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 26 章

“老师好本领!”刘元看着眼前多出的一支新军,忍不住鼓起掌来,“短短数日,便拉起一支这样的队伍。”

难怪刘邦花了这么大的功夫来拉拢韩信。她这阿翁,当真是慧眼如炬。

为了伐魏,刘邦封大将军韩信做了“左丞相”,让曹参做了“假左丞相”。此时官制以右为尊,那么右丞相自然是萧何来担任。

大将军韩信所统领的军队中,除了灌婴的郎中骑兵外,主力便是曹参在关中募集的这支新军。

新军人数不少,少说也有三万人了。刘元抬起头望去,只见黑压压一片人影。

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又或者什么别的原因。这支掺杂着许多伤员的新军,正在热火朝天地训练,哪怕是伤兵也在力所能及地做事。

“不是说新军,怎么还有伤员?”刘元疑惑地看向韩信,此时阳光正打在他的侧脸上,越发显得鼻梁高耸、眉眼动人。

“新军,是新征来的兵,自然也包括各处的散兵。尤其是五十六万联军中的散兵。”韩信挑了挑眉,而后继续看向训练的士兵。

“伤兵也收?”刘元颇为惊讶,毕竟养个伤兵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不仅帮不上忙,还要花银钱养着他们。

倒不是刘元不愿意,她是乐于见到汉营中有这样的政策出现,只是惊讶韩信、刘邦这些人倒也能舍得。

“收。”韩信只答了一个字,并不解释。他的态度很鲜明——为什么不收?

正当刘元想追问的时候,她看见一个老兵扛着锄头从眼前经过。

“你为何不去休息?”刘元拉住了这个老兵,他看起来与刘邦差不多年岁,半只袖子空荡荡的,仔细一看是少了只胳膊。

“俺不用歇,一把子力气,趁着现在先把这锄头修一修。”老兵黝黑脸上笑出了褶皱。

这和刘元想的完全不同——她也是去过楚营的,虽然接触不多,但那边的将士,绝对不是这幅景象。

单单是她听来的,便包括但不限于:有士兵在行军时掉队,有人试图连夜逃出军营,有人因为心理压力过大与战友械斗,甚至有人在战后产生幻觉,精神出现问题。

甚至在那零散的记忆中,精神病医院也有“荣军康复科”。

这些都是再常见不过的问题,可她在汉营几乎没见过——邪了门了!

“老师,学生有一事不明。”刘元收起平日的活泼,恭恭敬敬地请教,“昔日学生在楚营中,也曾见过有将士骚乱,为何这支新军能如此军纪严明?”

“你也说了,是军纪严明。”韩信一边看着地图发呆,一边回答道,“难不成我要哄着他们?”

“……夜传刁斗,怠而不报,更筹违慢,声号不明,此谓懈军,犯者斩之。多出怨言,怒其主将,不听约束,更教难制,此谓构军,犯者斩之……”[1]

韩信一连说了十几句“犯者斩之”,听得刘元心惊肉跳。

“真杀啊?”刘元似乎有些不敢置信,“是否太严苛了些?”

话音刚落,刘元便觉得自己失言了,这是部队,容不得她站着说话不腰疼。

思及此处,她便要解释,却迎上韩信的目光。

这是来自一个将军的目光。威严,却也带着几分凄然。

她听见老师说:“我也不想杀,可若是不杀,死得人只会更多。战场不是儿戏,若没有这禁令,如何能使人心服?”

“令行禁止”四个字,似乎背后藏着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但仅仅凭这样严苛点军法,便能有这样的效果吗?楚营难道就不严苛吗?

刘元眼中闪过不解——一定还有她没发现的地方。毕竟据她观察,这些兵将们对他们的“大将军”,是既信且服,而非单纯的畏惧。

而这,便上一件更难的事情了。

刘元没有再问,毕竟有些事情,是要自己亲自去看的。她仔细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对军营的了解也愈发多了起来。

而她不知道,在她沉浸其中时,韩信也在打量着她。也因此错过了韩信眼中难得的欣慰之色。

那是一种孺子可教的感叹,也是韩信初次为人师的新奇体验。

一阵车辙声过,刘元看见吕雉正指挥人装粮草,她身旁是萧何,还有夏侯婴、樊哙等人围在身旁。

他们隔着老远就开始打招呼。只是打招呼的不只是刘元一个,还有她身旁的韩信。

“元,身体可好些了?”萧何是个儒雅的美大叔,此刻见刘元过来,停下与刘邦的交谈,一脸关心地打量着刘元的脸色。

“多谢伯父,我好多了。”刘元说话时一直盯着吕雉,但她脸色却依旧淡淡的。

萧何点了点头。红润有气色,看来是恢复的不错。

刘元同众人问好。然后乖巧地站在了吕雉的右手旁,试探着伸出小指,放在她的手心里。

吕雉没什么反应,但也没有松开手。看起来是还有些生气的,但也好像,没有那么气了。

“元,你何时再做些兵器出来?”

“元,你可要多吃些你姨母晒的鹿肉干!”说这话的是樊哙,他正卖力地推销着吕媭做得肉干。

提起肉干,刘元觉得自己的太阳穴又在隐隐作痛了——吃起来是真得费劲。

见到刘元,众人是热情非常。这件事情很正常。

但见到韩信,不论众人心中如何想,面上则都恭谨敬服。这就有些意思了。

这态度与昔日刘元身陷楚营之前,可以说是大不一样了——说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也不为过。

若非是了解这些叔叔伯伯的个性,刘元险些以为他们同自己一样,也有了些不同寻常的“遭遇”。

听着他们一口一个“左丞相”,一口一个“大将军”,直让刘元心里愈发好奇了。

“老师,你做了什么?”刘元凑到韩信身旁,拽了拽他的袖子,“我看他们对你佩服得很。”

韩信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并不作答。

大将军之所以是大将军,并不是因为刘邦的任命,而是因为他有统帅三军的实力。

这次伐魏,军中不乏反对派,尤其是以卢绾为代表的丰沛故人,他们更想在此时休养生息。

毕竟此时汉营并没有可调之兵,与项羽的对峙几乎占据了汉营的全部兵力,而那只骑兵显然不够拿下魏豹。

但,韩信只需一句话,便让刘邦拍板顶策,也让众将士心服口服。

“老师,是什么话?”刘元难得听韩信讲故事,此刻颇为捧场地听着。

当然,她也是真好奇。

“我说,不需要汉王派兵,我自己便能组一支新军。”

“……”刘元觉得这有些魔幻,“那他们便信你了吗?”

韩信偏头看向刘元,似乎在说“为什么不信”。

接着,他又朝新军的方向眺望了几眼:“结果不都摆在你眼前了。”

“老师,你这可太厉害了,所以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刘元是当真好奇。

要是能将这本事学到手,那岂不是……

“扑通、扑通”,刘元听见自己的心飞快地跳了起来。

[1]七禁令五十四斩是古代军法。七禁令:轻军、慢军、盗军、欺军、背军、乱军、误军; 五十四斩首:一: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旗举不起,旗按不伏,此谓悖军,犯者斩之。 二:呼名不应,点时不到,违期不至,动改师律,此谓慢军,犯者斩之。 三:夜传刁斗,怠而不报,更筹违慢,声号不明,此谓懈军,犯者斩之。 四:多出怨言,怒其主将,不听约束,更教难制,此谓构军,犯者斩之。 五:扬声笑语,蔑视禁约,驰突军门,此谓轻军,犯者斩之。 六:所用兵器,弓弩绝弦,箭无羽镞,剑戟不利,旗帜凋弊,此谓欺军,犯者斩之。 七:谣言诡语,捏造鬼神,假托梦寐,大肆邪说,蛊惑军士,此谓淫军,犯者斩之。 八:好舌利齿,妄为是非,调拨军士,令其不和,此谓谤军,犯者斩之。 九:所到之地,凌虐其民,如有逼□□女,此谓奸军,犯者斩之。 十:窃人财物,以为己利,夺人首级,以为己功,此谓盗军,犯者斩之。 十一:军民聚众议事,私进帐下,探听军机,此谓探军,犯者斩之。 十二:或闻所谋,及闻号令,漏泄于外,使敌人知之,此谓背军,犯者斩之。 十三:调用之际,结舌不应,低眉俯首,面有难色,此谓狠军,犯者斩之。 十四:出越行伍,搀前越后,言语喧哗,不遵禁训,此谓乱军,犯者斩之。 十五:托伤作病,以避征伐,捏伤假死,因而逃避,此谓诈军,犯者斩之。 十六:主掌钱粮,给赏之时阿私所亲,使士卒结怨,此谓弊军,犯者斩之。 十七:观寇不审,探贼不详,到不言到,多则言少,少则言多,此谓误军,犯者斩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6章 第 26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小船三年又三年

第八年新婚

错号后

北岛长夜

狩心游戏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汉]开局给刘邦背了段史记
连载中江洗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