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第 273 章

不仅如此,李儇还调集了宫中的御医参与了伤员的救治。不仅如此,李儇还调集体人员对战斗中死亡人员进行了身份甄别和后事处理。毕竟都是大唐军人,因为政见不一而冲突死亡,但总不可能曝尸荒野吧。况且,大量的尸体随着时间增加,也会开始大量的腐烂,如果没有处理好,到时候长安城恐怕又会面临一场瘟疫。

不得不说,此刻的李儇已经成为一名合格的皇帝了。毕竟冲突双方杨复恭已经逃亡长安,寿王府何玉娇,王秋月等受伤的受伤,忙着处理事情的王秋月也忙得马不停蹄。

纵然李烨马不停蹄赶回长安,也是半个月后的事情了。

含元殿。

“臣弟敏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烨这次过来皇宫自然是负荆请罪的。毕竟,自己不在长安,属下的人却和杨复恭势力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还曾经派兵包围了皇宫。

“寿王不必多礼。”李儇此刻却是笑容满面。

“陛下…”李烨也不知道李儇葫芦里面装的什么。

“七弟,这半个月,朕已经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了。”李儇突然提高声音说道。毕竟,如今的宫中,突然没有了杨复恭势力的牵制,自己的皇帝也当得得心应手了。虽然宫中仍然有宦官,但是经历了何玉娇,王秋月的这番诛杀,剩下的都恢复了本份,甘心做起了奴才来。原本困扰大唐一百多年的宦官势力居然就此土崩瓦解了。

“七弟,朕也想明白了很多事情。这皇帝的龙椅朕就传给你了。朕就和孟才人过自己想过的日子去了。”李儇突然脸色变得凝重起来道。

“陛下,臣弟罪该万死,还请陛下赐罪!”李烨跪伏在地泣声道。说实话,如今并不是称帝登基的最佳机会。一是此番因为王槐被杨复恭算计而引发的大规模冲突虽然以自己这一方占据绝对优势取得胜利,但是,这第二次“玄武门之变”的名声自己却再也摆脱不了了。

自己在正史上也确实接替唐僖宗李儇当了皇帝,但是那是建立在唐僖宗李儇驾崩的基础上被拥立的。至少是光明正大做的皇帝。

如今这算怎么回事?算是武力逼宫吗?李烨突然有些头疼。

“七弟,这江山在你我兄弟手中又有何区别呢?再说,为兄的志向一直就不在治理江山社稷这一边。所以,这皇帝你来当比为兄合适。你就不要有心理负担了。”李儇因为决定禅位了,所以自称”为兄”,也不自称朕了。

“陛下,还请收回成命。敏作为大唐皇室,自然要为大唐皇室平定天下割据势力,实现大唐伟大复兴而奋斗。但是,臣弟从来没有觊觎皇位的心思,还请陛下体谅。”李烨言辞恳切的说道。

“七弟,吾意已决!还请七弟以天下苍生为己任,以复兴大唐为目标,接下这皇位。为兄是真心禅让的。”李儇自然不想让李烨认为是自己在故作声势。他自幼身体就不好,七岁当皇帝,十多年。对于皇位,早已经倦怠了。更何况寿王表现出来的复兴大唐的意志更加坚决,更重要的是他更有魄力和实力实现大唐的复兴。

不得不说,李烨的穿越还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历史走向,也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只不过,有一个人是例外。这个人就是李烨的亲舅舅王槐。因为伤势太重,王槐还是没能挺过来。这和正史上命丧杨复恭之手几乎如出一辙。

杨复恭则是一口气逃亡到了邠州。邠州王行瑜虽然不是杨复恭十假子之一,但却是杨复恭如今可以依靠的对象。与此同时,杨复恭还密令汉州刺史杨守贞,洋州节度使杨守忠,绵州刺史杨守厚,遂州刺史杨守宗等义子割据地方,驱逐地方不服从杨复恭的势力,逼迫地方官员站队。

长安。含元殿。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自十二岁登基为帝,已然十五年。然,近日始,朕感头疼欲裂,数年陈疾复发,无法担负天子之责。”

“寿王敏乃朕之七弟,乃先帝懿宗皇帝之七子。英明神武,文韬武略,实在堪当帝者最佳人选。”

“故,朕意已决。传位于寿王李敏,更名李晔。”

“陛下,臣弟绝无取而代之称帝的私心,还请陛下明鉴。”李烨跪伏在地,朗声说道。

“七弟,为兄可能是做得最成功和可能名垂青史的重大决定,还请七弟不要推辞为好,一切都是为了大唐基业,大唐之复兴。”李儇知道自己突然禅位给李烨意味着什么。李烨一直以复兴大唐为己任,自然是不会全力推卸的。

“寿王殿下,既然陛下心意已决,我们就没有必要再推脱才好。”司空韦昭度眼见朝堂上公然推卸皇帝宝座的两人,不得不劝解一番。

终于,李烨还是接受了唐僖宗李儇的皇位转让。正式担任了大唐第十九位皇帝,也就是后世被称为昭宗的皇帝。

在中国古代进行“禅让”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新旧最高统治者的换位,也是秉承“天命”的,是合法的。“禅让礼”中的一些仪式大致包括这几方面:其一,禅让者在其祖庙召集群臣,颁布退位诏书,说明禅让理由,取得自己历朝祖先的谅解和群臣的认可。其二禅让者交出玉玺。其三即位者登极,宣布改元。其四,祭告天地宗社。其五,期间还要举行一些禅让庆贺典礼,如大赦,奏乐,即位者接受群臣朝贺等。

“吾皇万岁万万岁!”

“新皇登基!大赦天下!”

一时间,李儇将皇位禅让给李烨的事情传遍了大街小巷。李烨于公元888年三月初八接任大唐第十九任皇帝。任命司空韦昭度为宰相,郭崇韬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册立李渐荣为皇后,韩灵儿,陈薇儿等为妃子。

为了更好的一统天下,李烨还将自己的名字有晔改为烨。他要用烈火一般的热情震撼天下尚未臣服大唐中央朝廷的势力俯首称臣。

不过,因为王秋月,何玉娇在这次率领天谴军和杨复恭的宦官势力火拼中取得绝对优势,困扰大唐百余年的宦官集团势力从此烟消云散。

而,李烨作为新皇帝,首先要面临的局面就是尽快解决杨复恭的宦官残余势力。其次是那些表面臣服朝廷,背后厉兵牧马,意图再次割据的新军阀们。

果然,汾州节度使杨行瑜,汉州刺史杨守贞,洋州节度使杨守忠,绵州刺史杨守厚,遂州刺史杨守宗相继驱逐了治所下的大唐朝廷行军总管,监军使,宣布不再效忠李烨的大唐朝廷。并且在治所发布通告,以寿王李烨篡位为由,通告天下,仍然奉唐僖宗李儇为正统,拒绝接受李烨新颁布的年号。

与此同时,朱温,李克用,李茂贞居然也没有派人第一时间来长安恭贺新皇帝登基。这大大出乎李烨的预料。

不过此时的李茂贞并不是不想承认大唐中央政权皇帝的更换。相对而言,对于寿王殿下修成正果,接任大唐皇帝,李茂贞是拍巴巴掌欢迎的。之所以不能第一时间去长安恭贺,是因为他所处的凤翔正面临北方的巨大压力。朔方节度使韩巡被宣武军节度使朱温拉拢后,居然主动放弃了百年效忠朝廷的英名,对效忠朝廷的凤翔节度使开启了讨伐模式。

朔方节度使,又称灵州节度使、灵武节度使、灵盐节度使,是唐朝在今西北地区为防御后突厥汗国设置的节度使,天宝十节度使之一。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年)十月六日置。朔方节度使治所在灵州(故址在今宁夏灵武市境内)。开元十年(722年),唐玄宗任命兵部尚书、宰相张说,为首任朔方节度使。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后,唐肃宗李亨也担任过朔方节度使。后来为大唐力挽狂澜的郭子仪和三子郭晞也先后担任朔方节度使。朔方军能征善战,还有不少少数民族将领,比如铁勒族仆固怀恩,契丹族李光弼等。

因为朔方军的能征善战,也成为具有野心的藩镇势力的拉拢对象。宣武军节度使朱温就是其中一个。

灵州。朔方节度使府邸。

“韩大人,这是我家主公送来的礼物。”朱珍毕恭毕敬的说道。倒不是他有好谦逊,实在是朱温下了死命令的。朱珍本来是黄巢的得力干将,后来朱温投奔朝廷后,大败黄巢军,俘获了朱珍等人。朱珍不是那么愚忠的人,就顺势投靠了朱温。

“朱将军,朱大人这是何意?”时任朔方军节度使韩巡故意装作不解的问道。

“不瞒韩大人,我家主公十分仰慕朔方军的威名,期望和朔方结盟。”朱珍依然十分恭敬的说道,“如今大唐处于分崩离析的境地,我们唯有结盟壮大自己的势力,才能走得更远。”

“如今,寿王李烨悍然篡位,杨复恭杨中尉得皇帝密旨,讨伐谋朝篡位的寿王李烨。我宣武军众将领也对寿王谋朝篡位的大逆不道行径感到不耻。决定联络天下忠于大唐朝廷的能人义士共举大旗,打败寿王军队,拥立皇帝恢复天下。”朱珍果然有些厚颜无耻,居然把朱温的野心说得如此冠冕堂皇。

“本将军也正有此意,如今寿王仗势欺人,擅自逼迫皇帝禅让皇位,我等就要为匡扶天下而奋斗。”韩巡果然也是颇有野心之人。

唐昭宗李烨继位就面临了藩镇势力和杨复恭勾结后拒不承认的尴尬。连效忠于他的李茂贞也成了替罪羊,被朔方军率先攻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铁血战神周卫国

神话版三国

大明:朱元璋夹菜时,坑哭朱标

状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穿越大唐之我有图书馆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大唐]沅水芷草绿澧水兰花香
连载中竹霂青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