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 2 章

“不行,天都快黑了,你去哪里找?人生地不熟的,你还是在这里等吧。”萧老爷子看着儿媳妇,一口拒绝了她这个想法。

“但是食堂都快关门了,浩民他还没有回来。他出门的时候走得急,东西都留给我们了,也没有去动行李,身上没有票,也没有钱,吃饭怎么办呀?”傅母面露忧色。

“我们去食堂先吃,给他打包一份儿。”萧老爷子决定道。

二人正走在从住宿去食堂的路上,萧浩民回来了。

傅母本就时不时地往招待所大门的方向看,于是率先发现了回来的儿子。

“回来了!”她不禁喜笑颜开。

萧老爷子见孙子回来,也赶紧问了一声:“怎么样?有消息了吗?”

“有了。”萧浩民眉心舒展。

萧老爷子忍不住也笑了,“好。我们去吃饭,吃完饭再说。”他不再继续追问。

食堂饭桌上,萧老爷子和萧浩民吃饭迅速,两人不到十分钟解决了肚子,而傅母还在细嚼慢咽地吃着。

“浩民,你打听到的消息是怎样的?”萧老爷子见孙子吃完,迫不及待地问道。

“在一个四十多岁叫林山的人那里打听到了消息。据他说,有一个叫陈友田的,确实参过军。以前小的时候还见过,后来也听乡里长辈说过,两家还带一点儿远房亲戚关系,以前同住在洑水乡。另外一个,住在陈店乡,具体情况他不清楚,只是听别人说过,名字读音对得上,但字一样不一样就不知道了。”

傅母在萧老爷子开口时,已经放下了筷子,此时她不禁笑着说:“估计洑水乡的那个可能性大一些。”

萧老爷子也笑容满面,“那明天就先去洑水乡那边。”

“那你打听洑水乡和陈店乡怎么走了吗?”傅母不由得问。

萧浩民看着母亲笑:“不仅都打听了,还请了林山师傅明天帮忙,直接带我们去洑水乡陈家。”

“浩民办事,一贯让人放心。”萧老爷子忍不住面露笑容。

饭罢,几人从招待所食堂回到住宿的楼里。

“爸,今天晚了,您先好好歇着。”傅母站在住宿楼的过道说着。

“行,你也早点休息。”萧老爷子点点头,进了自己和孙子的房间。

洗漱完之后,萧老爷子睡不着。他坐在灯下,又小心翼翼地把陈友田当初的信拿出来看。明天就要去见陈家的人了,他心里既有这么多年即将找到人的开心、又有直到现在才找到人的惭愧和情怯之感。

萧浩民见爷爷又拿出信来读,就知道他又回想到过往的事情了,他忍不住劝道:“爷爷,早点儿睡吧,明天我们就能见到人了。就算不是洑水乡,那也还有陈店乡,这次我们肯定能找到。”

萧老爷子望着孙子关切的神情,不由长叹了一口气,“浩民呐,我不是担心找不到人,我是害怕……害怕他家里人怪我呀。”

萧浩民沉默了,他知道爷爷的担心,毕竟这里面背负着一条人命。

“而且40年前,全国都很乱,她一个人,怎么把家里的几个孩子拉扯大?不知道遭受了多大的苦。”

萧老爷子的话没说完。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当中,在一次次的荒灾洪涝当中,在人人被批斗的十年当中……陈家,还剩多少人呢?

他不敢说、不愿说,陈家……陈家可能已经不剩多少人了。

萧浩民不愿意爷爷继续伤怀,安慰道:“爷爷,明天一切就知道了。而且,我们会想办法,尽力补偿陈家的。你早点儿睡,休息好了明天精神才好。”

“好。”萧老爷子答应道,又让孙子去把行李拿过来,“把我们的军装拿出来,明天我们要穿着军装去见陈家人。”

“好,爷爷你放心吧。”萧浩民答应。

一切安置妥当后,两人才关了灯去睡觉。

……

第二天一早,天还蒙蒙亮的时候,萧老爷子就醒了。

他起床穿衣的动作惊醒了萧浩民,于是萧浩民也干脆起床,因为他知道爷爷是无心再睡了。

萧浩民穿好衣服,快速洗漱。

“爷爷,这个时间招待所食堂还没开伙,我先去镇上买些早饭回来。”

“好,你去吧。”萧老爷子确实心切。

萧浩民去镇上买完早饭回来时,傅母刚起床不久。

等三个人吃完早饭,带好行李、退了房,就由萧浩民带路去找林山了。

等到了林家,林山正在吃早饭,几人只好等他吃罢早饭再上路。

从安陆县到洑水乡的路上,萧老爷子忍不住问林山,陈友田家的大概情况。

林山不好意思地说:“我知道的也不多,从我初中的时候,家里搬到镇上,和乡里的来往就没那么多了。”

“这没什么,你知道什么说什么就行。”萧老爷子和蔼地说道。

“嗯,肖婶子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还在洑水乡本地,女儿嫁到……”林山回忆着,“嫁到烟店乡去了。”

萧老爷子心里一凉,他说的肖婶子应该是陈友田的妻子。而据他所知,陈友田至少有两个儿子,甚至有可能是三个儿子。

“一个儿子?”他不禁追问道。

“对。”林山确信。

萧老爷子只觉得脑中一时天晕地转,萧浩民见爷爷身子晃了一下,赶紧扶住。

林山见萧老爷子两句话间突然面色大变,不知道是自己说错了话,还是老爷子身体有病,怕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路上出什么事儿。

“这是咋了?”林山皱眉。

萧老爷子缓了一口气,“没事儿。”

傅母见老爷子缓了过来,于是她开始接着问:“那这个儿子家里怎么样?”

林山只好继续说,“陈家……还可以,听说二儿子被选中当兵去了。两个小的在县里读初中的时候我还见过。”

在林山搬家后听到的关于陈家的消息中,不算多,基本也是好几年前的了。

“还有吗?”萧老爷子追问。

“别的我就不清楚了。”林山挠头。

一行人就这样往洑水乡陈家去了。

……

而洑水乡陈家,天刚亮时,就去上早工挣工分去了,只留下和家里人一起早起的陈利虹以及还在床上的奶奶。

她先是快速收拾了一下自己睡的屋子床铺,听到乡里早上六点公社准时响起的声音。

陈利虹梳完头洗完脸,然后到厨房择菜洗菜,把昨天陈妈和大嫂上山摘回来的蕨菜和春笋处理了一半儿,又从坛子里弄出一些腌制好的咸菜。

淘米、舀水、下锅、盖锅盖、烧灶台,陈利虹动作麻利,一气呵成。

一灶两锅式的灶台让她可以“双管齐下”。

待烧菜的锅热了,她迅速从肉坛子里剜了点猪油放入烧菜的锅,姜、一点蒜苗头和辣椒齐下,香味瞬间迸发,扑鼻而来。

不等七点公社下早工的喇叭响,几个菜就已经陆续出锅装盘,她用大锅盖把菜都罩住,免得等家里人回来吃饭时菜不够热。

陈利虹去奶奶屋里,去屋子里替已经自己穿好上衣的肖奶奶把外裤也穿好。又一点点把她扶出屋子,扶到桌边的藤椅上坐下。

肖奶奶自从狠狠摔了一跤后,腿脚就不方便了。

“奶奶,你先坐一会儿。”

“好,好,虹丫头你去忙你的。”肖奶奶看着俏生生的孙女转身去了厨房。

陈利虹先是给奶奶端了一杯热水,放在奶奶手边的桌子上,又开始搬带靠背的椅子和长条凳,一一沿着大大的四方桌摆好。

她又转身去厨房端菜时,陈家其他人回来了,此时七点刚过不久。

几个人洗罢手都坐在了桌边。

陈妈先夹了些菜到碗里,递给肖奶奶。

“吃饭。”陈爸率先动筷。

“利虹,今天这菜真是好吃。你的手艺真可以,不比某些国营饭店的差。”嫂子咽下绿色嫩笋,美滋滋地夸道。

“是啊,还有这蕨菜,也是鲜嫩非常啊。”陈利杰夸着,并且又夹了一筷子蕨菜。

陈利虹忍不住笑:“不是我厨艺不比国营饭店的差,而是妈和嫂子昨天上山采的这菜啊,确实嫩的很,春笋都嫩的快滴出水来了。”

大哥陈利仁也忍不住打趣,“是啊,妈知道你们今天在家,非要让你嫂子跟着去山上采呢。”

嫂子笑着接着说:“我和妈采得够多,能让你们吃得满肚子鲜货,把舌头都吞下哩。”

“行了,吃饭还堵不住嘴。”陈妈笑着把一筷子咸菜戳到儿子碗里。

陈家人吃罢早饭,简单歇了几分钟又接着去公社干活儿了。虽然还没有到八点喇叭喊,但是陈家向来如此,而且近几年多做一些,验收的时候工分也高一点。

饭后陈利虹把碗给刷了,又开始剁白麻叶、构树叶、水苎麻等,这都可以当成喂猪的饲料。

公社分下来的猪养了3年,去年终于出栏了。虽然粮食收成不好,但猪养的还可以。交国家又交税,交完自己家还剩下了些,在乡里算是首屈一指了。

家里又卖了点、送了点人情,家里也就剩的不那么多了。

公社见成效不错,今年又分了陈家一头小猪仔。

陈利虹喂完猪,又去喂鸡,等猪吃完又把猪圈打扫了一遍。

70年代里,这样的活儿在乡里村中,大家都是干惯的。而陈家人也向来勤快,连猪圈都比其他家干净不少。

陈利虹麻利地干完活儿、洗完手,关了陈家院子的门。她搬了把椅子,把自己和椅子挪到看书不那么晃眼但又能看得清晰的地方。

而肖奶奶她说天好,想要晒太阳。

就这样,院子里一时静悄悄的,只有间而翻书的声音,一片祥和。

可只过了不到一个小时,“砰、砰、砰”的敲门声就打破了这片宁静。

陈利虹从椅子上起身,把正在看的书放到桌子上。

“奶奶,我去开门。”她对着肖奶奶细声说道。

“哎,去吧。”

陈利虹打开门,一下对上四双眼睛。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直播土味情话和部长们贴贴!

春盼莺来

逢春

岁岁平安

春夜渡佛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年代]假婚后我考上大学变富了
连载中语赴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