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京中贵女2

军头却不屑一顾,双手抱臂:“哼!我们义军是顺天应命,自然能护百姓安稳。用不着你们这些贪财无义之人来插手。”

那语气,骄矜得像是整个长安都靠他一人撑着。

黛玉看着那军头,缓缓上前一步,语气淡然如水,却带着一丝微不可察的压力:“既是规矩,可为何不在新民令之内?不知明文何在?可有张榜布告?”

卜旃个子小小,一溜烟到城门边上的布告上的新民令一瞧,大喊:“上面没写呢!”

军头一愣,这确实没有明文,新民令也没有这条。

他冷哼一声:“这西城门是我管,我便是规矩。”

他拔高声音,唾沫横飞,“咱们义军从关中杀到京师,靠的不是讲理,是拳头!谁想进这城门,就得听拳头说话!就得按照我们的规矩来。”

卫若兰脸色一沉:“我等皆是京中之人,赈民归府,本是为民之事。将军却将之横拦,未免不通人情。”

“这世道变了,你们这些高门子弟,还想着靠讲情分混过关?”军头脸色愈发不善,语气里满是对贵胄阶层的嘲讽,“谁知道你们是真是假?说不定是假借济民之名,实则打探虚实,回头勾结旧臣造反呢!”

左丘梅闻言,眉头微蹙。他望向黛玉,低声道:“这是故意为难。依我之见,此人并非真为守规,而是坐地起价。只是看姑娘如何抉择罢了。”

林黛玉的目光缓缓掠过此刻聚拢在一旁围观的士卒与百姓,有孩童吓得哭出声,母亲匍匐在地哄慰,面色惨白如纸。她心中一凛,知若不能从容渡过今日,不但这些村民无处可去,贾府往后将在义军面前一直屈居人下。

她缓缓抬眼,定定看着军头,语气平静:“将军说得极是,世道已非往昔。城中百姓之苦,我府自然知晓。诸位肩负守城重任,日夜辛劳,我门府里也愿接济城内之民,尽绵薄之力,与义军共度灾年。”

此言一出,左丘梅面色微变,卫若兰亦望了她一眼。她这番话虽是示弱,但亦是一种表态——贾府将与义军命运相连,至少在义军看来,是认可其正统地位。

莫说京中众人传言礼部尚书带着玉玺弃长安朝廷往金陵而去,闯王即便有心做主皇宫,但是京中朝廷旧部必然有人对于闯王有反心。

先前缮国公府和治国公府被义军整治便是他们并不愿归顺闯王。

只是黛玉先前叫贾兰去各国公家送拜帖,也是为了试探各家在京中的态度站队。

可这话一落,在军头耳中,却是另一番意味。

他咂摸出一丝得色,却未当场松口,反倒再度抛出一句冷话:“姑娘这番话倒也中听,只是我不过小卒,规矩如何定的,我可不敢违。如今只有闯王和几位将军能主事,你与我说这些——未免也太抬举我了。”

黛玉见他嘴角的讥诮一闪而过,眼中甚至泛着一丝期待,已然洞悉他所求为何。她缓缓前行一步,卫若兰本欲拦住,生怕她被冒犯,黛玉却只是轻轻抬手,示意无碍。

她行至军头近前,轻声道:“将军忠诚守门,秉规办事,令人敬佩。敢问英雄尊姓?”

军头一挤眉,抬手随意作揖道:“免贵姓李,李大年,现为三营军头。”

黛玉颔首致意,话音温润,“李军头忠勤守职,小女佩服。既然军头有难处,我自不会让你为难。我愿出谷五石,用于赈济百姓,既是为民,也是助义军之力,也不知李军头可愿意替我引荐一二。”

她稍一顿,转身对倪二低声耳语。倪二听后浅笑,朗声喊道:“诸位街坊作证,今日我家主子许诺,等入城后,府中愿自备粮米,帮义军济民,不求回报。”

倪二原在京中便是走街串巷,众人皆知他是收帐的。虽说为人霸道些,但是认识他的街坊都知倪二个仁义守信之人。

很快便有人高声叫好。

此言一出,不但李大年神色一变,就连左丘梅也微微皱眉,望向黛玉,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这是一次明明白白的“站边”。她将贾府主动与义军捆绑,向整个长安城传递一个信号:贾府已非旧朝死灰,而是主动成为了新局中的一枚活子。

甚至可以说,企图再有从龙之功。

“京中百万居民俱散,但城中仍有十数万百姓,每日赈济所需粮米必然是巨额之数,想来闯王乐于有人一同赈济京中百姓。”左丘梅提醒李大年:“此乃大功业!李军头若愿引路,此番功绩定能让军头声望显赫。”

李大年则听得眼睛发亮,若能藉此一举在闯王面前邀功,岂不正合心意?

“姑娘所言,当真?”他语气放缓,目光贪婪,却又小心翼翼地探试。

黛玉浅笑:“自然当真。府中粮米已有存,李军头派人与我们同行即可。”

李大年得了实惠,又见对方姿态温顺,已无多虑,连忙叫人放了贾芸。

而贾芸早已会意,趁机又往李大年副官袖中塞了些碎银,嘴上客气得很:“军爷这等仁心义胆,贾府上下一定铭记在心。”

两人一唱一和,李大年嘴上还添了几句官腔:“姑娘识时务,是咱们百姓的福星。若京中各家也能有此大义,百姓便不用愁了。”

得了好处的人,总是说得漂亮。他立刻挥手,放行车马。

于是,贾府车队重整,村民们重新上了车,黛玉改上了自己的马,浩浩荡荡地从城西而入。

府中有人已经在等着,黛玉他们进了门时天还没黑,叫莫云嬷嬷派家丁准备谷米。

府中陈米旧谷颇多,便是五石五石地送出,这个冬日也能日日送出去。五石陈米旧谷不过府中冰山一角,对黛玉来说不过动一根指头,若能换得声誉、通路与庇护,则再划算不过。

搬运谷米还需一些时间,黛玉策马直接进了荣禧堂,将要紧事交代小红。

小红是个做事有眼力见的,急忙带着院中百姓,一起往南院去,又将主子交代的事情与自己母亲一说,众人便开始慢条斯理地搬运陈年谷米,一时人声鼎沸。

莫云又说车马修整,愣是叫进府的两个小卒去叫帮手来领。

李大年不识府中虚实,只以为此为巨恩。五石对贾府如今的库存不算什么,但却是将近五十斗,需要一袋袋穿过两条街巷,才能搬到城西粥棚。小小守城军头无车无马,人手搬抬不算易事,但人多却也不难。

李大年恨不得将这一出“赈济义举”捧去献与闯王,甚至想要独占,自然依从,很快便不断有兵卒上门搬粮。

如今却因一场“放行”,披着贾府的“德政”,得了百姓好名,一时真以为自己成了赈济功臣。

可一趟趟将谷米如蚂蚁搬粮一般,从原先荣国府的黑油大门出,运往城西粥棚。

百姓们看到义军从原来的荣国公府竟客客气气地往粥棚添粮,甚至天色已经变成猪肝一样危险的颜色都还在与夜色赶时间。第二日百姓们纷纷打听,那一日入城之事,自城西至城中,不胫而走,贾府的南院忽而门庭若市,义诊施粥终日不停,到府中做工的机会甚至是需要求人才能得到的。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被抄家、流言四起的贾府,竟在闯王新政初立之时,早已义诊施粥,甚至出粮赈济。

贾府重立于京中的名声,便从这五石谷米开始,如微火燎原,迅速传开。

不是旧贵胄,不是市井商,只是一个女子,扶着濒临破败的旧朝罪臣之名,硬生生挤入这座即将易主的京城之中。

我比大家早7章知道剧情,我现在深刻的知道权谋对我来说太难了。

所以,后面权谋部分我大抵会,偷懒……[求求你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6章 京中贵女2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春水摇摇晃

狩心游戏

骄阳似我(下)

婚后第二年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红楼]林黛玉倒拔垂杨柳
连载中不迁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