都以绿茶为主。武婧儿等人披荆斩棘,多方查探,终于选定两处茶园,一处做红茶,一处做安茶,两处相离不远。
选定地方之后,武婧儿开始招人开垦荒山,除去杂树,铲掉乱石,修剪茶树,种植茶竹松杉以及各色果树。开垦荒山之外,武婧儿又招人建房修炕。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还有采茶。最好的茶是清明前和谷雨前采的。清明已经迫在眉睫,武婧儿带着招来的妇女和侍女,去采茶。采的茶青,当地又叫茶草。
用来制茶的房屋尚未建好,时间紧迫,武婧儿只好租赁附近一家富户的院子,稍加改造。
采好的茶草被一担担送来,上面标了采茶的地点、时间以及天气。
做红茶的茶草先萎凋、揉捻,然后放在竹篓中发酵,再炒或晒到半干,之后放进焙笼用木炭烘干成毛茶。然后静置一个多月后,退去火气,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2]
安茶和祁红的制造工艺不同,茶草送来后上烧着松木的生铁炒青大锅里杀青。杀完青,重度揉捻,摊晾,让茶发酵到橘红色。然后将茶上焙笼,用木炭烘干,直至茶泛黑有光泽。焙好之后,将茶放置半年多左右,再进行下一道工序。[3]
武婧儿这一段时间几乎忙疯了,她派云川去盯着另外一座茶园。好在带了茶农和茶匠,这些人上手后,在武婧儿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制茶。
一个多月后,祁红的毛茶经过筛选风选拣剔拼配复火等工艺终于制成。
红艳透亮的茶汤,带着花果蜜香,喝下去滋味醇厚。
武婧儿简直都要哭了,这就是红茶的味道。
被邀请过来试茶的狄仁杰和苏庆节喝完眼睛都亮了。
“琼浆玉液,齿颊生香。”狄仁杰叹道。
“夫人这多少钱一担,我买!”苏庆节道。
[1][2][3]--资料参考《茶之路》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我的皇后堂妹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