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莱文像只兔子一样窜了出去。德莱厄斯则深吸一口气,走到那匹挣扎的马前。他记得父亲教过他,结束痛苦也是一种仁慈。他用随身携带的、用来防身和切割渔网的小刀,熟练而迅速地结束了马的生命,尽量减少它的痛苦。然后,他解下原本用来装鱼的水桶,小心翼翼地接住尚温的马血——这是宝贵的蛋白质来源。
奎列塔听到德莱文上气不接下气的说完事情,立刻锁好门,带上所有能装东西的家伙,拉着德莱文飞快地赶往海边。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三人像蚂蚁搬家一样,分批将能用得上的东西往家运,在海滩上与时间和可能出现的其他发现者赛跑。
德莱厄斯主导,奎列塔帮忙,他们尽力回忆着偶尔看到的屠夫作业,用那把旧砍刀和小刀,艰难地将马皮剥下(虽然剥得坑坑洼洼),然后将巨大的马体分解成尽可能规整的肉块、脂肪和骨头。内脏被小心地分类,能吃的和能卖的分开。
运输:这是最耗体力的部分。他们轮流值守和运输。德莱厄斯扛最重的肉块和骨头;奎列塔用筐背相对轻一些的内脏和脂肪;连德莱文也来回跑了好几趟,运送马血和一些零碎。每次运输都小心翼翼,避开人多眼杂的大路,尽量走偏僻的小径。
待到一切结束,三人已经全身酸痛得躺在地上动也不想动了。
一张十几斤的马皮——由于没学过剥皮手艺,一张不怎么完整的马皮没能卖上价钱,德莱厄斯便将它留了下来,准备自己试着鞣制。
约六十公斤的马肉和脂肪——巨大的马体被切割成尽可能规整的肉块、脂肪,便于运输和售卖。这匹马比较瘦,肉和脂肪都不算多,奎列塔准备洗干净马肠,将肉和一些内脏制成香肠储存到冬天。
约三十公斤的马骨——留下够两天骨头汤的量,其余的卖给肉贩获得了半个银币。
约四十公斤的内脏——吃不完,根本吃不完,一部分洗净可以同肉一起做成香肠,脑和肝当晚就吃掉了,剩下的内脏也是实打实的肉,卖了40来个铜板。
鬃毛和尾巴——由于能制成乐器和工艺品,反而是最贵的。内城老板用7个银币收走了马尾毛。
第二天一早,奎列塔指挥德莱文去买粗盐,她将马肉两面均匀抹上粗盐腌渍起来,挂在壁炉前烘干;将脂肪熬成油,装在罐子里;骨头先熬汤,剩下的晾干备用;就连马肠也被她反复清洗干净,开始灌制了起肉肠。
那个冬天,因为这笔“横财”,他们第一次不用担心挨饿受冻。熏马肉提供了宝贵的能量;马油让食物有了油水;结实的马皮经过粗糙鞣制后,虽然硬邦邦的,但铺在干草上,确实暖和了不少。德莱厄斯用那枚金币去买下了这间小棚屋的居住产权,购置了一些木材石砖,德莱文也到处收集破烂边角料,破破烂烂的棚屋在几人的齐心协力下修葺得像模像样。
而昏迷后醒来的爱丽斯,成了这个“家”的意外礼物。她银发红眸,像个小精灵,却懵懂无知,智力似乎停留在更小的年纪,而且患有奇怪的“晕地”症。只知道自己的名字和年龄,问她从哪来,父母是谁,发生了什么,她只会摇头或者说“不知道”。看着她纯净的眼睛,再看看因为她而获得的这个相对好过的冬天,三个人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达成了共识:收养她。
爱丽斯的到来,微妙地改变了这个家的氛围。德莱文多了一个可以炫耀和“保护”的对象,他在爱丽斯无条件的崇拜和捧场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奎列塔母性被激发,缓解了她对自己身世悲剧的哀伤。德莱厄斯则感到肩上的责任又重了一分。
四个命运多舛的孩子,就这样在贝西利科城最肮脏的角落相依为命,他们成为彼此黑暗岁月里的光。
---------------------------------------------------------------------
诺克萨斯历973年6月,贝西利科城北,蜿蜒的城内河畔。
德莱文肩膀套着绳子,和瘦狗拉克一起,费力地拖着那个简陋的木头小车,在泥泞不堪的河岸小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河边密密麻麻挤满了各种歪歪扭扭的窝棚,有用烂木头钉的,有用破船板搭的,还有些甚至是用泥巴和稻草糊的,层层叠叠,有些为了节省空间,竟然摞起了两层甚至三层,看着就让人担心会不会一阵风就吹倒了。
他们的“家”就在这片棚户区的深处,一个紧挨着河边的低矮窝棚。窝棚比其他的邻居要稍微像样不少,有两层,墙壁是各种捡来的木板和石头拼凑的,缝隙里仔细地塞着破布和干草挡风,外面糊了混着干草和沙子的黄泥保温。推开门进去,里面空间逼仄,不到十平米,但光线不算昏暗,靠近河边的那面墙上,还用石块粗糙地垒了个小小的壁炉,此刻炉膛里跳动着火苗,上面架着一个豁了口的黑铁锅,里面翻滚着一些看不清具体是什么的糊状食物,散发出一种混合着鱼腥、野菜和烟熏气的味道——这是典型的贝西利科贫民晚餐的气味。
德莱厄斯和奎列塔已经坐在屋里唯一一张用旧木箱和板子搭成的小桌旁。十七岁的德莱厄斯骨架已经长得很大,因为营养有些跟不上,显得略有些瘦削,但肌肉线条在昏暗光线下依然显得结实。他正低着头,粗壮的手指异常灵巧地修补着一张破旧的渔网,这是他从码头管事那里接来的零活,修好一张能换几个铜板。十六岁的奎列塔坐在他对面,就着壁炉里透出的那点光,缝补着一件德莱文的破衣服,她的手指也很巧,针脚细密。奎列塔住在紧挨着兄弟俩窝棚的另一个棚子里,两家人在相连的墙上开了道低矮的、需要弯腰才能通过的小门,方便互相照应。到了冬天最难熬的时候,为了节省柴火,两家人就会挤在一个棚子里,靠着同一个炉子取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