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寄放处……请将脑子寄放在此处,欢迎来到红楼石头记末世。)
天现异象,必有灾祸。
人言,月有阴晴圆缺,可转眼八月十五后不过月余,月宫如同渐渐渗了血,满月如血,而后竟无一丝缺憾。
民间皆知,这必然是天意警示。
这几年,南有水患,北遇久旱。
百姓穷极,流民四起,官府也无力抵抗。
戎狄犯境,世道乱了,自是墙倒众人推。
而贾府被抄家后,也是破鼓万人捶。
议事堂的桌椅被搬到了议事堂前,黛玉看着手中的账册,时不时分神抬头看向正在议事堂前池中打捞尸首的家丁。
“有了!”
只听家丁一声喝叫,一旁的侍女急忙凑上前。
不过一会,侍女撕心裂肺的恸哭响彻庭院。
那哭声让人难受,黛玉心焦地咳了两声,转身躲进了议事堂。
她手中是管事的周瑞重新整理的府中人丁造册。
抄家后几次强盗抢掠,府中无论奴仆还是贾氏族人,竟死伤折损了十之有三。
除了嫁女和番有功的贾政,荣宁二府其他主人或是流放,或是下了死囚。
若只是大难临头各自飞倒也还好,可贾府却到了自杀自害的地步。
贾环、赵姨娘和贾蔷、贾茸各自带着流寇轮番入府,收刮贾府抄家后的剩余价值,甚至企图霸占贾府宅邸。
莫说丫鬟下人,即便是作为主子的贾政和邢夫人,也死于强盗刀下。
而贾宝玉,被贾蔷他们作为人质掳走了。
好在贾政提前将管家权给了被抄家打断喜事而未过门的宝二奶奶林黛玉,不然此时贾府怕是无人主事,已然落入贼人之手。
强盗大开杀戒,人口凋零导致防御不足。
林黛玉只能安排府上的家丁日夜不断轮番巡守,又使人用大石堵住了府门。
贼人久攻不进,为贾府众人换来了几日的休整。
随送葬队伍外出打探消息的王婆匆匆回来,见黛玉坐于堂上,紧张兮兮地来到她面前。
黛玉让紫娟端了茶水给王婆,王婆猛地灌下水,连喘带叹地道:“老爷和邢夫人的棺木已经送到祖茔,按宝二奶奶您的要求与老太太和二太太葬在一起了。平儿姑娘在,断无差错的。”
黛玉只是点点头,眉宇间未曾显露出太多情绪。
府中每每被强盗入室便有死伤,黛玉已然习惯了。
王婆左右环顾,凑近低声道:“奶奶不知道,外面的世道乱了!”
紫娟端来药给黛玉,见黛玉不舒服地与王婆拉开距离,急道:“婆婆莫要大惊小怪。”
“真的!”王婆激动不已,抄家之时也不过如此,“京城叫那些个流寇给围了,听外面的人说宫里正寻思着逃去金陵。”
黛玉心中大惊。
若是京城有变,贾府以如今的处境岂不是只能留在京中,届时只会是乱世蓬草,散作一团。
黛玉的神情略显慌乱,却仍旧保持镇定,见王婆还要说,轻轻摆手道:“王婆莫要说了……”
“王婆,奶奶倦了,你且回去吧。”紫娟见黛玉闭眼轻柔额头,便要王婆散了。
可王婆似心有未尽,急道:“紫娟姑娘啊!京城外面更是可怖……听闻外面不吃观音土,改吃人了!”她的声音充满恐慌,好似亲眼所见。
听罢这些话,让每日看着府中收敛奴仆尸首的黛玉,胃中翻腾,几乎要呕吐出来。
她脸色一白,汤药也没心思喝了,站起身便要回潇湘苑。
可行至廊下,秋风习习,带着几分刺骨的寒意。
黛玉打了个寒噤,心中惴惴不安。
黛玉抬头见发黄的柳絮落叶缤纷,道:“天气渐冷了,不知道宝玉在外面是否安好?”
紫娟知道姑娘焦心:“贾芸和小红已经出去寻了,很快就要有消息了,姑娘莫要担心。”
想起王婆刚才的话,黛玉在廊下停下脚步,思绪万千。
即是想着宝玉的平安,又是想着府中如今的处境,最终无法抑制,眼泪夺眶而出,低声哭泣。
黛玉本无凤姐那般擅权强干,又没有探春的精明志远。
她却身负重担,守家打强盗,要扶将倾大厦。
黛玉即无力,又满心忧虑,日夜操劳,终日思虑极重。
她只能在府中等,等宝玉平安回来,接管贾府。
紫娟终是把人劝回了潇湘院。
但黛玉还是翻阅从苏州带来的藏书,希望从中寻得一丝解法。
可思虑过度,身子终是扛不住了,便昏昏沉沉睡去。
黛玉不知不觉走出了潇湘馆,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向远方,离了贾府,来到一处河岸。
劲风肆虐,潮波汹涌。
岸边怪石嶙峋,乱风激流中,一株仙草被护于石缝中,挺立从容,苍翠欲滴。
突而天地间仙气缭绕,一众仙女扶摇而来,轻扬琵琶。她们与一身穿华服的仙人同行。
仙人头戴束发红玉金冠,神情高远,从天而降。
他在落于三生石前,倾身将宝瓶中的甘露灌溉向仙草。
黛玉站于远处,目光怔忡。仙人背影似曾相识,心中隐隐有种熟悉感。
不知何时,黛玉身边已然站了一貌美仙姑。
她作揖道:“此乃赤瑕宫神瑛侍者,常到这西方灵河岸,以甘露灌溉三生石畔之绛珠仙草。”
黛玉不知仙姑为何要跟自己解释。
她已然心力交瘁,哪有余力在乎眼前的仙境呢?
仙姑又说:“绛珠仙草得甘露之惠而生,下世为人,便以一生之泪还他。”
黛玉心神未转,并未细思仙姑话中深意,只道:“仙草能从石缝中破土而出,本就顽强坚韧。且若非这三生石庇护,怕是早随狂风激流而去,又何来此后的甘露之惠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