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夫人派来的是个面容刻薄的老嬷嬷,在林家等了这么久才见黛玉几人回来早就不满了,看到湘云就阴阳怪气的说:
“大奶奶好威风,奴才奉太太之命来接大奶奶回去,却不想等了许久都不见大奶奶人,也不知大奶奶上哪里逍遥快活去了,夫君在外公干,大奶奶不孝敬婆母自古在外玩耍了。”
湘云一听就急了,正要说话呢,黛玉就拦着湘云,对那婆子道:
“我接云妹妹来的时候和朱夫人说过,原本今儿一早就要送云妹妹回去,可巧尽早又进宫见了皇后娘娘和公主,娘娘见了云妹妹还夸赞,叫云妹妹常和我进宫陪娘娘说话,并不是在外玩乐,云妹妹自己也说要早些回去侍奉婆母。”
那老嬷嬷听了眼珠子一转,倒也不敢继续阴阳怪气了,露出个笑脸来说:
“原来如此,方才是我说话急了,只是太太在家等了许久,大奶奶不如回去亲自和太太回话?”
湘云点头:“我这就叫上翠缕回去。”
黛玉吩咐管事婆子招待这个卫府来的老嬷嬷,带着湘云去后院拿东西,边走便叮嘱:
“回去和你婆婆回话,就按照我刚才的说辞说,别的也不用说什么,只告诉你婆婆,倘若她不放心的话,日后我邀你进宫陪娘娘公主说话,你就不去了,留在卫家侍奉婆婆。”
湘云一听就急了:“这么说怎么行?那我岂不是再出不来了?”
黛玉无奈的摇头:“傻丫头,放心把,你只管这么说,保准你婆婆下回亲自送你来我家玩。”
湘云疑惑地看着黛玉,黛玉很肯定的冲着湘云点头,湘云放下疑惑,她信黛玉。
回到卫府之后,朱夫人果真脸色不高兴,湘云想到黛玉说的,走上前行了礼把黛玉的说辞说了,朱夫人脸色好看了些,对湘云说道:
“即便如此,也不该这么多天不归家。”
湘云便有些委屈的开口:“是,媳妇知道了,下次林姐姐再邀我进宫陪娘娘公主说话,我便不去了,在家侍奉婆婆才是正事。”
朱夫人表情顿了一下,随即拉着湘云的手笑道:
“瞧你这孩子,说什么傻话?陪着皇后娘娘公主说话那是旁人要不来的福分,怎么能说不去就不去?我在家有这么多人伺候,不缺你一个,林姑娘可说了下次进宫的事?”
湘云暗道被黛玉说对了,面上却天真的告诉朱夫人:“林姐姐没说,不过林姐姐进宫都是直接吩咐人递牌子,皇后娘娘就会派人来接她,听说一个月去个三五回也是有的,公主还时常来她家玩。”
朱夫人听了心下盘算一回,看湘云的表情又和善了许多:“这般说来林姑娘十分得娘娘欢心,好孩子,你这些天也累了,先回去休息吧,你夫君来的信放在你房间了,你自己去看。”
湘云眼睛一亮:“大爷来信了?”
朱夫人点头,又摆摆手说:“去吧,我这里不用你伺候。”
湘云这才离开,回了房间之后发现朱夫人原本放在她院子里监视她的那些婆子都没了,留下的都是她自己的陪嫁,湘云高高兴兴的坐下看信,见卫若兰说还要些日子才回来,湘云便放下信。
后面朱夫人果真不再关着湘云了,虽然也不能随意出门,可写信给黛玉他们还是可以的,偶尔黛玉也会接湘云去玩,朱夫人也不再阻止。
黛玉有些疲倦的看着手里的账本单子,林管家收来的那一千担粮草都在京郊安置好了,最近京城里的氛围也越来越紧张,明德帝连下数道旨意谴责乌马国的冒犯行为,并且派了兵马大元帅去西北监督战事。
两国战争一触即发。
黛玉很担心去了西北的宝玉,命林管家找人打听宝玉的下落,同时又有些后悔在宝玉走的时候没多给些银子给宝玉带在身上,同时祈求宝玉能够平安回来。
仗很快就打起来了,乌马国窥视□□多时,此时兵犯塞拉斯国就是一个试探,后面一步步逼近西北边境,前面起冲突双方都有死伤才消停了一阵,现在是大局兵临城下,两军对峙。
黛玉有些心神不宁,吩咐林管家清算家里所有现银,仗一打起来,只怕人人自危。
很快边境捷报传来,所有人都松了口气,可到了十一月的时候,气温骤降,乌马国的攻势变猛,边境丢了一座城池,明德帝发了好大的火,命户部运送军需去西北,又调兵去西北增援。
户部也犯愁了,提出国库钱不多了,还要备着明年雨季维修堤坝的银子以防决堤。
黛玉进宫见长乐的时候就发现皇后和长乐都有些发愁的模样,黛玉就问:
“公主,出了什么事?刚才从娘娘那里过来的时候,娘娘也似乎在发愁。”
长乐叹气道:“还不是那该死的乌马国,好好的日子不过要打仗,现在我们这边缺粮草,夏天收的那些粮食如今也耗的差不多了,那些富商倒是屯了粮,可狮子大开口,国库也没什么钱了,父皇母后都在发愁。”
黛玉心下一动,知道机会来了,立马对长乐说:
“公主,我家里还有粮食,兴许能暂缓危机,公主带我去见娘娘吧。”
长乐眼睛一亮,随即又趴回去:“不行不行,你家能有多少粮食?还不够塞牙缝呢,西北可是有十万大军的。”
黛玉歪了歪脑袋:“一千担够他们吃多久?”
长乐瞪圆了眼睛,反应过来之后二话不说拉着黛玉就去找皇后,宝钗慌忙追上去。
到了皇后宫里,明德帝也在,两人正在商议接下来如何节省出些银子来,见长乐莽撞的跑过来,皇后训斥道:
“如此莽撞,没有规矩!”
长乐跑到皇后面前撒娇:
“母后,我这次是真的有正经事找母后呢,正好父皇也在。”
明德帝忙了很长一段时间,看到长乐的笑脸,顿时放松了许多,笑着问:
“你成日里就知道玩能有什么正事?听说林家丫头今天来陪你玩了?”
长乐忙点头又反驳道:“玉儿是来陪我玩了,还有父皇,我怎么就不能有正事了?我今天可是来给父皇解燃眉之急的!”
明德帝挑眉:“解我的燃眉之急?难不成你要把你那些宝贝都当了换钱给我?”
长乐摆摆手:“那些早叫母后拿去处理了,我那点东西够什么啊。是林姐姐,她说她家有一千担粮食,我想着这么多也够撑几天让父皇想办法了。”
明德帝这才正色起来:“林家丫头真这么说?”
长乐点头:“玉儿就在外面等着,父皇传她进来亲自问就是了。”
明德帝立马召黛玉觐见。
黛玉很快就进来了,跪下行了礼。
明德帝道:“不必多礼,起来回话,长乐这丫头说你家有一千石粮食?”
黛玉低着头回答:
“是有这么多,夏天的时候臣女想着让家里的米粮铺扩大些生意,因为不太懂这些就让管家去南边收了许多粮,谁知收回来才知道有这么多,一时半会也卖不动,可巧今日听长乐……听公主说陛下正为粮草发愁,若是陛下不嫌弃,尽管派人去把粮草运走,就存放在京城郊外的粮仓里。”
明德帝眼中有了喜色,一千担粮食不多,加上他目前筹集的却也能供西北大军吃几日,有这几日宽松,他就能想法子继续征集粮食,黛玉此举也算是解燃眉之急了。
(查了一下,现代一担是一百斤,古代根据朝代不同一百二十斤到三百斤不等,才去中间值,本文设定一石一百五十斤。)
明德帝笑道:“好,林丫头果真有乃父之风,忠心耿耿!”
黛玉松了口气,想了下继续说:
“原本还能多收些,只是江南那边不卖了,后来再收就涨价,管家打听到粮食都在富商手里,陛下倘若急用粮食,臣女不才却有一个粗浅的法子。”
因为献粮的事,明德帝对黛玉有了不同的看法,认为黛玉聪明,也愿意听黛玉怎么说。
见明德帝点头黛玉才继续说:
“要从那些富商手里掏出粮食,得给出让他们心动的条件,让他们主动献粮。”
明德帝道:“朕也在愁这件事,总不能强逼着那些人拿出来,只怕会逼出民愤。”
黛玉道:“陛下言之有理,臣女如今献粮陛下可以当做给他们的信号,另外臣女父亲还留了些钱给臣女,再加上今年出海带回来的东西也挣了不少,臣女愿意把这些钱都先给陛下以解国之危难。
陛下只需下旨褒奖臣女,再昭告天下,有献粮者以此例,富商之家开恩许后代一子科考,臣女相信必然有人动心。”
明德帝沉思了片刻,这个法子可行,况且那些富商子嗣便是科考也不一定能考上,只是没有人带头不好操作,如今黛玉带了这个头,光是嘉奖只怕不行,况且黛玉连家财都尽数献出来。
“林丫头,你且回去,容朕考虑,至于那些粮草朕会派人接手,放心不让你吃亏。”
黛玉也不多说,行了礼退下,出宫后立马让管家把这些日子回笼的银票都放在一起,粗粗算下有一百五十多万两银子。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