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番外三 关于夏天

BGM:Sufjan Stevens《Mystery of Love》

Lana Del Rey 《Summertime Sadness》

生命中有很多夏天,剩下的夏天都在回忆那个夏天。

我对夏天的情感实在是难以名状。加缪说他生命中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黑塞在《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里说I were reflected on the shortness of human life.

十七岁时看《call me by your name》,那时候和Elio一样大,却已然感慨这样缘分的错过和遗憾。似乎一切的遗憾也都在夏天。

而我的那个夏天,是与fzd一起度过的。

那不是我们认识的第一个夏天,却是真正属于我们的唯一一个完整的夏天。他大赛间歇,处在漫长的休赛期,我拿到offer即将入学。我们像突然被从流水线上取下的零件,获得了短暂却绝对自由的喘息。

北京的夏天黏稠得如同化不开的蜜糖。

空气里是西瓜清冽的甜香,我窝在沙发上。那个夏天没有排名和积分,没有ddl和科研,我们只是两个在夏日午后共享寂静的普通人。

那是正值互联网兴起初期,也是自媒体公众号的红利期,我又恰巧是一个有些表达欲过剩的人,运营着一个不大不小的公众号,更新一些影评和书评,也偶尔夹杂私货写一些随笔。不过一向勤勉的我,倒也是在那个假期停了两个月。

人果然在幸福的时候是没有创作欲的,在因为幸福是圆满且而自足的,像一片平静的湖面,没有涟漪,也就不需要文字去打破或记录。写作,很多时候源于内心的不满足,一种未被满足的倾诉欲和对现实的抽离感。而忙碌和压力,恰恰是制造这种不平衡的最佳温床。

我的读者在后台留言,“博主去哪里了?求更新…”“博主是忘记密码了吗”

编辑发来催稿的邮件,语气从客气到疑惑。我点开空白的文档,那个曾经思绪如泉涌的界面,变得像一片沙漠。我的内心丰盈而平静,竟没有任何需要向外倾吐的块垒。

所有的感受都变成了私有的,是无需与外人道的秘密。我怎么向世界描述他汗湿的掌心贴着我的触感;又如何怎么去形容午后醒来他的笑容;怎么去剖析我们挤在厨房里,为对方做一碗难吃的面的时候那种近乎愚蠢的快乐。这些细节太过明亮而脆弱,一经文字的曝光,就是宝丽来相纸的过爆,会失去本色。我只能把它们像夏天的水果罐头一样,偷偷封存起来。

所以,在2017年这个充满汽水味和蝉鸣的夏天,我的公众号停留在一篇未完成的文章上。

那篇开了个头的文章,是关于 《Call Me by Your Name》的观后感初稿,或者,是一篇探讨“夏天与永恒此刻”的随笔。

我记得我写下了开头:“或许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都会出现一个像Oliver一样的某人,会让我们沉浸于这个夏天当中,生命中再也难以忘怀。”

然后,我就停下了。

因为那个某人不再是我想象中的文学符号,他变成了一个具体的人,叫fzd。他刚从球场训练回来,带着一身热气躺在我身后的地毯上,轻轻碰了碰我的后背,哑着嗓子问:老师,还在创作啊?我们出去吃东西呗。

于是,文学让位给了生活。我合上电脑,那个关于电影、关于天才、关于爱情的论述就此搁浅。我转身投入到吃饭这个更伟大的人间事业里去了。

我后来才明白,那段停更的时光,本身就是我人生的暑假。它由无数个不被记录的、微小的甜蜜瞬间组成。当我在很久以后,终于有勇气续写那篇关于夏天的文章时,笔尖流淌出的已是浸满回忆与怅惘的别样滋味。

有一次傍晚,我们骑车穿过长长的林荫路。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好长,交织在一起,仿佛永远不会分开。他骑得很快,我在后面追,我说等等我啊,不然我真生气了啊,风灌满了他的衬衫,鼓起像翅膀,似乎下一秒就要展翅高飞。不过也对,他注定就是要做不平凡的人。我大声喊他的名字,他回头,笑容在金色的光里有些模糊。

有时我偷袭戳他后脑勺的头发,他反应过来就抱头说不许戳我!真的很像被抢了食物的大熊猫,每每此时又感慨某人实在是太萌。

我们的爱意如同夏日的植物般疯长,过于茂盛,以至于我能听见根系下土壤不堪重负的啸叫。我们太过用力地拥抱,仿佛想把对方揉进自己的骨血,以对抗必将到来的分离。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的道理人人皆知,只是那时候太过年少,还没有切身体会。

我们分开后,某次回国。那是北平的冬,一切都冷得发寒。而机场永远是人间的十字路口,充斥着最直白的悲欢离合。我拖着行李箱,混在行色匆匆的人群里,刚结束十几个小时跨洋飞行的身体沉重而麻木。巨大的落地窗外是北京铅灰色的天空,而室内,是令人昏昏欲睡的空调温度,以及混合着消毒水、咖啡和疲惫气味的,属于旅人的特殊氛围。

就在这片混沌中,我毫无防备地看见了它。

那是一个占据了一整面墙的巨幅广告。他就在那里,穿着剪裁精致的西装,笑容自信而沉稳,又带着恰到好处的疏离。他手里拿着一款最新型的智能手机。广告语是什么我已经看不清了,或者说大脑自动屏蔽了那些无关紧要的文字。我的全部视线,都被那张无比熟悉,却又在光鲜包装下显得有点陌生的脸钉住了。

脚步不由自主地停下,身后滚轮的噪音和人群的喧嚣,在那一瞬间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

冬天来得如此迅速,瞬间杀死了所有的不甘。

寒冬啊寒冬。深入骨髓的凛冬从未结束。

前几天阳光倾泻在纯白色的墙,让我产生了冬天还早的错觉。

而今飘落的小雪却真真切切地提醒着我:夏天真正的结束了。

那时候竟然已到十二月,慢下来才惊觉时间真是过得太快了。那时一直担心的考试得到了还不错的成绩,以及很多担心的事并没有发生,比我预想的最坏可能性好了太多。

小时候长辈总问,最喜欢爸爸还是妈妈呀,在学校有没有喜欢的人呀,长大后不会有人再去关心你喜欢谁,因为这太轻易了,大家会问你爱谁,被爱着是怎样的感觉。

我时常觉得自己太幸运,不仅仅是因为被很多人爱着,我可以大言不惭地说一句我爱生活,又实在担心这种幸福难以永恒。

毕竟当一件东西你知道他会失去,和真正失去又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这种一次又一次面对永恒感的虚无的感觉令人空虚乏味,难以言说,以至于在我始料未及而猝然面对诸多变化之时总是不知所措,泪流满面。

比如在机场看到他巨幅广告牌的瞬间,我突然变得赤手空拳,不知所措。反应过来时泪水已然不止。

那瞬间突然想起某个朋友之前曾经对我说,她每一次和别人分别都非常难受,泪流不止,不论是恋人分手还是友情的离去皆是如此。那时候我不解,我说,是因为你想到了曾经深爱的人吗?她说并不是,也不仅是因为眼前的人,而是她一次又一次地面对了永恒感的虚无,一次又一次知道了孤独难以避免。

然后那个瞬间我突然懂了,“再回不到以前”听上去充满了文艺伤悲,还有点愧疚和自责。

突然有一个想法,是不是我再退让一点,我们就可以不用分开了?我们究竟是为什么要走到今天这一步。

然而很快,我又反驳了自己。我知道我们的分开是件好事,对彼此都好,当时的情况,我若是为他留下,恐怕我们都不得安生。那份过分用力的爱,会变成勒向对方的绳索。

没人是完美的,没有任何东西是永恒的。

我又想老天是不是对我太好了,以至于在我没有失去许多重要事物之前让我意识到这份虚无,从而更加珍惜。

那一瞬间莫名想起《Call Me by Your Name》的结局,想起Elio在光明节接到Oliver的电话,他对着壁炉的火光,一遍遍地叫着自己的名字:“Elio, Elio, Elio...” 而Oliver在电话那头回应:“Oliver.”

那时候还以为下次得知他的消息会是在他结婚,就像Elio和Oliver一样。倘若那时,说不定我是最后知道的,毕竟他这样的公众人物必然大肆报道。

关心则乱的道理我又怎么会不明白。

倘若你现在问我最爱的季节,我会说春夏秋冬。

春天他结束封闭训练回家,北京正值绵绵雨季。那天傍晚我刚出地铁,细细密密的雨丝便飘了下来,不算大,却足以沾湿衣衫。我给他发消息,“在下毛毛雨,我淋湿了 ?????”

他秒回我,“毛毛雨大人,你没有带伞吗?”

没过几分钟,就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举着伞,从雨幕那头匆匆跑来。他额发也有些湿了,看到我便忍不住笑,伸手抹去我睫毛上沾着的细小水珠。周遭潮湿清冷,而他有足以烘干整个雨季的暖意。

是此刻这个夏天,我们依旧会为抢最后一口冰棍大打出手,然后在他无奈又纵容的笑声里,分享那点微不足道的甜;

是秋天傍晚,我们牵着手在体总大院散步,看落叶飘下,不必说什么,手心传来的温度就足以抵御一切微凉;

是冬天北京的初雪夜里,我们挤在厨房里煮一锅味道依旧不算完美的面,氤氲的热气模糊了窗玻璃,也模糊了所有过去的伤痕。

那个曾被我们以为已经永远结束的夏天,其实从未离去。它只是拆解了自己,将那份独属于夏天的明亮与温热,均匀地分摊给了往后每一个平凡的日子。于是,春天变得温暖,秋天变得沉静,冬天变得值得期待。

活在当下,他会在清晨睡眼惺忪地对我说早,会在深夜的沙发上自然而然地将我揽入怀中。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年少的我们惧怕这个规律。

可真正的永恒,不在于将某一刻死死攥在手心,而在于拥有一个能让你无论身处哪个季节,内心都一片常青的同行者。

有他在的每一天,都是四季常青。

就这样推磨…想起来又更一下,说不定某天番外写得比正文还要多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樊振东】十年
连载中祀之之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