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希望你不只是在安慰我。”
乔琳无奈地吻别了男友,提起装着南瓜的鸟笼上了车,跟着队友一起出发了。
他们的第一站是西雅图。
乔琳也不明白公司为什么要把西雅图作为第一站开场。这里是涅槃和其他垃圾摇滚乐队开始的地方。涅槃的成功太显著了,以至于所有主流唱片公司都在试图在西雅图寻找下一个涅槃,而西雅图音乐本身也被“垃圾摇滚”这个垃圾摇滚乐队自己都不喜欢的类型名称完全掩盖了。
乔琳当然明白西雅图不只有垃圾摇滚,毕竟所有人都应该知道“垃圾摇滚”事实上并不存在。不像是funk、布鲁斯和噪响之类的词,“垃圾摇滚”不是一个能够准确形容音乐风格的词。就像是紫色天鹅绒和涅槃都会被称为另类摇滚,可实际上他们演奏的音乐风格对乐迷而言区别相当明显。所有没法归类到主流里的摇滚风格都很容易被贯上这个名头。
尽管如此,乔琳还是不确定紫色天鹅绒能不能在西雅图得到第一场巡演所需要的热情。
不过这种挑战同样很有趣。
“媒体们管西雅图叫‘最具活力的音乐之城’,因为Nirvana、Pearl Jam、Alice in Chains和Soundgarden,这些好乐队都来自这儿,对吧?”罗德兴奋地观察着窗外的景象。
罗拉困得直打哈欠,却还是点了点头,“你怎么能这么精神呢?”
史蒂夫长叹一口气,“他昨晚打了一晚上呼噜,我根本睡不着。”
“对不起,”罗德不好意思地缩了缩脖子,“早上我发现我的枕头掉在地上,我猜我昨晚睡觉的姿势有问题。”
乔琳端了四杯咖啡走到了三人面前,“打起点精神,我们一会儿到酒店还可以再休息一会儿。我看了看日程,这是唯一一站我们需要坐巴士抵达的,乘飞机可能会好很多。”
“我不这么认为,”史蒂夫接过了咖啡,“飞去多伦多的飞机即使再舒适,我可能也睡不着。我总是有这种害怕飞机坠落的恐惧。”
罗德一边往咖啡里加奶,一边说:“你得克服克服,老兄,我们得飞不少次呢。”
“其实涅槃从来都不是一个西雅图乐队,对吧?”乔琳打量着窗外的景象,若有所思地随口说着,“我读了杂志,上面说他们在阿伯丁成立,柯本在成名前就已经住在洛杉矶了。”
罗拉摇摇头,“我觉得那是因为他们签约的第一家唱片公司Sub Pop是一家西雅图厂牌,靠着垃圾摇滚出名的。”
“那倒是。”乔琳点点头。
四个人就这么一路聊着,直到车队停下。他们的目的地到了。
到晚上正式开演前,乐队都会在酒店修整。
在抵达酒店前,载着乔琳四人的汽车路过了晚上演唱会的举办地附近,乐队在车内隔着窗户远远地就看到了门口排起的长队。
“哇,他们都是来看我们的?”
尽管已经在欧洲感受过一圈粉丝的热情了,但是罗德还是不由自主地发出了这声感慨。因为很多乐队在欧洲比在美国更受欢迎,所以他们有时会担心自己也是这个情况。
“是的。”负责巡演的经理摩根笑嘻嘻地回头看了一眼乐队。
“摩根,”乔琳把目光从窗外收了回来,“我刚刚就想问了,你为什么不在场馆反而在我们的车上?你不是应该提前抵达场馆,做些演出前的准备吗?”
“哦,艾米丽会把那些事处理好的。”
摩根嘴上这么说,心里想着的却是哈利在临行前对他的叮嘱,哈利要他盯紧了乐队的精神状态,说是这帮孩子随时都有可能搞点麻烦出来。至于舞台布置之类的演出前准备,有舞台监督艾米丽在呢。他们是多年巡演的老搭档了,他充分信任她。
乔琳不置可否地耸了耸肩,闭目养神了。今晚他们还有很多事要做呢。
晚7:30,西雅图派拉蒙剧院。
这栋见证了数十年风雨的老牌剧院又一次迎来了年轻人们的喧闹声,没能抢到票的观众还守在门口和附近的巷子里,希望偶遇乐队或者临时加售。有几个孩子刚刚离开销售乐队周边的摊位,边走边打闹着戴上了有乐队徽记的发带和手环。
演出大厅里跟乔琳年纪相仿的排风扇正在玩命工作,几乎让人怀疑这些工业品下一秒的归宿就是后巷那一排垃圾桶。尽管如此,演出大厅里还是热得要命,黏着的空气混杂着人声,躁动的气氛正不断酝酿着,即使观众们手里拿着加了三分之二杯冰块的可乐也无济于事。
剧院里三千个座位早就一售而空,可任何人一眼看过去都知道,这场演出绝对超售了,不少人挤在通道和观众席后排,就差在舞台上也安排点临时观众区了。
乔琳透过帷幕偷偷观察了一下观众,有点担心地问:“这真的没关系吗?”
顷刻间什么消防安全、聚集安全之类的词都划过了她的脑海。
巡演经理摩根其实早就知道了这场超售的情况,可真的亲眼看到后他也吃了一惊,但他还是坚持说:“没关系的。”
乔琳怀疑地看了他一眼,转身回到准备室去调整设备了。
晚8:00,演出即将开始。
舞台下观众们人头攒动,讨论声正在逐渐汇聚成一股力量,像是要把房顶掀翻。
这时,突然一阵激情的贝斯声响了起来,随后鼓组的音乐也加入了。
观众们立刻意识到乐队正在那片白色的帷幕后!
尖叫声瞬间爆发,几乎要震碎所有玻璃。
一个他们这些日子里已经非常熟悉的声音响了起来:
“我们都在夜晚向天空吐出烟雾,
我记得那天可能是在下雨,
而你刚好顺路,
他说我没什么事要做,你也差不多……”
白色帷幕瞬间掉落,乐队出现在了所有观众面前。
尖叫声更响亮了,可这也没能阻挡音乐声穿透所有嘈杂的表象直击人群的心底。
主唱乔琳身着一件黑色裹胸,露出脖颈、小腹和多层金色腰链以及上面挂着的太阳图案吊坠。她从男友那儿随手抓的白色衬衫正松垮垮地挂在她肩上,没有系扣。而她下半身穿着的那条浅褐色嬉皮风裙子装饰着繁复的花草纹,是她从妈妈衣柜里翻出来的旧衣服。
她涂着蓝色的眼影,头发像是70年代那样用前额发编出的发辫装饰起来,上面还挂着银色的小装饰。整个人都是一种复古的嬉皮士风格,洒脱又魅惑,宛如刚从森林走入城市的女巫。
鼓手罗拉则留着短发娃娃头,挑染了一些蓝色和紫色。她穿着跟乔琳裙子花色相近的衬衫,套着一件深棕色的仿革小马甲,右耳耳骨上带着三个银色耳饰,整个人就像是她本人一样叛逆又甜美。
乐队里的两个男孩跟女孩们一样涂了深蓝色的眼影,还在鼻根两侧打了亮片高光,耳垂上挂着的耳环随着他们的身体晃动也晃个不停。可他们的衣服却是正统的黑色领结搭配白色衬衫,还有一件暗色条纹装饰的黑色马甲。这种反差让他们有了一种游离在性别之间的美感。
就像是他们的音乐一样,整个乐队从演出服装上的选择就在表明一种态度:他们拥抱所有风格,从不预设立场。
舞台上的音乐还在继续,奔放的旋律点燃了现场的火花,音乐急促多变的气势紧追着在场所有人的情绪,强烈的节奏感让所有的身体都跟着摆动。
乐队表演到**时乔琳伸展着双臂,示意观众跟着她一起合唱,“他假装一切没事……”
合唱声几乎变成了实物,像是风暴般席卷了整个演出大厅,狠狠地拍上墙壁和天花板,又让所有在场的观众陷入眩晕。
随着罗德在吉他上弹下最后一响,震耳欲聋的尖叫声瞬间爆发,如暴风雨般袭向舞台。
这一晚的演出非常完美,乔琳四人不光表演了《非法宿醉》整张专辑上的12首正式曲目,还额外表演了两首没有被正式选入专辑的歌曲。
特别是在点歌环节,有观众高喊着要他们表演《疯狂爱人》。这首隐藏曲目没有在任何媒体上进行宣传,只有买了CD且有耐心等待CD末尾10分钟空白过去的乐迷才能发现。乔琳满意得不得了,很是兴高采烈地带着乐队一起表演了这首朋克到底的歌。
总之,除了乔琳在安可曲前突然玩心大起,随机拉了一位前台观众上台导致后排歌迷差点暴动外,这一晚没什么不好的。
在安可曲结束后,乔琳对着台下的观众轻轻眨眼,送上了一个飞吻。
她说:“晚安,西雅图。”
说起来,我好讨厌genre这个词的念法啊,整个一个发音混血儿,法不法,英不英的(一些学法语时的噩梦袭击了我)。需要说明的是一般乐队巡演会有很多种类型。最低级的是在小型场地例如club之类的地方演,观众人数几十到几百上千不等。然后是剧院巡演,人数一般是几千,偶有上万,主要看剧院大小。再来就是Arena tour(竞技场巡演),这个arena就是指那种室内场馆,一般观众会上万。最高级的就是stadium tour(体育场巡演),这种就是需要重型音响和外挂视频系统的表演了,观众会有好几万,后排没有屏显的话啥都看不见,这种只有很大牌的艺人或者拼盘表演和音乐节用得上。乐队早期即使爆红了也会从剧院巡演和竞技场巡演开始,很多时候还会有小型的俱乐部表演,这个主要是看乐队本身的风格和诉求。主要是在90年代乐队靠卖碟挣得最多,巡演本身开销很大,很容易赔钱,很多时候巡演的目的是推销CD。21世纪的话就不一样了,因为实体音乐市场太不景气了,所以巡演反而成了比较重要的收入,门票价格也飞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5章 加州故事(三十五)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