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跨越大西洋

食物:滋养与身份

或许没有什么比食物更能直观地体现文化差异了。美国的 cuisine 是个大熔炉,是各种影响的混乱又美味的混合:带得州墨西哥风味的意大利披萨、加了玉米和切达干酪的中式炒菜、配烧烤酱的德国香肠。我们吃得快,经常边走边吃,喜欢口味浓郁、分量足的食物——堆得高高的汉堡、浇满奶酪的薯条、像派对一样热闹的甜点。

相比之下,英国的食物植根于传统。配着豌豆泥的炸鱼薯条、配约克郡布丁的周日烤肉、涂着浓缩奶油和果酱的司康——这些不只是食物,更是仪式。它们需要慢慢品味,而且往往和特定的时间地点相关。全套英式早餐是周末专属,不是工作日的选择;下午茶是享受,不是日常;圣诞布丁一年只吃一次,即便吃,也要先浇上白兰地点燃。

但讽刺的是,两种 cuisine 都以适应性为特点。美国是移民国家,吸收了其他文化的食物并将其变成自己的特色。英国作为曾统治全球帝国的岛国,从印度带来香料、从中国带来茶叶、从加勒比地区带来糖,然后将这些融入自己的饮食结构。区别在于态度:美国人推崇新颖、创新和打破常规的“融合”。英国人则珍视熟悉带来的慰藉、童年的味道、代代相传的食谱。

我曾和一位在纽约工作多年的英国厨师聊过。“在美国,人们会问‘有什么新花样?’”他说,“在英国,人们会问‘还是原来的味道吗?’这并非他们不喜欢变化,只是想知道自己钟爱的东西在回来时依然还在。” 我觉得这话很贴切:美国食物关乎探索,英国食物关乎回归。

世界的重量:两种全球力量的行事之道

当然,谈论美国和英国,不能忽视它们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它们并肩而立——战争中的盟友、和平时期的伙伴,两个在全球事务中影响力超群的国家。但它们行使权力的方式截然不同。

美国一直视自己为革新力量,一个诞生于反抗、立志将自身理念传播到全球的国家。我们一本正经地说着“让世界为民主保驾护航”,看到不公时,会迅速采取行动——派兵、实施制裁、领导联盟。这种心态源于它是个年轻的国家,仍然相信自己能在一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世界。

英国曾统治过占全球四分之一的帝国,深知权力的局限。英国人更为谨慎,采取行动前更可能问“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他们见证过帝国的兴衰,目睹过出于善意的干预演变成困境,明白影响力往往并非来自武力,而是软实力——文化、外交、历史的无声分量。一位英国外交官曾告诉我:“美国人认为他们能拯救世界。我们知道世界很复杂,有时候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不让情况变得更糟。”

这种差异体现在从外交政策到国际援助的方方面面。美国向军事干预投入数十亿美元,而英国则专注于可能需要数十年才能见效的发展项目。美国用“自由”“正义”等宏大词汇,英国则更倾向于“稳定”“合作”等务实表述。两种方式都不完美:美国的理想主义可能让它忽视当地实际情况,而英国的务实主义有时会显得冷漠。但它们共同代表着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年轻的乐观与经验的智慧,对变革的信念与对延续性的尊重。

无形的纽带

尽管存在诸多差异,仍有一条无形的纽带连接着这两个国家。体现在两国人都爱看《巨蟒剧团》的喜剧,即便美国人并不总能理解那些关于板球的笑话;体现在9·11事件后的共同悲痛中,当时伦敦的人群在美国大使馆外高唱《星条旗永不落》;体现在英国演员能在电视上扮演美国总统还让人信服,美国歌手翻唱披头士的歌曲能唱出自己的风格。

我们的联系不止于语言或历史。更在于一种共同的可能性意识,一种相信未来能比过去更美好的信念——即便我们在如何实现这一点上存在分歧。美国人看英国,像看到一面镜子,既映出自己的起源,也照出偏离的轨迹。英国人看美国,像看到一个承诺,一个关于他们曾经秉持、如今却以更怀疑的眼光看待的理想主义的提醒。

站在横渡英吉利海峡的渡轮甲板上,看着多佛的白崖渐渐远去,我思绪万千——那些历史、语言、家园、食物和梦想。我想,美国和英国就像兄弟姐妹,在同一个屋檐下长大,被同样的父母影响,却成长为不同的人。他们会争吵,会惹对方生气,有时甚至不愿见到彼此。但到了关键时刻,他们是家人。而家人,尽管矛盾重重,却有着能超越最深分歧的纽带。

当渡轮驶入北海波涛汹涌的水域时,我掏出在伦敦买的一本书——一本英美作家的散文集,每篇都在思考对方的国家。其中一句来自英国作家的话让我印象深刻:“我们是被同一种语言隔开的两个国家,却因无数细微的理解而相连。” 最终,正是这些细微的理解——对共同的喜悦与悲伤、希望与恐惧的理解——让这种跨大西洋关系不仅持久,而且至关重要。它们提醒着我们,尽管存在种种差异,我们仍在书写着同一个故事——只是站在大西洋的两岸。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国拟】相爱
连载中岳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