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第 295 章

不过老天爷似乎也被乌云遮蔽了双眼,宣武军水军木船燃烧爆炸沉没却并没有将陈继志毙命。仗着五大三粗的身体素质,这厮居然在混乱中逃脱了。

郭姝予和叶弘玲等人收拾战场的时候却并没有发现已经逃脱的大梁军水军主帅陈继志。

不过,因为郭姝予等人并不认识陈继志这种角色,加上整个洛河上面烟雾弥漫,众人皆以为大梁宣武军都已经葬身洛河。

“禀将军,李罕之部队在天谴军的大力协助下,已经攻破洛阳北门,如今正在巷战。”李嗣源朗声说道。

“哦,这天谴军果然是朝廷的宝贝,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陛下拥有这样的军队,实在是大唐的福气。”李克用一副了然于心的表情淡定的说道。

“将军,我军该怎么做,还请将军明示。”李嗣源恭敬的说道。

虽然他是李克用的义子,不过在军机大事上,他们还是按照官场规矩称呼的。

“号令全军,进攻洛阳,务必在三天内攻破洛阳西门。我们要在李克举攻破东门之前占据洛阳府。”李克用突然严厉的说道。

凝望眼前的义父,李嗣源突然发现他是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

与此同时,让张全义感到头疼的是,随着李罕之的军队突破洛阳北门,李克用和李克举的军队几乎像是竞赛一般对洛阳西门和东门发起了猛攻。而他的心腹干将陈继志却突然人间蒸发一般,不知去向。

完了,洛阳失守已经是必然了,张全义突然感觉到深深的无助。

“命令各部队各自为营,组团从南门撤退。”张全义知道败局已定,保存有生力量才是至关重要。

当李罕之,李克用,李克举的军队从三面突破,来到洛阳府的时候,才发现作为宣武军(此刻似乎称呼大梁军更为合适,但是大唐朝廷是不承认朱温建立的大梁的,所以,只能称呼朱温的部队为宣武军,这次朱温叛乱也就被李烨称之为宣武军叛乱。)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这是诗经对九皋山的描绘,女皇帝武则天则甚是喜欢九皋山的秀丽风光,更是将番邦进贡的映山红带到了九皋山种植,在洛阳大战的时候,整个九皋山也是映红一片。

九皋山,又名鸣皋山,位于洛阳伊川、嵩县、汝阳三县交界处,距陆浑水库三公里。山势雄伟,颠高入云,悬崖峭壁,山峦叠翠。站在山顶,晴日极目远眺,中岳嵩山、郑州、洛阳、龙门香山、嵩县、伊川、汝阳等地尽收眼底。在春暖花开时,山上山下百花争艳中,要数唐代女皇武则天带来的“映山红”(也叫杜鹃花),最引人注目。苍松翠柏,清秀挺拔,美不胜收。九皋风光可与黄山媲美,九皋奇景与灵山类同。

当张全义残部进入九皋山的时候,虽然是败军之将,也沉沦于九皋山旖旎风光之中。

“命令诸部,分散休息,安排哨为警戒。”张全义命令部队休整后随即带人登上了九皋山的巅峰。

叶弘玲是一路跟随张全义撤退部队到达九皋山的。作为曾经被郭姝予从恶霸手里救出来的女孩来说,她对于重振大唐是更加的迫切。因为郭姝予曾经跟她说过,她做的一切都是因为一个人。每次说到这个人的时候,她似乎发现了一向英雄豪气的郭姝予居然会两颊绯红。不过,当自己想进一步追问那个人是谁的时候,郭姝予每次都是王顾左右而言他。

“姐姐,前面有发现。”就在叶弘玲胡思乱想的时候,耳边传来了叶倩琳的说话声。

“什么发现?”叶弘玲赶紧收起自己的思绪。

“前面发现敌军有一匹战马向山顶飞奔而去,后面有七八匹跟随。”叶倩琳比叶弘玲小几岁,发现敌军的事情让她感到兴奋。因为她发现对方并不是普通士兵去勘探消息那么简单。

“好,我们先悄悄去,逮住贼首,也好报答当初姝予姐姐对我们姐妹的救命之恩。”叶弘玲心中也跃跃欲试。

“好,我们就带人前去!”叶倩琳自然是非常想立功的。

张全义此刻心情格外的复杂。当初自己是跟随朱温的老将,之前劝朱温称帝自己也是有份的。可是本以为新朝开国,必然可以名垂青史。哪里知道,这行将就木的李唐王朝居然出了厉害角色。那个叫什么天谴军的部队果然厉害,自己还是小瞧了对方。

如今洛阳失守,虽然作为大梁帝国皇帝的朱温并没有责怪自己,而是要求自己尽快带领部队撤退到汴州休整。但是,张全义却莫名的感觉到了不安,自己的心腹陈继志买洛阳水战后便不知所踪。这家伙虽然人品差,但是战斗力强悍啊。当初在洛阳欺凌大唐郡主的时候,他可是蛮虎的。

“砰”的一声枪响后,张全义旁边的侍卫应声倒在了血泊之中。

“快躲避!”话音未落的时候,张全义就听到耳边有人发声吼道,随即自己后背似乎被什么东西搂住了,但是物件击打在后背的震动还是让他心底一颤。

“哥哥快走!”后背的声音传来。原来拼命救他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魏文华,汴州五虎之一。

“文华…”张全义此刻心如刀绞,他经历过当初跟随朱温和唐军李烨和郭崇韬部的景州大战,沧州大战,自然知道唐军的天谴军部队那种称之为枪的大杀器的威力。

“哥哥,文华死了,记得多烧几个女人过来…”魏文华露出了可怜的笑容,口中猛地吐出一口鲜血后就不再言语了。

“畜牲,将死之人,居然还在惦记女人。”人群中一名男子的声音由远及近传到了耳边。

“逆贼,为何要背叛朝廷,让天下百姓在黄巢逆贼祸乱天下之后再次承担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生活。”叶弘玲怒斥道。

“笑话,这天下难道只能李唐皇室才能坐吗?”张全义自然知道自己的冒失带来了灾难性的恶果,但是一惯傲气的他自然不甘心屈服的。

“无耻之徒,朱温罔顾圣恩,擅自造反,那就老账新账一起算。”只听密林深处传来冷冷的声音道。

“尊驾果然厉害,做皇帝不好好待在宫里,居然敢来到这荒凉的九皋山。”张全义这才发现眼前说话的男子不是别人正是当今大唐皇帝李烨。

“张全义,见到大唐皇帝也不知道下跪了吗?”叶弘玲眼见对方对大唐皇帝无礼,心中也甚是气愤。挥动手机的扳机对准张全义的小腿打了过去。

“不可。”张全义身边的护卫挺身而出,居然挡住了射向张全义的子弹。

只不过,被子弹击中的感受足以让他崩溃,刺骨的疼痛让他瞬间冒出冷汗,鲜血也随着汩汩流出。

“这人是谁,对张全义居然那么忠心,居然敢于挺身挡子弹。”李烨心中也为之一震道。

“小人赵匡凝。”护卫咬紧牙关道,“还请陛下能够放过张将军。小人愿意以死换张将军性命。”

“你是赵匡凝?”听闻对方叫赵匡凝,李烨眼前一亮道。

“陛下知道小人?”赵匡凝有些迷惑不解了。

这自然不能够怪赵匡凝。

李烨心底甚是清楚这赵匡凝何许人也。

赵匡凝,字光仪,蔡州(今河南汝南)人。父赵德諲本为秦宗权部将,后以襄阳等地降朱温。赵德諲死后,赵匡凝据其地,复遣弟赵匡明逐雷彦恭,取荆南。乃东结淮南,西连巴蜀。朱温表为荆襄节度使。

后来,朱温急于代唐自立,杀了唐昭宗,赵匡凝对使者流涕答曰:“受唐恩深,不敢妄有佗志。”朱温知道赵匡凝兄弟和自己并非一条心,于是派遣大将杨师厚来攻,赵匡凝战败,以轻舟奔于杨行密。由于赵匡凝为人忠义,杨行密对他也很敬重,厚遇之,但赵匡凝自恃年高,对杨行密的儿子杨渥并不礼貌,杨渥举行宴会时,喜欢吃青梅,赵匡凝对他说:“勿多食,发小儿热。”淮南诸将认为这对杨渥是一种侮辱,杨渥也大怒,将其迁往海陵,大将徐温掌握吴国政权后,赵匡凝意欲有所作为,被杀。这是正史上的赵匡凝,不过李烨心底清楚,这赵匡凝自然是大唐的忠臣,只不过,正史上,朝廷势微,他不得不四处寻找明主,以实现心中夙愿。

如今的李烨缺什么,其实就是这种能征善战又对大唐朝廷特别忠心的人。

想到此处,李烨朗声说道:“没有想到张全义手底下还有如此忠心护主的人,这也是我大唐军队所缺乏的地方啊。”

“来人,准备物什,朕要给赵将军疗伤!”李烨大声说道。

“陛下,这可是背叛大唐朝廷的人。”郭姝予也没有弄明白这大唐皇帝陛下,怎么就突然想起怜悯起叛军将士来了。不仅如此,这个护卫不过是一个小年轻罢了。

“来人,将赵将军接下山,寻一清幽之地,朕要救下他。”李烨朗声说道。

“张全义,陛下可是给了你机会,能不能重新回归大唐就在一念之间。”郭姝予赶紧补刀道。毕竟相处这么多年,二人之间还是很有魄力的。

“张全义,听说是你鼓动朱温造反的?”李烨厉声说道。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铁血战神周卫国

神话版三国

大明:朱元璋夹菜时,坑哭朱标

状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穿越大唐之我有图书馆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大唐]沅水芷草绿澧水兰花香
连载中竹霂青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