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42章

身为一名家里有矿的美食爱好者,珍珍每天一起床就开始刷各类美食探店小视频。

这家Omakase看起来不错!

点个小星星收藏起来,过两天就去。

两片发黄的生菜叶子都能卖160?

避雷避雷,下次别给我推这种糟心玩意儿!

敲馄饨?

看起来还蛮好吃的诶。

……

一连刷了十几个视频,珍珍打着呵欠。

她默念,再看最后一个,看完就起床。

这么想着,珍珍滑动手指,新的视频开始播放。

视频一开头,一个穿着米色针织开衫的小姐姐站在朱漆大门外,洋溢着笑容自我介绍道。

“大家好!我是‘阿月今天吃什么’,今天我要带大家去的是一家名叫映雪园的私房菜馆,当当当当,我已经站在这家店的大门外了。”

珍珍一下子提起了精神,这个叫阿月的小姐姐是珍珍非常喜欢的一位探店博主。

阿月从来不像有的探店博主那样为了流量、为了报酬睁着眼睛说瞎话,她推荐的餐厅珍珍几乎都去过,少有踩雷的。

珍珍在大床上慵懒地翻了个身,趴在床上用手托着下巴,聚精会神地注视着手机屏幕。

服务员带着阿月穿过垂花门和院落,进了左厢房。

一路上阿月一边小声惊呼,一边指挥着摄像师拍摄院子里的景色和厢房里的书画陈设。

“这个用餐环境也太棒了吧!”阿月幸福地眯起眼睛张开双臂转了一圈。

“朋友们,我感觉我就像是古代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嘀,千金小姐体验卡。”

珍珍跟着满意地点点头,看起来是不错,用餐环境也是评价一家餐厅好坏的重要标准嘛。

阿月在桌边坐下,对着镜头给大家介绍了这家私房菜馆的上菜方式,没有菜单,全部都是由厨师安排。

她还神秘地用手遮住嘴巴,凑近镜头悄咪咪说。

“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听说这家店的菜谱非常特别哦,是老板家里的祖传菜谱,全京城只有这家店能吃到这些菜!”

屏幕外的珍珍期待的同时又有点儿犯嘀咕。

祖传菜谱?真的假的,怎么听着这么玄乎呢,外头那些餐厅顶多敢说自己是“xxx的创始人”,这家店这么自信?

阿月千万不能为了“恰饭”说这种假话啊。

珍珍心里抓心挠肝,生怕自己喜欢的美食博主塌房。

终于,菜上桌了。

鱼片透亮似玉,用筷子夹起时在空中微微轻颤甩下一点汤汁,就被等不及的阿月放进嘴里。

盛出一碗带有莲蓬、菱角形状面片的荷叶汤,独属于荷叶的清香在氤氲的白雾中散入鼻腔。

南味的酒酿清蒸鸭子,酒香与鸭肉的香气交融,肥而不腻,入口口感极为丰富,阿月一吃眼睛就亮了起来,连声说好吃。

松瓤鹅油卷置于掐丝珐琅盘,剥开层层酥皮,内里的甜香扑面而来,阿月一连吃了两个!

阿月吃美食的时候一向姿态文雅,慢条斯理地品尝,不会像有些美食博主仿佛饿了八辈子那样狼吞虎咽让人看得不舒服。

今天的阿月却一反常态,虽然动作依旧文雅,但进食的速度明显快了很多。

在最初几道菜上来的时候阿月还会细致地解说,越到后面解说词就越来越简洁,只剩下“这个好吃!”“哇塞,这个也好吃!”

珍珍看得直咽口水,激动地冒出星星眼,去,现在就定位子,明天就去!

跟珍珍有相同想法的显然不止她一个。

这个探店视频发布不到两小时,点赞数就超过了30万,拥有了4.3万评论、5万收藏和19.9万转发,热度还在继续上涨。

-这家店叫映雪园是吗?名字好好听啊!

-三分钟,我要知道这家店的全部消息!

-姐妹们你们不看价格的吗,这家店是不是有一、、贵。

-额,人均5000+,如果看价格的话是有点儿。

-不要啊,我的钱包顶不住啊

-我把这个视频拿给我爷爷看了,我爷爷以前是五星级酒店的大厨,他说这桌菜绝对值这个价,不管是用的食材还是厨师的手艺都特别好。

-如果大家觉得贵可以少点几道菜,阿月是去探店的,所以点的种类比较多。

-距离不是问题,价格不是问题,反正我先去了。

-可恶,你们手速那么快的吗,我刚打电话,服务员小姐姐告诉我位置已经排到下个周了!

*

大观园。

项目组把一心惦记映雪园经营情况的众姊妹请到会议室,给她们汇报网络营销取得的巨大成功。

朱丽喜气洋洋。

“这次我们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精准地挑选出了符合映雪园定位的探店博主,经过协商和沟通,在正式开业前的三天里顺利完成了探店视频的拍摄。”

“这样能够在开业第一天将探店视频在各大视频APP上投放,获得最佳的营销效果。”

朱丽按动遥控器,一页页翻动大屏幕上的APP截图和数据分析。

“从截图可以看出,我们总共十位探店博主,在视频发布后的24小时内,人均点赞数超过了116.7万,评论数超过6.3万。”

“并且我们经过纵向分析,映雪园的探店视频在每一位探店博主过往所有视频中,热度都可以排进前三名,这说明映雪园对网友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其中这位名叫‘阿月今天吃什么’的博主,她的映雪园探店视频获得了431.9万点赞数,而且迅速冲上了视频平台的实时热点。”

“所以——”朱丽拖长了语调。

众姊妹屏息凝神,等着听朱丽接下来的话。

朱丽卖了一回关子,然后兴奋地把文件夹往空中一抛又接住:“所以映雪园现在已经在网络上小有名气了!接下来一个月的位置全部都被定完了!”

“当真?”

红楼众人还愣愣的,其余工作人员早已欣喜若狂地跟身边人庆祝起来,会议室里响起足矣掀翻屋顶的欢呼。

黛玉隔着欢快的人群,冲着宝钗柔柔一笑,做了个口型:“我一直相信,会成功的。”

宝钗忽然就红了眼眶。

是呀,她的第一次尝试,成功了。

*

网络的热点总是一茬茬冒出来,又一茬茬消失。来得快,过去得更快。

但在不少爱好美食的网友心中,映雪园已经成功地留下了它的名字。

古色古香的环境,无出其右的味道,让映雪园一座难求,拥有了一批忠实的食客。

客人数量饱和,项目组也不再继续在网络营销方面投入资金,网络热度开始慢慢淡去。

就在这时,一篇名为《映雪园食话》的文章又在网络上掀起了一波热潮。

众姊妹仔细一读,这位名叫“上善若水任方圆”的博主下笔老练,用词精炼准确,仅仅用了不到五百个字就生动地描绘出在映雪园用餐的所见所闻。

博主笔下的映雪园,布置雅致又不显浑杂,并非是名贵器物的刻意堆砌。菜肴做法独特,却并不是为了增加售价的故弄玄虚。

碧涧羹的清新自然,黄金鸡的肥而不腻,寥寥几句就让一众读者流下羡慕的口水。

其中作者还特意提到“茄鲞”这道菜很好地还原了红楼中的做法,只不过这道菜不是日日都有,慕名前来的食客也得碰碰运气。

整篇文章没有搭配任何照片,光是单纯的文字就让人食欲大发。

网友在评论区嗷嗷叫唤。

-这篇文章太强了吧!我支持选入语文教材!

-在视频袭卷网络的时代,居然有人能用一篇文章让我看得口水直流。

-作者绝对是大师!我上一次看到写得那么好的美食测评还是汪曾祺先生的《端午的鸭蛋》。

-有没有好心人给张照片让我看看映雪园的菜到底长啥样啊!!

-【配图,翡翠玉簪汤】【配图,胭脂鹅脯】【配图,碧波芙蓉羹】楼上拿走不谢

-我馋了,我真的馋了。

一众赫赫有名、在微博上粉丝数量过百万的美食家纷纷冒泡,对这篇文章进行转发,话语间毫不吝啬对映雪园的赞赏。

称赞映雪园可以排进京城餐厅前五。

很快就将#映雪园食话 这一话题送上了热搜。

“这篇文章当真是写得有趣儿。”黛玉看罢由衷赞叹道。

宝玉跟着小鸡啄米猛点头。

宝黛二人连带着湘云探春几个做阅读理解做疯了,头凑在一处研究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修辞手法去了。

只有宝钗一个成熟的“大人”在跟项目组商量要如何利用这一波突如其来的网络流量提高映雪园的知名度。

项目组给出了几个顺水推舟的方案,既不需要花费多少资金,又能够达到最佳效果。

宝钗经过权衡,从中选择了一个,项目组迅速开始推行,力求不错过任何一丝流量。

宝钗又提出要给映雪园的所有员工发红包。

最近映雪园可以说是客如云来,但在经理的管理和所有员工的配合下,几乎没有出任何大乱子,账目也没有任何错误。

要是换做贾府那些婆子管事,早就中饱私囊、拉帮结派、消极怠工了。

映雪园的所有员工在宝钗心里简直是天下第一绝世好员工,宝钗当然不能亏待他们,免得寒了他们的心。

当然,对内需要奖励,对外就需要警惕。

映雪园的又一次大火必然会引来更多的竞争对手。对此,芝麻汤圆·宝钗早已有所防备。

她让项目组在映雪园几个关键地点安装了摄像头,并且要求后厨严格监管食材质量,保证菜品的味道和品质。

然而意外总是防不胜防。

某日清晨,宝钗接到经理打来的电话。

对方语气激动:“薛小姐,出事了!”

宝钗惊得困意全消:“发生什么了?”

电话那头吞吞吐吐:“倒也不是别的……就是发财树死了……”

“哦,发财树死了……”宝钗有点儿懵。

嗯?

发财树死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2章 第42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婚内上瘾

女主并不觉得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红楼]大观园穿现代
连载中净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