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大逮捕

“赫尔曼,我好讨厌这个时代。”谢清嘉带着哭腔说道,她抗争过、努力过、冷眼旁观过,却依然没有用,每天都在胆战心惊地活着,担忧着家人和朋友会在某一天突然死了,她知道这个时代就是如此,知道要迎难而上,知道要适应这个时代。

但是她却感觉一切如此令人窒息。

赫尔曼搂着她的腰,任由她的眼泪落在自己的衬衣上,轻轻地拍着她的后背,他有时候也很讨厌这个时代,他的父母因为战争而去世,饥饿、绝望几乎占据了他那段日子,如果谢清嘉一家人没有来找他,他也会成为孤儿。

但当他成为了谢家的孩子,吃上了第一根香肠,第一次触碰到滑翔机的时候,第一次听到元首的演讲,第一次触碰到飞机,后来驾驶着飞机去了西班牙,他在这个时候也很喜欢这个时代,因为这个时代造就了他。

后来,他知道西班牙人民在辱骂以戈林为首的德国空军是战犯、是刽子手、是沾满鲜血的恶魔。

赫尔曼帮谢清嘉擦掉她脸上的眼泪,指腹落在她的脸颊上,与她的目光对视着,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情他大概也清楚,就像谢清嘉他们从未阻止他参加民间航空协会、考军校、从未阻止他为他的祖国、他的信仰奋斗,他也不会阻止谢清嘉一家去帮助那些犹太人

又或者说赫尔曼知道虽然谢清嘉不认可他的信仰,但是两人从来不会提起这件事,所以他也不想阻止她帮助自己极度厌恶的人。

赫尔曼当然知道她曾经保护了一个犹太小鬼,也收留了一名与纳粹党政见不合的成员,协助他离开,他当做不知道,只是为了保证她的安全,把这两件事办得更加完美、无可挑剔,没有任何证据能够指向这两个人与谢清嘉有任何关系。

男人任由谢清嘉发泄自己的情绪,摸着她的头,耐心地轻哄着,他说不出什么安慰的话语,因为再怎么讨厌这个时代,他们也已经是这个时代的人,躲不掉、逃不掉、跑不掉,唯有迎难而上。

谢清嘉坐在赫尔曼的怀里,搂着他的脖子,蜷缩在他的怀里心情低落一言不发,很多时候都很喜欢钻进男人带着雪松的味道的怀抱里,在他怀里感受到的安全感平复了她不安、惶然的内心。

赫尔曼低头亲了亲少女白皙的额头,然后碰了碰她的鼻尖,那双像天空一样的蓝色的眼眸看着她,他搂紧了她柔软的腰肢说道:“莉莉,我和你说过的,无论什么时候,你永远要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他生怕哪一天谢清嘉会因为自己的善心而害了自己,在这个年代从来都不要考验人性。

“我知道,赫尔曼,我都知道的。”谢清嘉当然知道,只是来自和平年代的她已经被迫很多次眼睁睁地看着战争带走了一条又一条的人命,她想要去挽救这些无辜的性命,但是也意识到自己不过是一个普通人而已。

她、她的父母、兄长、弗里德、海因里希、赫尔曼以及远在国内的家人都是这条历史长河中默默无闻的一员。

谢清嘉想起了谢清阳,黑发青年笑起来会露出两颗虎牙,踏上回国的轮船的时候,他不舍地抱住了她,想说什么又不知道说什么,最终摸了摸她的头留给自己一个潇洒又干脆利落的背影,青年明知回国要面对的是什么,他依然毫不犹豫地踏上轮船。

她至今都不敢想谢清阳那时候会多么痛苦,摔下来粉身碎骨,什么都没有。

曾经在课本上学到的历史事件,如今却变成了现实,甚至很有可能她的兄长、家人都是战争的参与者,她知道每一场战争的血腥,她不敢想,也害怕想在战场上的哥哥到底是生还是死。

赫尔曼静静地陪着谢清嘉,等着她的情绪可以冷静下来,等着她慢慢平复情绪,他对谢清嘉一向耐心又温柔,丝毫没有那种疯狗、戾气十足的模样。

“赫尔曼。”谢清嘉轻轻地唤了赫尔曼的名字。

她是个贪心的人,想要家人和好友都好好地活着,活下来。

赫尔曼知道谢清嘉在想什么,他倚靠在沙发上,摸着她的头,手指穿梭在她的发丝里,与她的发丝纠缠着,他低头看着坐在自己怀里的少女,想亲吻她,那双手落在她的脖颈处,摩挲着,“莉莉,我给你做了晚饭。”

他想起谢清嘉从小就很喜欢黏着自己,即使长大之后也是黏着他,谢慷仁夫妇觉得这有些不妥,说过几次之后她仍然我行我素,赫尔曼也没有抗拒,他们便不再管,后来那一次,谢清嘉隔了好几个月才看见他,像蝴蝶一样扑进他的怀里,一个不小心便亲到他的喉结。

那时候家里没有人,男人靠在墙上,搂住亲完人就想要跑的少女,抱着她俯身弯腰,她被迫微微踮起脚尖,整个人的身体重心倾向他,感受到落在从耳垂到脖颈上的热气,不明所以的谢清嘉笑着对他撒娇:“赫尔曼,我脖子好痒。”

平复了自己的赫尔曼装作凶狠地捏了捏她的脸颊说道:“我在基地那么久怎么不给我写信?”

今晚发生在法国实业家协会的事情很快让弗里德里希知晓,他也知道了赫尔曼也来了巴黎休假的消息,也知道海德里希与谢清嘉产生了冲突,他神色不明地下了车,黑色的皮靴踩在地上,打量着面前的监狱。

德朗西本身是一个未完成的市政住宅区,还没有来得及装上窗户,缺乏基本的卫生设施,这里最大的承载量是700人,但是从第一场大逮捕开始就挤进了几千人,绝望、饥饿的人们被迫挤在这个糟糕的环境中,四处都是扬着哭声的小孩,宛如炼狱一般。

在这个五月,德军还搜查了保罗·罗森博格位于波艾蒂路21号的旧居,随后他们故意在那里设立了犹太问题研究所,该机构负责人是保罗·塞齐尔,此人是维希政府最粗鲁的暴力煽动者之一,该机构其中一项主要任务是在贝立兹宫举办一项名为“犹太人与法国”的展览,旨在说明犹太人对法国的恶劣影响,巴黎的地铁和宣传栏都贴满了这场展览丑陋的海报。

当局还在歌剧院和共和广场之间的街道设置了扩音器,进一步宣传这场展览,展期为四个月,门票定价为3法郎。

ps:本文暂时还未确定男主,所以小弗同学、在雅典的小海同学和疯狗赫尔曼同学都有可能是男主,可能也没有男主。

妹因为上辈子在和平年代,又是平平无奇一枚社畜,每天最大的困扰就是人为什么要上班,这辈子虽然不是在和平年代,但是被家人保护得很好,所以可以理解为普通人去到二十世纪哪哪都不适应、有一种无力感。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大逮捕【改个错字】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二战]长夜难明
连载中陆雅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