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第 53 章

漕船在运河上平稳前行,两岸的景致已从北地的疏朗开阔,逐渐过渡到水网密布、屋舍俨然的江南风貌。船行数日,蔓华心中的惊诧却一日胜过一日。

她原本预计,引导续缘感知魂墟、初步掌握出入定静之法,至少需半月乃至一月的功夫。对于稚童而言这并非简单的打坐冥想,而是需要极高的精神专注力。然而,续缘的表现,远远超出了她的预料。

不过短短几天,这孩子便已能自如地进入那种出神入定的状态。他闭目盘坐时,呼吸绵长细微,周身气息沉静如水,那小小的眉宇间竟隐隐透出一种超越年龄的宁定与通透。更让蔓华心惊的是,在一次深度引导中,续缘竟能依循着她的指引,极其精准地触碰到了魂墟封印的“门扉”边缘,甚至能模糊地感知到门后那被隔绝的、浩瀚而阴冷的能量流动,却又在蔓华警示之前,乖巧地将心神撤回,好在没有引起反噬。

这份举重若轻的掌控力,这份对玄学力量的天然亲和,让蔓华在欣慰之余,忧虑的思绪如同河底的水草,张牙舞爪的缠上了心头。

夜晚,续缘熟睡后,蔓华又一次坐在舱窗边,望着窗外流淌的月色与漆黑的水面,久久无法平静。她想起当年在秦岭,老师初见尚在襁褓、武骨已废的续缘时,曾扼腕叹息,言道若此子武骨尚存,假以时日,必是武林中一颗璀璨明星。那时她只是惋惜孩子失去了康健体魄与习武的可能。

可如今,续缘在方士玄学一道上展现出的表现,丝毫不亚于孙思邈当年所惋惜的武学天赋。这孩子的聪慧,蔓华作为母亲体会最深,无论是学堂识字随她学医,亦或是与人交往的人情世故,他总能一点就透,举一反三,有时表现的比成年人都出彩。可她从未想过,这份聪慧在其他领域,竟能焕发出如此耀眼乃至令人不安的光芒。

“慧极必伤……”这四个字蓦然浮现在蔓华脑海。一个尚在婴儿时期便遭受了武骨被废、神魂受阴煞纠缠这等残酷折磨的孩子,如今又展现出这般不合常理的天赋,这真的是福吗?天道冥冥,是否真的容得下过于卓绝的存在?她不禁想起一些古籍中记载的,那些天赋异禀却早夭的天才。

越想,她越是害怕。

我真的能及时保护好这个孩子吗?

医馆的事她自信能应对,寻常的病痛创伤以她目前的能力亦能妙手回春。可面对续缘这涉及武道根基、神魂本质的复杂状况,以及这突如其来的、在玄学上的惊人天赋,她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

河风带着凉意吹入船舱,蔓华下意识地拢紧了衣襟,仿佛这样就能驱散心底那股寒意。她回头看向床上睡得香甜的儿子,小脸在朦胧的月光下显得无比安宁。

无论如何,在他有能力保护好自己之前,她都会尽全力去守护好这个世界赠与她的珍宝。

蔓华这边的深深忧虑,年仅五岁的续缘自然是丝毫不知的。他在掌握了“出魂入定”的技巧后,最初的兴奋劲儿过去,便又开始寻找新的乐子了。

魂墟虽然神秘,但里面灰扑扑的,偶尔飘来飘去的幽魂之外,并没有什么好玩儿的。尝试了几次后,他的注意力便被船窗外不断变化的风景彻底吸引了过去。

这可是与塞北截然不同的世界!

在雁门关,放眼望去是连绵的黄土丘壑、苍茫的雪地和巍峨的灰色城墙,连风都带着一股粗粝冷硬的意味。而这里,满眼都是水!宽阔的河面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四通八达的小河道像蛛网一样,绵延四方。

河岸边是整整齐齐的稻田,时不时能看到戴着斗笠的农人牵着水牛在田埂上慢悠悠地走。还有那些乌篷船,小巧灵活,船家站在船尾,只用一根竹篙轻轻一点,小船便灵巧地滑了出去,船桨划破水面,荡开一圈圈涟漪。

“阿娘!快看!好多好多船!”

“阿娘!那是什么鸟?白色的,腿好长!”

“阿娘!那个房子为什么建在水上面?”

续缘几乎整天都扒在船舷边,小脑袋探出去,乌溜溜的眼睛里充满了新奇与兴奋,问题一个接一个,竟是让人接不住话。

蔓华看着儿子重新被外界景致吸引,恢复了孩童应有的活泼,心中那沉甸甸的感觉才稍稍减轻了些。她耐心地解答着他的问题,告诉他那是白鹭,那是水乡常见的吊脚楼。她也乐得他用这种方式放松,总比一直沉浸在魂墟那危险而沉寂的世界里要好。

有时,续缘也会重新坐下来,尝试进入那种“静定”的状态。但目的却不再是探索魂墟,而是用那变得更加敏锐的感知,去“听”水波流动的细微声响,去“感受”风中带来的湿润水汽和远处花草的隐约气息,甚至去捕捉阳光下水面跃动的粼粼光斑里蕴含的生机。就是将玄妙能力用于感知美好世界的天真用法,让蔓华有些哭笑不得。

这就是天才认识世界的方法吗[问号][问号][问号]

今天是短短[眼镜]嘻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3章 第 53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貂珰

橘涂十一日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剑三+霹雳】梦中笑问故人安
连载中南风吐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