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李倓其人

青衣雅士半点不见先前的从容,咬着牙警告道:“建宁!适可而止!”

银甲将军吐了吐舌头:“这又不是什么坏事,钧天你就是太别扭了,坦诚点承认王兄确实对你很重要会少块肉吗?”

青衣雅士眼神复杂地看了他好一会儿,别过脸道:“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就说过了,我和你不一样。”

“好吧,”银甲将军耸耸肩,没有继续在这个话题上多聊,“前线没有什么需要操心的,是宫内出了什么岔子吗,居然劳烦你亲自跑一趟?”】

『汉·五年·刘邦:乃公是不是年纪大了耳朵瞎了,刚那小将说什么?一个优势尽占的皇子差临门一脚就能当皇帝,结果冲上去把太子救下来了?那他之前收拢人心干什么用?为太子做嫁衣吗?』

『唐·宝应元年·弘义君:自己发工资让手下的人给哥哥干活算什么,替昏迷的哥哥打了两年白工让醒来后的哥哥直接摘桃子的事他也不是没干过啊!和敌国王子对峙是他去的,封太子的旨意是他领的,两年里太子的活是他干的,太子势力在朝堂受打压是他费心周旋的,最后直接成就太子的贤良名声,谁看了不说一句他超爱啊!偏他嘴上不饶人。』

李俶眼风一扫,小野猪们会意地把弘义君拖了出去,顺带捂住了他的嘴,免得他再说些什么不敬之言扰了圣人的兴致。

『宋·乾德元年·赵匡胤:这样的弟弟在哪里!朕真的很需要!』

『宋·绍圣二年·赵煦:朕也很需要!太祖就不要和小辈抢了,朕若驾崩,过不了几年就是靖康耻啊!朕年寿不永,大宋积重难返,正需要此等人才!太祖难道忍心看我大宋百姓再次沦陷于金人铁蹄之下吗?』

『宋·乾德元年·赵匡胤:小辈休信口雌黄!大宋为何会有那样的局面你自己心里不知是为什么吗?不都是你那好先祖开的头!高粱河车神、宋驴宗,多响亮的名头!给我大宋留下了千古笑柄!后人如何嘲笑的你也看见了,如今还拿这来威胁我?若非看在你是有宋一朝难得的英主,朕决不饶你!』

『宋·绍圣二年·赵煦:太祖此言差矣,太宗距我已有百年之久,我并无水镜这般通天彻地之能,如何插手百年前之事?即便是我即位后也多受太后掣肘,隐忍数载方得一展宏图,然天不假年,继任者不知品行,金人、蒙古崛起势不可挡,若无钧天相助,大宋危在旦夕!朕真的很需要这样的弟弟!』

『宋·乾德元年·赵匡胤:朕难道不需要吗!后蜀、南唐不足为惧,但还有燕云十六州!失了燕云,大宋没有天险,辽人入侵如入无人之境,难不成要再来一次澶渊之盟吗!我都替赵恒丢人!』

弹幕上掀起一阵抢人狂潮,李俶看着他们争吵,内心一点危机感都没有,他根本不担心倓儿会选择别人,也不允许倓儿有选择别人的机会。

【钧天走到案前坐下倒了杯水:“我两个月前便离开了姜国王宫,此次前来是有要事与你相商。”

“等等,两个月前?你走了怎么不和我说一声?每次传信过来提都不提一句!万一他们觉得你携秘密叛逃了,那我不会和以前一个下场吧!”建宁摸了摸自己的脖子,心有余悸地打了个寒战,“被缢杀真的很痛苦的!”

钧天重重放下水杯,不善地看过去:“三番两次地在我面前提起你的死法,你难道以为这是什么很值得称道的事情吗?下次你再口不择言,我不介意好好给你长个教训!”

建宁看他真的生气了,心虚地蹭过去熟门熟路地讨饶:“我错了,你知道我说话不过脑子的,你别和我计较这点小事了好不好?我保证没有下次!”

钧天被缠得心软,可如此轻易放过他又不解气,斟酌之下用内力拈起一颗水珠打在建宁额头上:“你最好说到做到!”

建宁只觉得额上一凉,根本没感受到多大的力道,但还是装出一副呲牙咧嘴被打痛了的样子:“嗯嗯嗯!君无戏言!阿兄后面封了我当皇帝呢,我一言九鼎!”

钧天失笑摇头:“你啊!”】

『唐·永泰元年·李豫:真是很少见到阿倓对着除我之外的人撒娇的样子。不过钧天说得在理,如此轻言生死,可想过我得知他死讯时是何等锥心之痛!』

『唐·宝应元年·李豫:没想到倓儿把建宁看得这么重。』

『汉·五年·刘邦:乃公想起来了,你就是那个给你弟弟封了皇帝的皇帝,那些后生们辞凿凿的说你俩有一腿,乃公还以为她们胡言呢!结果没想到,竟真被她们说中了!这关头你不看钧天那能拈起水珠的奇特力量,反而在意建宁对别人撒娇?那话听得乃公牙酸得不行,我怎么记着李唐的兄弟大多都是那什么玄武门对掏?』

李世民决定从今天开始讨厌汉高祖!就算汉高祖是文帝的父亲他也要讨厌!李世民转身把自己埋进妻子怀里:“我发动玄武门是不得已而为之,高明青雀相争是我处理不当,我如今也改了啊,后面的事我哪里管得着,他们刘家还有一堆诸侯王造反呢!凭什么就点我,我要生气了!”

长孙皇后抱住大鸟依人的丈夫,轻抚着他的后背,说不出什么安慰的话。那也是她拿命生出的孩子,最后结局如此惨烈,他们夫妻都有责任。

当然,主要责任在于李世民,她看在丈夫认错态度良好的份上勉强放过他,不意味着她不怪他。李世民自己也心虚着,不敢明面上怼回去。

他忍得,他的亲亲小棉袄李治忍不得,在李治眼里耶耶虽然给自己留下了大坑但依旧是最好的耶耶!

『唐·显庆五年·李治:汉高祖这话说得仿佛你们汉朝的几位皇帝继位都顺理成章似的,那我真是好奇史书上惠帝早逝、文帝继位、七国之乱、刘荣自尽还有巫蛊之祸究竟是怎么发生的了。』

李治一番话把汉朝从刘邦到刘彻内涵了个遍,刘邦哪能让自己在口舌之争上认输,抓着武曌代唐一事拼命攻击李治,李治以高后临朝之事反唇相讥,并在刘邦面前好好秀了一把夫妻恩爱,丝毫不顾李世民的死活。

李俶和李豫都选择性屏蔽他们的对骂,文字内容太多,吵到他们看弟弟了。

【“我自然不是独自离开的,还以游学之名带上了龙阳和龙葵,既为了教他们些用得着的东西,也为了能多多了解这里。这是我记下的各国大致情况,你看看。”钧天从袖中拿出一张纸递给建宁。

“这姜国国王对你倒是信任,膝下就这两根独苗竟也放心让你带走,”建宁打趣着接过纸张,细细看着上面的内容,片刻后呆滞地看向钧天欲哭无泪,“那东西耍我们呢吧!这任务怎么完得成!”

钧天好整以暇地靠着凭几:“我记得你当初可是信誓旦旦地保证能做到的,这就退缩了?”

建宁双手按在桌案上,凶巴巴道:“你总不会是特地来这里看我笑话的吧,肯定想到办法了!这关系着我们能不能回去见阿兄呢!快老实交代!”】

『明·永乐三年·朱棣:这字不错!锋芒毕露!对我胃口!就是写得太小了些,看着忒费劲!“姜国纵深浅,然坐拥随枣走廊,控扼汉水要津,更藏有赤铜矿脉,冶铸之术独步七国,百兵之锋尽出姜炉,小国寡民,仅两万五可战之士,却曾硬撼齐国十万兵众。”后头看不清了。』

『明·朱元璋·洪武七年:“杨国位于关中,变法后以耕战立国,法度严苛,虎狼之师、闻战则喜,意欲东出函谷,志在天下。齐国背山面海,握渔盐之利,但承平日久,士卒多以技击之术逞勇,难抗严整军阵,视杨国为心腹大患,同时吝惜自身羽翼,对姜国既欲扶持其为屏障,又恐其借己力坐大,心思反复,首鼠两端。”这都看不清,平常打仗怎么办!有空给咱好好练练你那眼力!』

『明·永乐三年·朱棣:好嘞爹!』

『汉·五年·刘邦:嘶,这局面乃公看着怎么这么眼熟。建宁和钧天在姜国是吧?钧天还能带着姜国的王子公主游学,显然是站在姜国这边的,杨国想东出函谷图谋天下,第一个遭殃的就是姜国!建宁刚刚说的任务难道是……』

『秦·始皇帝二十八年·嬴政:存韩。』

『汉·五年·刘邦:啊哈哈哈,政哥你也在啊,巧了么不是,当着你的面说这个还挺不好意思的,来来来子房,和政哥打个招呼!』

『汉·五年·张良:……』

『秦·始皇帝二十八年·刘季:乃公有时候真想缝了你的嘴。』

『秦·始皇帝二十八年·张良:附议。』

『汉·五年·刘邦:哟,还活着呢,不错不错,不愧是乃公!』

朱厚照捂着肚子大笑不已:“汉高祖够损!钧天和建宁所在的姜国和千年前韩国处境何其相似,那杨国更是活脱脱一个大秦。水镜里当着始皇的面谈论保姜国就算了,钧天和建宁不知者无罪,汉高祖还非把张子房这个刺杀始皇意图复国的六国余孽拎出来,他是不是忘了自己只比秦始皇小三岁啊,这是生怕另一个自己过得太如意了吗?”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观影体】金渐层萨摩耶回家之旅
连载中归无计5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