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将周老栓是云州本地人,头发半白,此刻也红了眼:“将军,末将家在朔州城外,上月亲见狄人烧了俺们村,死了二十多口。如今朝廷还要加税……老乡们本来就快活不下去了,这税一加,怕是真要反啊!”
“反?”秦烈胸口剧烈起伏,一拳砸在案上,“老子带着弟兄们在这儿拼命,是为了护着身后的父老!可后方倒好,把咱们北境的骨头都要刮出来熬汤!”
旁边的参军张砚叹了口气:“将军,眼下还得忍。至少朝廷发了援军,若是拒了,反倒落了口实。”
秦烈看向帐外,“我能忍,可北境的百姓忍不了!”
帐内的将领们都低着头,没人说话。周老栓攥着刀柄,低声说:“将军,不管怎么说,狄人还在城外,弟兄们还得打。只是这加税的事……咱们能不能给朝廷递个折子,求着减点?”
秦烈沉默片刻,拿起笔,却迟迟没落下。帐外的风呜呜地吹,像北境百姓的哭号,听得人心头发堵。
退朝后,谢珩径直去了枢密院。值房内,卫凛已候在案前,桌上摊着北境舆图与各地粮草簿册。见谢珩进来,卫凛躬身行礼:“王爷,江南盐运使苏棠递来急报,盐商们对‘暂缴两成盐利’颇有微词,已有三家盐号停了运盐船。”
谢珩走到案前,手指落在舆图上云州的位置,语气平静:“盐商们惯会借故要挟。告诉苏棠,三日之内,若盐船不起运,便查抄那三家盐号的私囤盐仓——本王记得,去年扬州盐商私藏的盐,够北境半年用度。”
“是。”卫凛提笔记录,又递上一本簿册,“这是户部刚整理的北境大族田产册,清河崔氏在朔州、云州有良田一千二百顷,历年只按六百顷缴税,其余皆瞒报。”
谢珩翻了两页,眼神冷了几分:“传本王令,着监察御史李默即刻带队去北境,核查崔氏及其他大族田产,瞒报部分按三倍补缴赋税,充作军需。他不是怕加税逼死百姓么?先让这些占着良田不缴税的人,把欠朝廷的补上。”
卫凛迟疑了一下:“李大人是崔太师一派,让他去查崔氏,恐会……”
“他若敢徇私,便连他一同参了。本王要的是做事的人,不是只喊口号的‘清官’。”
正说着,钱益民匆匆进来,手里攥着一张单子:“王爷,江南转运司回了信,可调三万石粮北上,只是漕运需十日才能到云州,怕赶不上援军启程。”
“够了。”谢珩点头,“让秦烈先从边军存粮里匀出一部分,等江南粮到了再补。另外,从京都粮仓调五千石粮,直接发往朔州怀仁县,那里流民多,不能再等。另外,北境三州加税细则需明确:亩产超三石的大户按两成缴,商户按一成五缴,农户无论亩产多少,均免征。怀仁、马邑等受灾重的村镇,今年秋税全免,用江南盐利补贴。”
钱益民愣了愣,随即躬身:“臣这就去安排。”他心里对这位摄政王的看法,悄悄改变了些。
扬州盐运司衙内,苏棠看着眼前三位盐商,面色沉静。为首的王老板搓着手,语气带着抱怨:“苏大人,两成盐利可不是小数目!今年盐价本就低,再缴这么多,我们可要赔本了!”
“王老板,”苏棠将一份账册推过去,“去年你家盐号私囤了十万斤盐,按市价算,够缴五年盐利。如今朝廷要的,不过是暂借两成,等北境战事平了,还会返还一成作为补偿。你是想缴利,还是想让官差去你家仓房查抄?”
王老板脸色一变,刚要反驳,旁边的李老板拉了拉他的袖子。
苏棠又道:“诸位都是江南望族,北境若丢了,狄人南下,扬州还能安稳做盐生意么?摄政王说了,愿意主动缴利的盐商,朝廷会优先授予明年的漕运配额。”
这话戳中了盐商们的心思。
王老板沉吟片刻,拱手道:“苏大人,我们不是不愿意,只是怕朝廷说话不算数。既然有补偿和配额,我们这就回去安排运盐船。”
苏棠点头:“三日之内,盐船必须启程。另外,每船盐需附带两百斤粮食,捐给北境流民,这也是摄政王的意思,算在你们的‘善举’里,朝廷会在扬州立碑表彰,也算给你们盐号扬名。”
盐商们虽不情愿,却也不敢再拒,只能应下。等他们走后,苏棠提笔写奏疏,末尾加了一句:“江南盐商已愿缴利,流民粮可同步北上,望王爷放心。”
他想起三年前自己因弹劾贪腐被罢官,是谢珩力排众议重新启用他,当时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绝不能辜负这份信任。
云州怀仁县外,小吏陈石背着粮袋,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田埂上。地里的玉米秆稀稀拉拉,连穗都没结满,这是今年的第三场旱灾了。
“陈文书,你可来了!”村民张老汉拄着拐杖迎上来,身后跟着几个面黄肌瘦的孩子,“俺们村缴不起两成税啊!秋粮就收了这么点,够自己吃都难!”
陈默把粮袋递给张老汉,叹了口气:“张大爷,我知道难。这是朝廷刚调的赈灾粮,先给孩子们垫垫肚子。税的事,我已经写了文书,递去将军府了。秦将军说了,会帮咱们向上反映。”
正说着,远处传来马蹄声,是秦烈的亲兵。亲兵翻身下马,递给陈默一份公文:“陈文书,这是朝廷刚发的旨意,怀仁县受灾重的村子,秋税免征,用江南盐利补贴;另外,朝廷调了五千石粮,三日后到,让你组织村民去接。”
陈默接过公文,手指抚过“免征秋税”四个字,眼眶一下子热了。
张老汉闻言更是激动得直抹眼泪:“这……这是真的?朝廷还记得咱们啊?!”
陈默重重点头,声音哽咽:“是真的!咱们好好种冬麦,等明年收成好了,再给朝廷缴粮!”
萧明昭坐在书案前,手里拿着奏疏副本,有些出神。
上面清晰写着:江南盐船启程,首批盐利三万两到账;崔氏补缴赋税五千两,良田瞒报查清;怀仁县秋税免征,五千石粮已送达,流民安置妥当。
“林姑姑,” 她忽然开口,“把北境舆图拿来,朕想看看怀仁县在哪里。”
女官连忙取来舆图,铺在案上。萧明昭仔细的看着,目光有些怔然。
摄政王府内,卫凛递来的奏报:“崔氏已补缴赋税,江南盐船启程,怀仁县流民粮到位。”
谢珩微微颔首,目光望向窗外的夜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