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清虚

街两边的大姑娘小媳妇脸蛋红红的,悄悄的瞟着骑马的公子哥儿,但也只敢静静的看着,不敢发出任何响动和声音。

紧随宝玉后面的,是贾母的八人大轿,贾敏的八人大轿,李纨、王熙凤、薛姨妈的四人大轿,然后是黛玉、宝钗、迎春、探春、惜春等的华盖宝车。

再接着,黑压压一整条街的车,坐着的都是府里主子们的丫头,以及粗使的丫头、婆子和媳妇们。

清虚观外,张道士手中执香,穿着金银并线,绣白鹤的紫色对襟法衣,静静的等在前头。

他身后站着的,是清虚观所有道士,按着品阶,形容肃穆的排成了两列。前头几个穿着得罗道袍,再往后,分别穿蓝色大褂和对襟花衣。

钟楼院里的树阴下,放着几把檀木椅子,贾蓉、贾芹、贾萍、贾芸、贾菖、贾菱坐在椅上,旁边是一众服侍的小厮,他们喝着茶,吃着点心,在唠闲磕。

贾萍问道:“观里诸事都安排齐备了吗?”

贾芹道:“神像前的香蜡是一大清早点的,好像没换。”

贾蓉无所谓道:“不换也行,粗蜡,经的起烧。”

贾芹道:“是这个理,但怕烧久了,蜡芯一长,容易起火。”

贾蓉道:“没这么倒霉吧?”

贾萍听着皱了眉头,观里的蜡烛灯火都是他负责的,昨天他还交待过,一定要记得换香蜡,怎么没换?但老太太她们眼看就要来了,不是追责的时候,得想办法解决问题。

今天这种场合,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万一起了火,那不全完了?

他越想越不放心,贾芹趁机出主意道:“现在换香蜡也来不及,悄悄找个小道士潜进去,剪一剪蜡花,确保安全就完了。”

贾萍想了一想,确实是这么个理,但小道士都是贾芹负责的,少不得跟他借人。

贾芹也很大方,当即命人唤了一个十二三岁的小道士过来,嘱咐道:“你剪完蜡花就赶紧出来,不许多耽搁逗留。”

那小道士唯唯应诺,拿着剪子和剪筒去了。

贾芸眼明心亮,早在旁边看出了不妥,他常往荣府走动,几处都有关系。

他心下暗道:今天这种场合,一旦出了事,凤婶子这个当家人,就得倒大霉。

他手里种树栽花的差事是凤婶子给的,往后还指着凤婶子继续抬举他呢。

更不用说,小红现在是凤婶子跟前的丫头,他就是为了心上人,也该去提醒一下凤婶子。

电光石火间,贾芸已拿定了主意,他借口说要出恭,实则到了一旁角落,叫一个心腹小厮赶紧去通知王熙凤。

没提贾蓉、贾萍、贾芹他们,只说看见一个小道士刚才偷偷溜进了观里。

王熙凤正坐在轿上,悠闲的扇着团扇,享受着这一刻的春风得意,结果听到这么一个消息,当时冷汗就出来了,想到贾母,她顾不得其他,当即吩咐道:“快快快,把轿子往前赶!”

一旁随从为难道:“琏二奶奶,前面是大奶奶的轿子。”

王熙凤才不管什么李纨呢。

“别废话!给我往前赶!慢一步要了你的命!”

后面的喧哗也惊动了李纨轿子前面的贾敏,她看两乘轿子都快要追尾了,认定王熙凤有什么急事,吩咐道:“把轿子往旁边挪挪,让凤儿先过去。”

王熙凤超了李纨的轿子,又超了贾敏的轿子,成功缀在了贾母轿子的后面。

没过多久,就到了清虚观,宝玉下了马,随着贾母的轿子进了山门内,因里头有许多城隍土地的泥像,贾母便命住轿,贾珍见轿子停了,赶上来迎接。

忽然,王熙凤一阵风似的从后头奔过来,来到贾母跟前,说要搀扶她,一双丹凤眼暗暗环顾周围。

果然,见不远的观门处一个小道士鬼鬼祟祟的,往这边偷瞄,兴许是半日不见她们上来,他一横心,手里拿着剪筒和剪子从台阶上跑下来,直往贾母冲。

王熙凤往前赶了一步,跟佛前金刚似的,正挡在贾母身前,左手一扬,将那小道士手中的剪子给挥去了,然后,右手一巴掌狠狠扇在那小道士脸上,将那孩子打了一个筋斗,趴在地上。

“往哪里跑!”

她叉着腰,立刻命人拿住那小道士。

贾母正跟贾珍等说话,身后诸事都不知道,听到动静,回过头问:“怎么了?”

这种好日子,无论怎样,都不宜生晦气的。

就算要追究,也是事后追究。

王熙凤走上前,轻描淡写回道:“一个小道士,剪蜡花儿,没躲出去,这会儿混钻呢。”

贾母一听,默了片刻,吩咐道:“快把他带来,小门小户的孩子,没见过这阵仗,别唬着他了。”

那小道士只因家里老子娘被威胁,才干出谋害人命的事,他一个半大的孩子,焉能不害怕?

而今要害的老太太好端端、活生生的站在他面前,他一时抖若筛糠,面色煞白。

贾母一看,心里更明白了,反而更加怜悯眼前的孩子,让贾珍拉他起来,慈祥问道:“你不用怕,孩子,你几岁了?”

小道士牙关打颤,半个字都说不出来。

贾母叹道:“怪可怜见的。”

因命贾珍,让领他出去,交到他家人手中,再给他些钱,买些果子吃,另又特意嘱咐:“不许让人为难他。”

那小道士出了门,看到自己家人好端端的站在石阶下,眼圈红通通的,扑到母亲怀里,道:“娘!”

他母亲忙抱起他,同他父亲一起向贾珍行了礼,谢了赏赐。

待贾珍一走,方蹲下来,摸着他脑袋,问起他事情经过。

直到这会儿,小道士心里才明白,自己没事了,自己家人也没事了。

只是他不明白。他要害死那老太太,那老太太应也看出来了,可她为什么放了他?

还给了他钱,还叮嘱人不许为难他。

除非,世上真有菩萨。

一、原著所隐真事,清虚观山门外,忽然冲出来所谓剪蜡花的的小道士,是为刺杀贾母而来。

[1]小道士的身份:贾家的。

“早有张法官执香披衣,带领众道士在路旁迎接。”

因此句可知,张道士将原清虚观的道士都带出来了,所以,这个小道士只能是贾家的,而负责小和尚小道士的人,是贾芹。

[2]贾芹无事,贾萍背锅。

“因此又将贾菖,贾菱,贾萍唤来监工。一日烫蜡钉珠,动起手来。”

三人负责过蜡烛灯火,所以凤姐儿会接着让他们负责同样的职务,贾菖,贾菱、贾萍三人中,贾萍最末,所以是安保工作出现疏忽,最好的背锅侠。

“贾蓉垂着手,一声不敢言语。那贾芸,贾萍,贾芹等听见了,不但他们慌了……”(端午)

“宝玉捧香,贾菖,贾菱展拜垫,守焚池。”(除夕)

“男人只有贾芹,贾芸,贾菖,贾菱四个——现在凤姐麾下办事的——来了。”(元宵)

清虚观一事后,贾萍就消失了,祭宗祠没有他,在凤姐那里办事的人员中,也没有他了。

而贾芹成了四个办事人员之首,可见他斗倒贾萍后,又利用周姨娘、王夫人裙带关系,爬了上去。

这是必然的,历经此事,贾芹彻底攀上了金玉一党的高枝,手里捏着王、薛两家的把柄呢。

[3]凤姐提前接到情报。

“贾母坐一乘八人大轿;李氏,凤姐,薛姨妈每人一乘四人轿。”

“贾珍带领各子弟上来迎接。凤姐儿的轿子却赶在头里先到了,带着鸳鸯等迎接上来。”

凤姐的轿子排在贾母、李纨后,但到了山门处,却跑到了前头,后面又成功拦下了小道士,说明她在半路接到了情报,而给她传信的人,只能是和贾芹在一起的贾芸,贾芸通过小红,把这个信报给了凤姐。

后续,贾芸在凤姐那里的位置,排在贾菖、贾菱前,可见他得到了重用,就是因为报信一事。

[4]贾珍拿贾蓉出气。

“ 贾珍站在台阶上,因问管家在那里。底下站的小厮们见问,都一齐喝声说:“叫管家!””

“贾珍道:“你瞧瞧!我这里没热,他倒凉快去了!”喝命家人啐他。”

从始至终,贾珍身为族长和出行总负责人,出了这么大纰漏,却一点儿消息没收到,最后还是靠凤姐化解,丢脸的不行,所以他先气的叫林之孝来,然后又去找贾蓉麻烦。

“因见贾芹亦来领物,贾珍叫他过来,说道:“你做什么也来了?谁叫你来的?”

过年的时候,贾珍指着鼻子大骂贾芹,便是因为此事关系。

[5]贾母的原谅。

“贾珍只得去拉了那孩子,一手拿着蜡剪,跪在地下乱颤。贾母命贾珍拉起来,叫他不用怕,问他几岁了。那孩子总说不出话来。”

小道士的反应非常不对,明显里头有事,贾母却让人给他钱,还千叮咛万嘱咐不让人为难他,

所以,这一章目,名叫“享福人福深还祷福”,实实在在的有理,贾母就是那个真正福深,还来此祷福的享福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9章 清虚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宁得岁岁吵

不小心与嫡姐换亲后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道姑小王妃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红楼]贾敏有了随身空间
连载中是正经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