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书,”他看着她的眼睛,声音低沉而清晰,带着一种奇异的魔力,“你心里……可有喜欢的句子?”
他的掌心覆盖着她的手背,温度透过书页传递过来。李纨只觉得一股热气直冲头顶,握着书卷的手心都沁出了汗。她慌乱地垂下眼帘,心跳如雷,脑子里一片空白,哪里还想得起什么句子。
“我……我……”她支吾着,脸颊红得像熟透的樱桃。
贾珠看着她窘迫的模样,眼底的笑意更深。他不再追问,只是握着她的手,拇指指腹在她微凉的手背上轻轻摩挲着,带着一种无声的安抚和……逗弄。
“罢了,”他低笑一声,松开了手,重新靠回椅背,“今日就到这里吧。去把昨日那篇《劝学》的注疏拿来,我看看你记得如何了。”
李纨如蒙大赦,慌忙放下《花间集》,几乎是逃也似地去书架上取注疏。她能感觉到他落在自己背后那带着笑意的目光,如同芒刺在背,让她又羞又恼,心底却泛起一丝奇异的甜。
这日午后,王夫人带着两个丫鬟,亲自端了新得的血燕窝来看儿子。刚走到书房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低低的说话声。
“……此处用典过于生僻,显得刻意了。韩文公的本意,在于‘业精于勤荒于嬉’,道理贵在平实通达,方能入人心……”是贾珠的声音,带着大病初愈后特有的低沉,却字字清晰,条理分明。
王夫人心中一喜,儿子竟能这般清晰地讲论文章了!她正要推门进去,却听到另一个温婉柔糯的声音响起,带着一丝专注的询问:
“珠大爷的意思是,这注疏虽引经据典,却反而偏离了文章的本意?倒不如……返璞归真?”
是李纨!王夫人推门的手顿住了。她从未听过儿媳如此清晰、如此自然地与儿子讨论学问!印象中,李纨总是安静、本分,甚至有些木讷,在儿子面前更是谨小慎微,何曾有过这般……平等的交流?
“嗯。”贾珠的声音里带着明显的赞许,“孺子可教。”那语气,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宠溺?
王夫人心头微震,透过门缝悄悄看去。
只见书房内,贾珠斜倚在躺椅上,身上盖着薄毯,脸色在午后的阳光下显得温润不少。李纨则坐在他脚边不远处的绣墩上,膝上摊着一本厚厚的书卷,正微微侧着头,专注地看着贾珠。她发间那支赤金的并蒂莲簪,在阳光下流转着温润的光泽。她手中还捏着一支细小的紫毫笔,笔尖沾着一点朱砂,似乎在书上做着批注。
贾珠的目光落在她低垂的眉眼和那支细笔上,深潭般的眼底带着一种王夫人从未见过的温和与……欣赏?他甚至微微倾身,伸出手指,点在她手中的书页上某处,低声道:“这里,可以再简练些……”
李纨依言,提笔在书页旁空白处,极其认真地写下几个娟秀的小字。阳光勾勒着她专注的侧影,恬静而美好。
王夫人站在门外,看着这一幕,心头百感交集。儿子大病初愈,气色精神都好了许多,更让她意外的是,他与儿媳之间……似乎完全不同了。不再是那种疏离的客气,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和亲近。那声“珠大爷”,儿媳唤得如此自然;儿子眼中那毫不掩饰的欣赏与温和,更是她前所未见。她想起前些日子在饭桌上,儿子那句理所当然的“纨娘,替我盛半碗汤”,想起凤丫头她们口中那些关于簪子和当众亲昵的传闻……
原来……竟是真的。
王夫人心中五味杂陈。有对儿子康复的欣慰,有对儿媳终于“开窍”、能笼络住丈夫心思的复杂感慨,也有一丝隐隐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失落——仿佛那个一直需要她操心、需要她庇护的儿子,已经找到了他生命中更重要的支撑点。
她最终没有推门进去打扰。她示意丫鬟将燕窝交给门口的素云,自己则悄无声息地转身离开了。临走前,她又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那扇透着暖意的门扉,心中喟叹:这东院的风,终究是吹开了新芽,也吹散了旧日的寒霜。
书房内,李纨落下最后一笔,轻轻吹了吹未干的墨迹,抬起头,带着一丝求教的意味看向贾珠:“珠大爷,您看这样可好?”
贾珠的目光从书页上她娟秀的批注移开,落在她因为专注而微微泛着红晕的脸上,落在她清澈明亮的眸子里。午后的阳光暖融融地洒在她身上,为她整个人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边。那支并蒂莲簪在她发间,仿佛也因为这暖阳和她眼底的光彩,而重新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他深潭般的眼底,漾开一片温柔而深邃的涟漪。他没有去看那批注,只是静静地看着她,仿佛要将她此刻的模样刻进心底。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醇厚,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近乎虔诚的认真:
“我的纨娘……”他顿了顿,似乎要将这几个字在唇齿间细细品味,“……自然是极好的。”
不是“写得极好”,而是“我的纨娘……自然是极好的”。这看似随意的夸赞,却将所有的肯定与珍视,都倾注在了“我的纨娘”这四个字上。
李纨的心,在他专注的目光和这声低沉的呼唤中,猛地一颤,如同被最柔软的羽毛拂过心尖,又像是被最滚烫的烙印灼烫。一股汹涌的热流瞬间席卷全身,让她几乎握不住手中的笔。巨大的羞赧和一种难以言喻的、被全然珍视的甜蜜感交织在一起,让她脸颊滚烫,连耳根都红透了。她慌忙低下头,掩饰着自己瞬间失控的心绪,握着笔的手指用力到指节泛白,心口却像是被灌满了温热的蜜糖,甜得发胀,又带着令人眩晕的悸动。
窗外,冬日的暖阳正好,透过窗棂,将书房内两人相顾无言、却又心意相通的剪影,拉得很长很长。空气里弥漫着墨香、阳光的味道,还有一丝独属于这个崭新开始的、无声流淌的暖意。那支并蒂莲簪在李纨低垂的发间,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璀璨而坚定的光芒,仿佛预示着那冰封的河面下,早已暗流汹涌的暖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