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 3 章

往日只觉这丫鬟做事还算妥帖,竟藏着这般恶毒的心思。

林如海胸口一阵翻涌,几乎要当场发作。诅咒他的玉儿,还拿他早夭的儿子作比!这起子黑了心肝的奴才!

林如海强压下怒火,不能吓到病中的女儿,便径直走向黛玉的厢房,只待稍后再处置画春。

厢房门帘刚被掀开,便听见屋内传来轻轻的咳嗽声。

黛玉脸色苍白得像张薄纸,靠在引枕上,病体尚未痊愈,眼神还有些惺忪。

贾敏正小心翼翼地为她掖着被角,乳母李嬷嬷端着温水上前,语气带着几分疼惜:“姑娘先喝口温水漱一漱,大夫说今日得再喝一帖药。”

就在这时,另一个更实际带着私心的心声传来,是乳母王嬷嬷:

【阿弥陀佛,姑娘可算是醒稳了。千万要好起来,千万要好起来,她若有个三长两短,我这奶嬷嬷还有什么用场?老爷定然伤心,哪还会顾念我们这些旧人?我儿下月就要下聘娶媳妇了,还指望府里的赏赐和姑娘以后的倚仗呢。姑娘,你可不能死,你死了,嬷嬷我可就没了指望,白辛苦这么多年,往后的好日子也都没了……】

这心声虽无诅咒,字字句句却也都关乎自身利害,听得林如海心中一片冰凉。

原来身边这些看似忠心耿耿的仆人,心里盘算的都是这些,女儿的病弱,在她们眼中竟成了妨碍或筹码。

黛玉漱了口,贾敏使了个眼色,嬷嬷便知情识趣的退下,屋内只有他们一家。

林如海走上前,伸手轻轻摸了摸黛玉的额头,声音放得极柔:

“可觉得好些了吗?”

黛玉见是父亲,眼中泛起微光,轻轻点了点头:“劳父亲挂心,好多了。”

林如海看着女儿虚弱的模样,再想起方才听见的两番心声,只觉心口发沉。

贾敏问道:“怎的这么快就回了?”

林如海握着黛玉的手,目光落在隔壁同样虚弱的妻子身上。

重生前的记忆如同潮水再次涌上心头。

贾敏正是在这个冬日,一场看似寻常的风寒后,身体便每况愈下,药石罔效,最终撒手人寰。

而其中,未必没有因林如海公务繁忙、内外交困顾不得家中,而贾敏又忧思过甚的缘故。

前世这一段时日发生的事情也清晰回现。

王老尚书寿辰后不久,正是在这位老师与岳家荣国府的一些暗中运作下,林如海本要调回京职的安排被搁置,圣上又给他多加了一个兰台寺大夫的名头。

林如海继续留任了这危机四伏、各方势力紧盯的扬州巡盐御史之位,直至最后油尽灯枯……

就算盐务是一块肥差,林如海也决不能再重蹈覆辙!

“敏儿,”林如海神情异常凝重,“王老尚书的寿辰,我决意不亲自前往。”

贾敏神情带着惊讶,虽说王老尚书退下来,但并未人走茶凉,况且林如海若不去,恐怕礼数上过不去。

贾敏道:“这……虽于礼数稍有欠缺,但……老爷是否想到了什么?”

贾敏隐约也记起,前世林如海亲自去给老尚书贺寿,颇得赏识,可惜似乎就是这段时间后,夫君的官位是升上去了,处境愈却发艰难。

林如海沉声道:“上一世,我亲自去贺寿,老师确实高兴。但事后,他更力主我留任扬州,美其名曰‘圣眷正隆,能者多劳’。实则……”

他冷笑一声,“不过是希望我这‘钱袋子’继续留在肥缺上,方便他们日后索取,也将我牢牢绑在他们的船上,难以自主。”

“况且,”

林如海的语气变得无比柔软却坚定:

“最重要的是你。敏儿,我清晰记得,就是在我外出赴宴那几日,你夜里起身查看玉儿,不慎染了风寒……从此便……这一世,我绝不容许此事再发生!

林如海已打定主意,什么王尚书李尚书,什么同僚情谊,都比不上妻儿的安危重要,贺寿之事,备一份厚礼,遣可靠之人送去即可。林如海需留在府中,亲自看顾。

黛玉不由听得怔住,前世那时候她还太小,每日昏昏沉沉病着,于这些细节却记得不甚清楚。

想不到母亲竟是这样病的……

贾敏那边沉默了片刻,又道:

“我们都重活一世,岂能再被这些虚礼俗套所困?老爷说的是,我们一家的安危,才是顶顶要紧的!”

若是人没了,便什么也没了,到头来也只是旁人一身叹息罢了。

“父亲,”

黛玉轻声开口,声音虽弱,却带着一丝不符合年龄的冷静。

“既不亲自去,那贺礼便需格外用心,既全了礼数,不至授人以柄,又……不必过于出挑,以免再生枝节。”。

贾敏欣慰地看了女儿一眼,虽然自己没来得及多多教导黛玉,她在老太太身边,还是学了许多。

黛玉点头:“玉儿所言极是。礼物要贵重得体,显出对师长的尊敬,但也不必是那等稀世奇珍,免得引人过度关注,反而麻烦。”

林如海已是有了主意:“便从我库房里选二三方前朝古砚,再配上一幅前朝名家张圣手的祝寿图、松鹤图、行旅图加上些上等的阿胶、人参等滋补之物,也就足够了。”

这几样东西,足够且雅致,非当前热门之物,却是王老尚书的最爱,林如海记得自己前世送的礼,老尚书最爱这几样。

贾敏沉吟片刻,才缓缓点头:“便如此准备。”

林如海定下方案,心中稍安。

如此,也避免了像上一世那样,因亲自到场且礼物格外厚重而被王尚书和荣国府视为有意继续依附。

至于回京之事

林如海索性对贾敏和黛玉坦白道:

“盐政虽利大,却是漩涡中心,不宜久留。

此次称病不去贺寿,也可算是一个铺垫,让外界知晓我身体确有不妥。

后续再上表陈情,请求回京调养,或转任闲职,方顺理成章。”

先前被系统公布的称帝任务惊得不轻,现下反而一家子皆冷静下来。

越是宏大的目标,越需要徐徐图之,如今当以暂避锋芒为宜。

贾敏很是赞同:“正当如此!京中虽也复杂,但至少在天子脚下,那些人行事总得多几分顾忌。”

况且林如海若回了京城,那地方勋贵云集,林家一个小小探花,反而显得不惹眼了。

现下担着扬州盐务的差使,自己如履薄冰不说,反而成了有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林如海亦是点头道:“正是此理,当前首要之事,便是看顾好咱们一家人的身子,务必严格按照系统要求调养,府中琐事,交给心腹管家媳妇先去打理,你只管掌控大局,甄别忠奸即可,万不可劳神。”

贾敏淡淡看了林如海和女儿黛玉一眼:“我晓得轻重。”

余下便是一些嘱咐黛玉好生吃药休息的话,安抚好女儿以后,贾敏也去歇息,暂且揭过不提。

却说林如海定了贺寿的礼单,并不即刻命林福去办,只将他唤至外书房,屏退左右。

书房内檀香细细,却驱不散林如海眉间一段愁思。

林如海知道贾敏和黛玉都是多思多虑的脾性,有些话一味瞒着,反而不妥。

故而他选择说一半藏一半,譬如自己可以听到心声之事,丫鬟婆子们的念头等等,暂且按下不表,还不如暗中继续甄别,且待上京之时,正好可以将那些心思不轨的人一并处置了。

林如海指尖轻叩案几,对林福道:“王老大人处的寿礼,我已有了主意。备几方松花江石夔龙纹砚,几幅前朝张圣手的画,再配上两支老山参,余下一些滋补之物,你们看着添置?”

林福迟疑了一下,躬身回道:

“老爷选的物件很是清雅,王老大人乃清流领袖,致仕后最喜风雅之物。这古砚名画,正投其所好,既不落俗套,又显尊重。人参也是极实惠的滋补之物,很是相宜,只是……未免有些简薄。”

林福心声传来:【咱们府上送礼,不至如此啊?尚且不如先前的寻常拜礼……】

林如海看了他一眼,又道:“王老大人家在苏州,我们从扬州去,路途不算近。礼数必要周到,仪仗也不可简薄,免得让人议论我林家失了体统,倒像我林如海卧病,连给老师贺寿都这般潦草了。”

林如海:“我已说过,余下物件你酌情添置,不比劳烦太太,且细细打听,扬州知州、知府并几位上官,都是什么规制?贺礼价值多少?随行几人?我们林家断不可越了礼数,却也不能失了体面,其中分寸要好生斟酌。”

林如海忽然又听见了林福的心声:【想来是太太和姑娘如今身子不好,老爷才……】

林福忙道:“老奴明白,依往常例,知州、知府若亲往,仪仗自然隆重,贺礼也必是重的。若只遣人致意,不过十人左右的队伍,携带礼盒便了。咱们老爷不亲去,依老奴愚见,随行派七八个妥当人,也就尽够了,既不僭越,也显重视。”

林如海却摇头道:“七八人不够,须得二十人的规模。”

林福吃了一惊,抬头道:“老爷,这……是否太过些?又不是什么大件器物,不过些书画药材,十人护卫也尽够了。如此兴师动众,恐招人物议,倒像咱们刻意张扬似的……”

林福心下愈发不解,今日老爷说话,处处透着不寻常,心声也传到林如海耳中。

【此事于礼数大大不妥,未免过于兴师动众,老爷素来谨慎,怎的忽然在排场上做起文章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 3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在全A男团中假装Alpha

六十二年冬

还有此等好事?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我寄长风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红楼]林家女帝初长成
连载中辰木离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