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冬日篇二十八 韩国棋院

亮又要发脾气了,白眼都要翻到天上去了。

“当然不止。”佐为更耐心地说,“千年以来,‘围棋外交‘的一局棋并不仅仅是棋。它代表国家的文化自信、对和平的诚意、以及对对方的尊重。有时,一局棋,就胜过一百篇外交公文。”

光听得似懂非懂。

下围棋,光最自信的就是下棋了,他也没理由不尊重对方,别说对方是高官了,就算对方是小老百姓,只要在棋盘上碰面,光也一样尊重,其他的……光还是觉得有点抽象。

佐为继续语重心长地说:

“比如今年冬季,又是富士通杯世锦赛举行的日子,小光,你是年轻一辈的佼佼者,也是棋圣头衔挑战者。你在政治场所展现的态度、指导棋下得如何、讲座讲得好不好,代表的不仅是你自己,而是代表了日本。”

佐为停顿了一下,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心中忽然升起了感慨。

佐为放浪千年,亲眼见证围棋从皇宫流传至幕府,又从幕府走进现代政商的权力场。佐为看到围棋曾是皇权的象征,后来成为军事的象征,百年后,又成为国与国之间交流博弈的象征。

这项本是文人雅士之间的棋戏,竟一步步背负起了国际关系与国家形象的分量。

光脑子里早已一片混乱。

光浮现出首相府外站满媒体的画面,自己出了错乱讲一通,就会被写成“日本头衔挑战者无知发言,引国际争议”……光打了个寒颤。

“所以你们才说……我要学点围棋外交的历史?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

光脸上的不情愿已经少了一些,更多了一丝慌张与无奈。

亮简直想把文件扔到光脸上:“你现在才明白啊?!”

佐为看着他们又要吵起来了,悄悄地把抹茶蛋糕往自己这边挪了挪,默默用蝙蝠扇遮住脸,又笑了。

火炬在雪地上划出一圈圈的光环,远处传来雪地太鼓的咚咚声,屋檐下挂着的小灯笼映出三人的影子。

光扁着嘴,叹了口气,老老实实地翻开了文件的第一页。

看来,这场成年后的“社会科考试”,逃不掉了。

“你要学习的话,可不可以去这家店别的地方坐,我还想和藤原老师单独聊聊,晚点再找你。”亮不客气地说,他还在生光的气。

其实,亮气的不是光,而是自己,自己居然在正式棋赛上输给这么不认真的进藤光一局,简直不可原谅……而且,亮还没和佐为聊完心情。

“切!走就走,我去里面坐着,还暖和些。”光忙不迭说,裹了一下身上的羽绒服。

光端着抹茶蛋糕,离开桌子,到室内找地方坐下来,像模像样地学习起来。

亮又和佐为在屋檐下聊起天来。果然,光一坐到别的地方,亮的样子又不同了。那个乖乖的小孩又回来了。

光在落地窗里面看着他们的身影。亮和佐为侧对着聊天,神色都温柔。佐为水紫色的长发垂落在雪地上,两人绮丽和服的衣摆都被风雪吹得飞扬起来。

白雪在他们之间一点一点地落下,灯笼里的灯火穿过厚重的雪幕,将他们轻轻包裹。身前,参与雪祭的人群拿着火炬,热闹非凡。

这是以前的光做梦都没有办法想象的场景。佐为与塔矢亮,这两个光以为永远也不会碰面的人,如今却是师生,是好朋友,甚至拥有属于他们的默契了。

想到这里,光的心一阵发热,幸福得要溢出来了。

岁月如雪悠然。光从怀里拿出数码相机,对准有他们身影的那一幕——

“咔嚓。”

一声轻响,光把这幅冬日雪祭的柔美画面,悄悄记录了下来。

***

进藤光手里的数码相机的白光闪过的刹那,白雪纷纷落坠下,同一时刻——首尔棋院的洪秀英也抬头,看着窗外的雪。

晶莹又洁白的雪,落到洪秀英手里的《韩民族日报》竞技体育的国际版面上。

版面中央,是进藤光和塔矢亮在棋圣战对弈的照片,还有佐为和绪方在解说的照片。

首尔的天空,正如日本一样,下着连绵不绝的暴风雪,已经整整一周。

“进藤光,你现在变得好强……”洪秀英低声喃喃,看着报纸上那张棋谱,“这样的你,早该快点代表日本,出战世锦赛才对啊!我一定要在国际赛场上当面击败你!”

富士通杯韩国队五名选手,包括安太善九段、高永夏七段、洪秀英四段,全部都坐在棋院会议室里,全部脸色严峻,面容紧绷。韩国棋院的空气如同冻结一般。

他们之所以如临大敌,是因为一个人:即将代表日本队出战的佐为。

三星集团的文秘书也坐在一旁,和棋手们交代着行程。

本来要去首相府会晤的,是三星集团的总裁李健熙先生。

李健熙此次要去日本的原因是,是要替三星电子和三星重工两家子公司,和日本的股份制电子企业签订协议,涉及的半导体工程资金达千亿韩元。

这个工程参与的日本企业非常多,例如三菱重工等。而富士通公司,作为日本电子和IT行业的龙头,也是其中一员。

富士通公司,正是本届围棋世锦赛的赞助商。而三星集团,是“三星火灾杯”世界围棋大师赛的赞助商。

于是,理所当然地,在这场关乎日韩经济命脉的巨额合作之下,“围棋外交”,顺理成章地登上了会谈的议程。

为此,日本首相府特邀当代围棋第一人——藤原佐为,出席本次活动。

藤原九段似乎一早便洞察事态的分量,他答应出席,但也明确表态:下午事先安排好了要去关西棋院,由其学生:进藤四段与塔矢六段,代表藤原九段继续参加相关活动。

三星方面听闻这个安排,起初有所质疑:两个十九岁的少年棋士,真有足够阅历,看得懂日韩会晤之下种种暗涌吗?

“塔矢亮我知道,不过这个进藤光是谁啊?”文秘书毫不掩饰地问。

“进藤是sai的学生,和塔矢亮棋力相当。”洪秀英脱口而出,“在日本是顶尖的年轻棋士了。”

“sai的学生?”文秘书抬眉,若有所思地合上资料夹,“那倒是值得记下来了。”

北斗杯之后,高永夏始终盯着东京棋坛的动向。对外,他从不掩饰自己的傲气——

“在北斗杯的赛场上,和进藤光那一局,我赢的不是侥幸;再下一盘棋,我有把握,也还是会赢进藤光!”

这是十六岁的高永夏在私下对韩国记者说过的话。

可是昨天,在看完棋圣挑战者决定战的全场录像后,二十岁出头的高永夏也不得不摆出两人的棋局来,研究一整晚。那局棋激烈至极,进藤光最终以一目险胜塔矢亮。

高永夏问自己,进藤光现在如此厉害,再对上进藤,他能稳赢吗?他发现自己不敢确定。

李健熙也爱下围棋。既然藤原九段已确认出席,他听闻本届富士通杯的韩国国家队已正式组建,便特地邀请他们同行赴日,作为“世界围棋梦之队”提前备战、交流切磋。

“早点过去备战也好,大家都可以和sai早日对弈了。”韩国棋院的申会长说。

尽管这是个人赛形式的世界大赛,但富士通杯世锦赛,早已不是一人之战,而是国家之战。

九十年代至今,富士通杯早已被视为各国围棋实力的风向标。韩国多年来几乎包揽前四强,冠军从未旁落。

可这一次不同。

藤原佐为的横空出世,使得原本稳如磐石的韩国霸权,出现裂缝。

“……本届棋赛有sai参与,我们可能会丢掉这届富士通杯。”申会长的嗓音低哑。

“但我们韩国棋士,不会坐以待毙!”他话锋一转,“哪怕只有一丝胜算,我们也要抓住。当面挑战sai的责任,就落在你们身上了!”

“是!”韩国队五人同时答道,眼中都燃烧着与sai碰面对局的斗志。

尤其是高永夏和洪秀英,两个少年棋士都握紧双拳。雪花纷纷飘落,高永夏的眼神还是一如既往地桀骜不驯,洪秀英的脸上写满了对sai的憧憬、还有挑战进藤光的渴望。

“除了比赛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申会长提高音量,“尽你们的全力——邀请sai来我们韩国当职业棋士,加入韩国棋院!”

本章涉及内容,参考了中日韩三国围棋史的若干史料。虽为虚构同人,所涉制度、人名与国际事件多有现实对应,特此注明,以示尊重。

本文若涉及现实人物,会尽量贴近现实人物性格。

本章现实人物如下:

1. 濑越宪作(1889–1972),日本著名棋士,昭和初期的围棋普及推动者,曾多次出访欧美,为日本围棋的国际化奠定基础。濑越曾在1926年随日本外交使团赴欧期间,参与“围棋指导棋外交”活动,包括与德国、法国的外交人士对弈。

2.陈毅(1901–1972),中国政治家、外交部长,著名围棋爱好者。1960年代访日时,应邀访问日本棋院,并与本因坊荣寿等名人对弈。陈毅曾被授予“日本围棋名誉七段”称号,成为中日围棋外交史上的象征性人物。

3. 李健熙(1942–2020),韩国三星集团第二代会长,热爱围棋,曾多次资助韩国围棋赛事与棋院建设。其在任期间,三星成为国际围棋大赛“三星火灾杯”的主要赞助商之一。李健熙视围棋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代表,倡导以围棋推动日韩交流。

参考资料:

1. 《中的精神》吴清源著

2.《陈毅传》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

3. 网易新闻《1958年,陈毅担任外交部长,一回家就跟张茜说:可能会有4种前途》.

4. 《三星浴火重生: 李健熙改革十年》 韩 金成洪 著

5. 《超越自我》中国棋院院长陈祖德 著

【作者的碎碎念】

最近英国复活节放假啦!我最近从繁重的工作中短暂休息,一有空就来早起更了这篇文!

我现在推掉了一些一线临床工作,五月有个患者录音的考试,六月要交一篇长期病例报告case study,还是挺紧张的。

一个个病人还是不断地走,来来去去,像海浪一样……

这篇同人文不仅仅是我对棋魂十多年的爱。我还逐渐意识到了,这篇同人文其实是我在医务工作中对死神的反抗,是我每一次去医院诊所面对病人、抢救病人、甚至复活病人的意志和幻想(这么说会有点中二吧,但真的是这样)。总之,我把全世界都给了光和佐为,只希望亲们能从这篇文里获得温暖和希望。

亲多留言,我就会很快更新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5章 冬日篇二十八 韩国棋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棋魂]比太阳更温暖的
连载中奶油蔷薇 /