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 4 章

*

4

随缘避雷

*

兰台或许是少数几个不爱溯源的人——不是偷懒,就单纯不喜欢窥视他人的过去,借由他人的过去去了解一个人。对她而言,韩老师就仅仅是站在她面前的韩老师,而不是《师说》的韩老师,苏轼也仅仅是日常和介甫勾三搭四(?)的苏轼,而不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苏轼。他们的过往沉浮,与站在她面前的墨魂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样的想法或许有许多错处,不过她也不在乎。

韩愈听说了这件事,怒道:“兰台若是没有尊诚之心,也不必迁就我等。过往千秋就在那里,古今情理也不出其外,墨痕斋虽是落魄,但也不曾到求人入门堂的地步。”

兰台起身再拜,说:“我尊重韩老师的情才,却不是因为《师说》《进学解》,不是因为韩老师曾写作文章、育人子弟、流芳后世,而是因为站在我面前的韩老师对学生护佑,对朋友真挚,对诗文珍惜。对眼前活生生的人不珍惜相亲,而求于千百年前的历史,是什么道理呢?”

韩愈这才叹息着坐下,说:“溯源一事,难道只是寻溯墨魂的过往吗?起于尘世,彰于文字,情思涌流,凝结成魂——你只看到了魂,未曾想过结魂背后是千万人的情思,未曾想过文字背后是百年前的历史,这不是我等墨魂驻留的意义所在啊。”

兰台无法回答。她领悟到老师话中的意思,反而更加难过起来,沉默半晌,才垂泪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生时孜孜以求,返魂后也不能停止吗?”

韩愈道:“正是如此。”

于是兰台于学业上更加勤勉起来。

*

兰台敏感善思,求学若渴,又颇有天赋——不仅在于文书,也在于军武。一点就通的晚辈在眼前,谁看了不会燃烧起灼灼育才之心呢?于是兰台的课业便越来越多,不同学见的人常常在她面前就开展起学术辩论,最后询问她的意见,使她的端水难度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难摸鱼了——毕竟谁见了她,都要问一句先前所学所得。

后来,兰台实在焦头烂额,索性破罐破摔,什么书也不看,什么学术问题也不思考,就找个窗户望远发呆,问就回答:“我方才决定,今天是放空自己日,什么事情也不思考了。”其状惨烈,王介甫也难得没有让她去处理斋务,而是自己分担了,只说道:“人生有涯,学而无涯,不专精一事,恐会学无所得,不如跟着我处理斋务,不说经世济民,造福一方还是可以的。”

兰台:“…………”

还我感动的泪眼!

王安石又问:“斋中传闻你对退之有意?”

兰台怔愣一瞬,凝眉沉思而未答,王安石见状稍稍放下心来,便不多说人魂相恋的弊害,省的激起年轻人的叛逆心,满怀腹稿化作一句:“你想清楚就好。”

*

话说兰台与韩老师相辩之前,她定然随口就来:“我当然喜欢韩老师,也喜欢每个墨魂……我觉得你们身上有一种相通的东西。”

然而相辩之后,这种相通的东西愈发清晰,她却不敢轻言恋慕了。

她确然喜欢墨魂的纯粹,但这一种纯粹的诞生基于什么呢?若要她说,就是基于一种情怀的凝结与提炼,因而充满了不真实的完美。她回想她的过去,不止是迷茫,也有错误的执拗,令人羞耻的无知与振振有词,这是真实的她,也是她绝对不愿意向人揭开的过往,过往的她一步步造就现在的她,又和现在的她完全不同,也是她最初排斥墨魂溯源的根本原因。

但墨魂的溯源与她不同,墨魂的溯源是悠远的历史,是沉淀的情怀——并非说这样不好,或者不真,而是让她意识到……而是她单纯地意识到,朝夕相处的墨魂与她并非同一个物种,更加虚幻、沉重,甚至有些不可捉摸的奥妙——依然迷人,但似乎是那种宇宙与星辰无限的迷人。

……不是她不专一,这是天要让她当一个墨痕斋海王啊!每一个墨魂都是繁星,而她爱的是整片星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号后

关于你的偏执狂

如何饲养恶毒炮灰

心跳晚霞

佛罗伦萨交响曲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墨魂】兰台录
连载中辣味儿巧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